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 正文

蘋果帶頭取消有線充電介面 無線充電技術將何去何從?

2021-11-11由 映象網 發表于 體育

蘋果帶頭取消有線充電介面 無線充電技術將何去何從?

無線充電 技術已經成熟,旗艦手機無線充電功率普遍到了60W以上,手機內部空間寸土寸金的當下,廠商盯上了有線充電介面。而蘋果取消有線充電介面的訊息再次被曝出,手機取消有線充電似乎成了大勢所趨。

蘋果帶頭取消有線充電介面

多家媒體報道稱,2021年蘋果至少會推出一款完全沒有充電口、只能透過MagSafe無線充電的iPhone。筆者發現,雖然MagSafe此前被傳存在安全漏洞,但據蘋果官方商城顯示,目前MagSafe無線充電器的發貨排期已經長達30天以上,訂單可能在滿荷狀態。蘋果在無孔化設計上越走越遠,在無線充電方面,在對使用者習慣的培養上表現不錯。

蘋果帶頭取消有線充電介面 無線充電技術將何去何從?

自iPhone 7 開始,蘋果帶頭取消了3。5mm耳機介面,當時網上一片抱怨的聲音,但事實證明,這一改動帶動了蘋果無線耳機 AirPods 的崛起,在廠商越來越注重周邊配件生態的今天,3。5mm耳機介面已經成了“上古”的存在。

很簡單地算一筆賬,蘋果無線快充MagSafe售價為329元,給手機和手錶同時充電的版本售價高達1049元,單一個解決消磁問題的皮革卡包售價就是479元。而“祖傳”有線快充的售價為149元。近日也有訊息傳出,蘋果正在研發磁吸式無線充電寶,如果這一配件成功複製AirPods的神話,那麼手機取消有線充電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無線 充電功率 限高50W,行業有了統一標準

工信部在2月19日釋出了《無線充電(電力傳輸)裝置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要求自2022年1月1日起,所有生產、進口在國內銷售、使用的移動和行動式無線充電裝置 額定 傳輸功率要求小於50W。很多人覺得這一規定是對手機廠商的打擊,但從好的方面講,無線充電功率限高正是對行業的整頓。

目前,有線充電的功率已經高達120W,在此基礎上高功率無線快充屬於“可以,但沒必要”的存在。對無線充電功率統一標準,既避免了使用者為沒必要的功能額外付費,也避免了大功率無線充電帶來的安全隱患。

同時,功率限高不意味著使用上會打折扣,市面上的無線充電裝置的功率基本在30W到50W之間,限高對大部分廠商影像不大。而且30W左右的無線充電,完全可以在1小時內給手機充滿電。

在使用場景上,由於省去了有線充電的“插拔”動作,很多使用者早上到公司工位,手機往往會被放到無線充電器上,隨用隨取,隨放隨充,這樣的情況下,白天手機幾乎時刻在滿電狀態,高功率無線充電更加沒有必要了。

無線充電技術成熟

此前,幾家廠商都發布了隔空充電技術,只要手機放在充電器周圍,手機就時刻在充電,而且不受物體阻隔。如果技術能夠獲得量產,那麼未來手機可能會真正徹底擺脫“續航焦慮”。

隔空充電技術早在2015年就有出現,目前包括三星 華為 在內的多家廠商都在研發,幾乎可以確定,接觸式無線充電技術早已經成熟,“降維打擊”有線充電問題不大。

從上游生產到使用者習慣,從政策到廠商技術,無線充電器目前產業鏈已經非常成熟,手機取消有線充電,徹底擺脫線材束縛,可能比我們預想的更早到來。

無線充電技術將何去何從?

蘋果帶頭取消有線充電介面 無線充電技術將何去何從?

近日,工信部一份《無線充電(電力傳輸)裝置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的出爐,引起網友熱議。工信部在意見稿中表示,自2022年1月1日起,所有生產、進口在國內銷售、使用的移動和行動式無線充電裝置額定傳輸功率要求小於50W。對於長期以來以傳輸功率為競技焦點的無線充電廠商來說,此項新規定將會引起行業怎樣的反響?新規定下的無線充電技術將何去何從?

