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 正文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2022-10-09由 小男孩陪你看世界 發表于 體育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最近有一則新聞爭議很大。

山東棗莊67歲高齡產婦田女士剖腹產下一名女嬰,田女士的丈夫,68的黃先生說:“孩子是天賜給我們老兩口的,既然來了我們就會好好照顧她。”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按黃先生所說,女嬰的到來,完全是意外。

一直停經的田女士因為一場大病的治療突然來月經,然後就懷上了。夫妻二人覺得既然是上天恩賜,就將孩子留下來。他們還給孩子取名“天賜”。

醫生也說孕婦如此高齡自然妊娠,母女平安,是全國首例,堪稱奇蹟。

按道理說,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但,田女士的兒女似乎並不是這樣想的。

是的,田女士已經育有一兒一女,都已結婚生子,大孫女今年18歲,小孫女14歲了。

對於母親再生三胎,田女士的女兒一度表示反對,甚至說如果她堅持生下這個孩子,就斷絕關係。

對於兒女的態度,不少網友表示支援。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但也有很多網友表示理解老夫妻的立場。他們想做什麼別人沒資格指指點點。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而老夫妻則表示,兩人每個月大概會有一萬多元退休金,孩子的撫養費用不是問題。他們還很樂觀,說家裡有長壽基因,奔著110歲去活。

這件事誰對誰錯,到現在已經沒有討論的必要了。我們除了祝福應該也只有祝福了。

這兩年來,超高齡生育的新聞層出不窮。

長沙陳女士52歲高齡三胎產子。

溫州林女士因獨生子意外去世,56歲再次懷孕。

62歲的臺灣媽媽吳女士,她說36歲的女兒外出工作以後,自己生活太過孤單,就人工受孕懷了二胎。

印度安得拉邦的74歲妊婦埃拉馬蒂·曼加亞瑪透過試管嬰兒產下一對雙胞胎女嬰,她說自己的媽媽可以幫她照顧孩子。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我承認這些媽媽都很勇敢。但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很多女人懷孕前時,覺得自己做足準備,其實很多時候,實際情況的殘酷遠遠超出她們所預期的。

今天我們來談談超高齡孕婦生育到底需要越過哪些坎。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大齡父母要二胎,是頭胎無法填平的坑

知乎有個問題:如何看待父母高齡生二胎?

網友@清兒無恨談到了自己的經歷。

她還在上大學的時候,父母跟她說家裡經濟條件不好,讓她勤工儉學自己獨立。所以她一直在學校學習,打工賺錢。

21歲那年,離畢業還有半年,有次她打電話回家,聽到嬰兒的哭聲,然後毫無預兆的,她被告之多了一個妹妹。震驚之餘她馬上買票回家。

回到家,她問父母,為什麼要二胎不跟她商量一下。父母告訴她,生孩子是他們的事,和她無關。當天,她和父母吵了一架,她氣父母不把她當家人,父母不斷指責她不懂事。

第二天,她回校了。她得為畢業做準備。不久,她畢業了,出來工作,待遇也不錯。

這時,媽媽打電話過來說想她了,她以為父母真的是牽掛她了。於是買票回家。但回到家,她才知道父母讓㐇回去是想要錢。

他們說她是長女,應該給家裡一點補助,現在妹妹喝奶粉,買衣服買鞋都沒錢了,父母又老了,妹妹以後就靠姐姐了。

她怕這種情況有一次,就有第二次,就拒絕了。想不到父母竟搶她的包包,不過她回來之前擔心過父母要錢,只帶了幾百塊在身上。

有網友覺得這位網友的做法有點過分。

過不過分,我不作評價。

但我覺得她的想法是對的。

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有第二次就會有第三次。

一個尋常家庭,五十多歲的父母再生二胎,他們說不會依靠任何人,很多時候也不過是隨便說說而已。

想想,一個五六十歲的人,生二胎,孩子10歲,她就70了。奔著100去活的想法很好,但現實總歸是現實。

萬一孩子十多歲的時候,他們不在了呢?又或者他們生病了,須知道老人一生病往往不會是小事。

這時候,孩子誰照顧?孤兒院嗎?

