首頁女人 > 正文

國貨“洋品牌”套路背後,品牌偏見在作祟

2022-01-22由 不潮不usemoney 發表于 女人

縱觀國內市場,不少國貨一上市,便是以洋麵孔示人,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國產品牌披上“洋外衣”是屢試不爽的營銷奇招,洋名字、洋款式似乎是新產品吸引流量,佔據市場的不二選擇。但是一旦秉持著“非洋不可”的想法經營產品,便是在捨本逐末,甚至會有高開低走的風險。

國貨“洋品牌”套路背後,品牌偏見在作祟

近日,國產飲品元氣森林的品牌轉型引發熱議。起初走日系風的元氣森林正在悄悄撕掉自己的洋標籤,將元気森林logo 的日文“気”改為漢字“氣”,包裝上“日本國株式會社元気森林”的字眼也消失不見,搖身一變,成了地道的國產品牌。這樣的轉型展示了元氣森林作為國產品牌,調整和規範自身定位的勇氣,與此同時,國人也在不停地追問,為什麼國貨在當初要披上洋外衣進入國內市場呢?

國貨追求洋名字、洋款式,甚至精心包裝成洋品牌,這種現象不能用“存在即合理”來解釋,但是“存在必有因”。元氣森林起初的日系風的確助力了它在飲品市場的爆紅,洋品牌套路的“真香定律”背後,折射出深埋於心的品牌偏見。

“洋”最先是指外來的物品,例如洋車、洋表、洋鞋,外來的先進產品常常冠以“洋”字來區分國內稀疏平常、落後陳舊的物品。隨著時代的發展,“洋”有了更高階的定義,打扮洋氣用來形容人的穿著時髦大氣,“洋”往往意味著品質優良,產品高檔。不僅僅是元氣森林,還有眾多國產品牌正處於一種尷尬境地,國產品牌的標籤相比洋品牌,本身就有一種天然的劣勢。

為何國產品牌長期處於此種劣勢處境?該問責的不僅有國貨亟待提升的產品質量,還有“海外大牌最好,國產品牌最次”的品牌偏見。對國產品牌的刻板印象植根於“部分國貨劣質”的固有事實,但始終以品牌偏見來排斥國貨實在是製造商之殤,也是消費者之憾。

品牌偏見是消費者對品牌形象的一種認知態度,而品牌認知主要是由產品的品質與服務支撐的。打鐵還需自身硬,為了平息國人對國產品牌的偏見與誤解,國貨品質的改進與最佳化是重中之重。

不過,國人的這種消費心理,卻被某些商家利用,明明是國產,卻硬是把產品包裝成洋貨,收割了無數“智商稅”。

這類品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刻意宣傳自己來自海外,但包裝、廣告所呈現的卻滿是異國元素,目的就是要讓你認為這是洋貨而非國牌。

比如化妝品牌“韓後(H nhoo)”,從名字上就暗示你這不是漢語,但實際上它就是廣州十長生化妝品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完全土生土長。

比如服裝品牌“馬克華菲”,號稱來自義大利,但實際上,只是七匹狼在海外註冊的一個子品牌,而且,這個牌子似乎只在中國市場賣。

比如快消品牌“名創優品”,除了日文店名,店內滿是“無印良品”的影子,官方介紹上也說是和日本設計師聯合創制,但實際上他就是曾經開滿大街小巷的“哎呀呀”兩元店的升級版。

國貨“洋品牌”套路背後,品牌偏見在作祟

其實,如今就普通消費品而言,國產與洋品牌已經在同一水平線了,那為何商家還是要想方設法的把自己標榜為“外來貨”呢。

第一,消費者虛榮心作祟,洋品牌更能夠吸引消費者眼球,同樣的投入可以獲得更好的市場回報。

第二,物以稀有為貴,“洋貨”畢竟還是少數,同樣的東西,商家可以賣更高的價錢,獲得更大的市場利益。

於是,國內市場上像這般打擦邊球的“洋品牌”也越來越多。

國貨“洋品牌”套路背後,品牌偏見在作祟

對於國貨洋品牌套路的批評,不是在否定國產品牌向先進品牌的學習。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國產品牌應當向海外大牌學習,但學習絕不可流於表面,洋外衣、洋名字的借鑑和引用是買櫝還珠、捨本逐末之舉,洋品牌的產品質量和營銷創意才是學習與超越的核心。

面對海外大牌壟斷的市場環境,國產品牌的突圍與崛起需要依靠製作商、營銷商、消費者三方的努力。製造企業應不斷改進與提升技術,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改善自身的品牌形象;營銷商應調整和規範產品定位,堅定品牌自信,增強國產品牌的影響力;消費者應消除品牌偏見,以理性的態度看待國產品牌的成長與發展。

當國貨不再是洋名字,而是洋品質,當品牌偏見的逆流逝去,國產品牌才能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