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女人 > 正文

“過春秋,進戰國”,同是動亂年代,為什麼說戰國戰爭更為激烈?

2021-09-14由 潮流哨站 發表于 女人

步入戰國時期,諸侯國的戰爭更加激烈

在春秋戰國時期,主題雖然是諸侯國之間的爭霸和變法運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整個時代主線中,統一和更為先進的封建制度,應該是當時歷史發展的潮流趨勢。

而在戰爭頻繁的爭霸年代,各個諸侯國統治者,根本已經不再將此前尊崇的、高貴的周天子放在眼裡,而是隻將其當做自己手裡得以稱霸的籌碼和傀儡。

而周天子在諸侯王的做大做強之後,對於混亂的時代局面毫無辦法,不得不困守在自己的牢籠之中。

“過春秋,進戰國”,同是動亂年代,為什麼說戰國戰爭更為激烈?

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王們,彼此為了爭奪問鼎中原,稱霸天下的榮譽,一直樂此不疲地進行著軍事和政治方面的博弈和直接對抗。

如果將春秋和戰國分開來看的話,一般來說戰國時期的諸侯爭霸局面,要比春秋時期更加激烈。

並不是說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不激烈,而是相比較來說,戰國時期的諸侯戰爭不論是在規模,還是其實際破壞力來說,都要比春秋時期嚴重。

“過春秋,進戰國”,同是動亂年代,為什麼說戰國戰爭更為激烈?

一方面是因為同樣大的疆域範圍內,已經由原來的幾十個,甚至上百個諸侯國,縮減成為了七個。

這就使得割據局面進一步加劇,爭霸戰爭自然也就更加激烈,七國並立,你不讓我,我不讓你。

並且相較於春秋時期的諸多大國和小國來說,戰國七雄彼此之間的實力,沒有非常大的差距,也就是說,你不能一次性消滅我,我也不會一次性讓你消滅。

春秋時期,周天子雖無實權,但是餘威猶在

反觀春秋時期就不同了,雖然諸侯王們也在為問鼎中原奮鬥不已,但是由於當時從西周時期,演變而來的諸侯國數量非常之多,且諸侯國之間的綜合國力、勢力範圍也不盡相同。

“過春秋,進戰國”,同是動亂年代,為什麼說戰國戰爭更為激烈?

這就形成了一種犬牙交錯的局面,而且距離西周時代結束尚不久遠,因此諸侯王之間雖然稱霸之心非常明顯,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要注意周天子的存在,所謂的問鼎中原,就是為了尊重周天子存在的意義。

在西周以後,鼎作為一種凝聚特殊意義的禮器,其不僅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其更是一種權利和地位的象徵。

在西周禮制當中,更是依據鼎的使用規格,將周天子到諸侯王,再到下面的卿、士大夫之間的等級劃分,周天子擁有最高等級的九鼎。

“過春秋,進戰國”,同是動亂年代,為什麼說戰國戰爭更為激烈?

而到了春秋時期,諸侯王之間的爭霸戰爭愈演愈烈,雖然周天子此時已經失去了,對於各諸侯王的控制,其威望也在不斷下降。

但是由於傳統禮制觀念的存在,無論哪個諸侯王,在最後贏得爭霸戰爭,實現號令其他諸侯王的目標之後,其也必然要經過周天子的名義認可,才能夠算傷胃順當,這叫名正言順。

本文所要講的就是,在不同春秋五霸的說法中的一個有爭議的,即越國。

“過春秋,進戰國”,同是動亂年代,為什麼說戰國戰爭更為激烈?

越國作為當時地理位置,處於蠻荒之地的諸侯國,其無論從各方面來說,相較於中原的主流諸侯國來說,實力還是要差一點。

而且越國還曾經被吳國所滅,諸侯王勾踐淪為吳王羞辱的奴隸,但是在經過臥薪嚐膽之後的越王,終於實現了報仇雪恨的目標。

“過春秋,進戰國”,同是動亂年代,為什麼說戰國戰爭更為激烈?

隨著爭霸的越來越激烈,曾經的強國越國也最終衰落

在繁榮的西周時期,得益於整個國家政權,自上而下的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文化制度的完善,使得西周成為了中國古代早期國家文明發展的典範。

而分封制和宗法制在西周時期的產生與確立,為此後的中國又一重要時代,即春秋戰國諸侯國之間的相互討伐、爭霸的局面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

春秋戰國作為中國古代,進入到國家文明階段之後的第一個變革時代,實際上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

“過春秋,進戰國”,同是動亂年代,為什麼說戰國戰爭更為激烈?

越國作為春秋時期快速成長起來的強國,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藉助吳國而實現的,畢竟在此之前越國曾經被吳國滅過。

而勾踐在臥薪嚐膽之後,趁吳王夫差前往中原地區會盟諸侯,登頂中原之時,發動偷襲消滅了吳國,並且繼承了吳國的全部疆域。

就這樣在勾踐的規劃之下,越國一下子成長起來,成為足以和中原諸侯國爭霸的勢力。

而當越國稱霸之後,整個諸侯國因為地理位置、內部鬥爭等諸多方面的限制,使得其始終難以進一步擴大和鞏固自己的霸主地位。

最終,在諸侯國的長期相互征戰下,越國這個霸主也逐漸走向了衰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