或者他們也暗暗思量過,然後寄望著頭胎日後能幫他們照顧二胎。

但是讓與二胎相差二三十歲的頭胎去照顧妹妹(或弟弟),本身就是一件很過分的事。

她還未結婚生子,就要為了父母承擔起做媽媽的責任。她未來的愛人,會不會對她唯恐避之不及。

就算她結婚了,既需要照顧自己的孩子,還需要照顧父母的孩子,她又如何兼顧。

超大齡父母生二胎,真的是為頭胎挖了一個難以填平的坑。父母不應該以“幫你找個伴”來為自己的自私打掩護。

姐弟兄妹做伴應該是相互需要,姐弟兄妹的人生應該是相互扶持而不是單方面媽媽式照顧。

超高齡夫妻要二胎,是妻子的劫

曾看過一個新聞,一個45歲的高齡產婦生二胎,因為頭胎瘢痕子宮加前置胎盤導致胎盤植入這一兇險的併發症。產婦生產時,突然大出血。

第一次醫生說血止不住,發病危通知書。第二次說出血已經超過12000毫升,有可能下不了手術檯。

慶幸,醫院經過九小時的奮力搶救,產婦在鬼門關兜了一圈,又回來了。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很開心,最後產婦被救回來。

但這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超高齡懷孕,是拿命博命的做法,這種行為對胎兒和產婦均有極大風險。

超高齡懷孕,容易流產和早產

有資料顯示45歲以上懷孕流產的比例高達80%。產婦年齡越大,流產的風險越高。

高齡產婦要面對來自妊娠的併發症

高齡孕婦比年輕的產婦更容易患有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心臟病或是腎臟病等,易難產大出血,嚴重者不僅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還會危及孕婦的性命。

易產生“畸形兒”

超高齡女性,身體內的染色體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或畸變。若是在這種環境下發育的胎兒,更容易出現唐氏兒、無腦兒等畸形問題。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大齡夫妻養育孩子,現實比你想象中更難

2009年,安徽60歲的盛女士因女兒去世痛苦不已,為了從悲痛中解脫出來,她決定再次懷孕。

為此,她四處找專家諮詢。好不容易預約上國內某知名專家,卻被對方狠狠拒絕:你這種想法太自私,假如你這個年齡生下孩子,你將來死了,孩子怎麼辦?有沒有為孩子考慮過?

雖然被知名專家拒絕,她盛女士依舊沒放棄,她又找了別的醫院,對方答應幫她。

2010年5月盛女士早產誕下一對雙胞胎。因為是早產兒,雙胞胎一出生就需要透過暖箱進行重症監護。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兩個孩子進保溫箱,最初一天花了3萬元,後來少的也要6000元。為此盛女士只能四處借錢。到她準備出院時,自家賬戶上還剩餘6000元。

這樣的景況讓盛女士措手不及。

生孩子的時候她並沒有考慮經濟方面的問題,因為她和丈夫一直都過著富足的生活。

但孩子到來後,盛女士明顯感覺到經濟上吃力。醫院,奶粉,月嫂,保姆,教育等每一樣都得花錢。

盛女士說她並非不想省下月嫂和保姆的錢,但畢竟年齡在那,加之丈夫偏癱(盛女士丈夫2015年突然中風),家裡的生計都依靠盛女士,她實在無力應付兩個孩子。

事隔九年,重談兩個孩子的到來,她說:幸福是有的,但也很短暫,幸福正在被憂愁取代。我不快樂呀,你覺得我這樣的年紀在外面為生計奔波會快樂嗎?回到家還要面對一地雞毛的事情,累呀!精力跟不上呀!

她還說,

當年那位冷冰冰拒絕她的專家說得不無道理。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現在的盛女士,既要照顧孩子,又需為生計奔波,跟同齡人已經沒有共同語言,朋友也越來越少。

很多超高齡夫婦總有會一種這樣的想法,現在我的體力好,經濟也不錯,孩子生出來,自然可以養大了。

其實,她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現實的殘酷性。現實生活比她們想象中要難得多。

孩子是碎鈔機,也是大魔王。要養大她們,耗錢,也耗體力。但六十多歲的老人,經濟收入狀況是直線下降的。而體力再好,也經不起因照料孩子日夜折騰。

再硬朗的老人,都不及年輕人,畢竟歲月對誰都是公平的。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22歲那年,我成1歲妹妹的媽媽”

生孩子是女人的權利,請謹慎使用這個權利

不少超大齡夫妻在面對子女或親朋好友的勸說時,都會說“我的人生,我能負責。”

說實話,我覺得這句話,跟小孩說“不用你管,我能自己長大”一樣。

你說,大人不管孩子,他能自己長大嗎?同樣的道理,有些事,對於六十七歲的老人來說,即使你說自己能負責,事實上,你根本無力負責到底。

當然,必須承認,每一個女人都有生育的權利。只要她想,別人沒權去幹涉。

我只是想說,當你想行使這個權利上,是不是要三思而後行。

謹慎生孩子應該是一個超大齡夫妻必須有的自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