新規給行業一個指導意見

長期以來,無線充電技術可謂是伴隨著種種的詬病。相對於有線充電而言,無線充電功率普遍較低,使得無線充電被貼上了雞肋的標籤。因此,為了擺脫這個標籤,充電效率也成為了廠商在無線充電方面爭相競速的焦點,短短兩年的時間,無線充電功率從最早的5W、7。5W、10W,發展到瞭如今30W、50W、67W,甚至是80W。然而,在這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問題也頻頻出現。而此次工信部的新規定,給了行業一個指導意見,能夠有效解決行業的種種問題。

據悉,雖然無線充電的國際標準已經建立,但是大部分國內手機廠商都有一套自家的私有無線充電協議。此外,長期以來一些應用領域內關於無線充電的行業標準依舊尚未界定,導致很多電子產品只能與自家廠商生產的無線充電器適配,充電器缺乏通用性和互換性。由此看來,此次意見稿的釋出,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無線充電行業標準的空缺。

“此次工信部發布的意見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給了行業的一個指導意見,有助於促進行業的規範性,去引導企業打破更多核心技術,從強調無線充電速度,逐漸發展為強調無線充電質量,因此,此意見稿的釋出並非會限制行業的發展。” 南京中科聚能總經理曾玉峰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說道。

此外, 賽迪智庫 分析師鍾新龍表示,在此之前,很多無線廠商為了吸引消費者,一味地追求充電功率,使得在能源浪費、人體健康等方面考慮有所欠缺,也導致了市場有進入惡性競爭的趨勢。此意見稿的釋出,也有助於廠商在追求充電功率的同時,對其他方面的考慮也能更加充實,也能激勵廠家從晶片、功率轉化等方面的技術進行更深一層的研發,從而引導市場迴歸良性競爭。

50W能否滿足消費者需求?

那麼,已經出現的67W、80W等無線充電技術將會何去何從?對於手機充電而言,50W的無線充電技術能否滿足消費者需求?

“目前,工信部僅僅是釋出了意見稿,並沒有釋出最終意見,且仍在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中也明確表示,該規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才開始執行。可見50W的規定並非已經卡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最終規定敲定之前,標準是極有可能會提升的。”鍾新龍說道。可見,此意見稿對於已經超出規定範圍的技術來說,並非採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仍有迴旋餘地。

那麼,50W的無線充電功率是否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從目前手機充電市場來看,50W已是一個不低的功率水平,不少手機的有線充電功率也僅在5W~35W之間,即使像MacBook的中型移動裝置,有線充電功率也僅為61W。同時,對於大型固定電子裝置而言,往往要用到有線充電。所以對於絕大多數使用者來說,50W的規定並不會有太大影響。

在2020年8月 小米 釋出的50W無線秒充技術中,已經可以實現40分鐘即可將4500mAh大電池充至100%,充電速度甚至超越相同功率的有線充電。可見,對於消費者而言,50W的無線充電功率足以滿足對於手機快充的需求。

在新規定中尋求創新機遇

在此次意見稿中,對於無線充電的細則規定十分明晰,除了充電功率以外,還涉及頻段、輻射值、保護區域等多個維度。在輻射值方面,也做了多方面的限定,包括磁場強度發射限值、雜散輻射發射限值、接收阻塞限值等均有詳細規定。那麼,對於無線充電廠商來說,如何能夠在新的規定中繼續尋求創新呢?

“為了應對市場競爭,無線充電瓦數的提高,會造成能源浪費、輻射高等問題。同時,為了吸引消費者眼球,很多大功率無線充電裝置還存在著散熱差、噪音明顯、功率突然降低、不相容等諸多問題。因此,新的規定下來後,廠商們將著重提升無線充電的轉化效率,從而避免能源浪費。與此同時,對於輻射的把控也應嚴格按照規定標準來,以免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此外,廠商也應該把更多研發精力放到無線充電裝置的穩定性上,如果能做出少發熱、噪音小、功率可以一直維持 50W、且能相容不同品牌產品的無線充電裝置,對於消費者而言,其實用性大大強於功率高但是穩定性差的產品。”鍾新龍說道。

此外,眾所周知,手機的充電技術通常所標註的是“峰值”,也就意味著人們看到的67W、80W等功率是最高功率,無論有線充電還是無線充電,此“峰值”通常都只能維持一小段時間,而並非持續保持。即使不考慮涓流充電等電池保護技術,受溫度等條件限制,長時間維持高功率充電對現有的技術來說幾乎不可能。

可見,維持一秒的100W快充,其實用性遠遠不如從頭充到尾維持50W“慢充”。這次意見稿的釋出,在功率方面對品牌起到了引導作用,品牌的發展方向將有望從“追求如何達到最高功率”,改為“如何維持高功率傳輸”,引導企業在新規定中尋求新的創新,從而能夠大大推動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更好地賦能消費者的生活。

(來源:環球網 中國電子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