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寵物 > 正文

女兒長大了一定要回避父親嗎?女大不避父的後果你根本想象不到

2021-04-12由 第一心理 發表于 寵物

在很多社會科學的著作當中,“俄狄浦斯情結(Oedipus complex)”都曾經出現過。當然,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學者還是心理學家弗洛伊德。

這種情結又被稱之為“戀母情結”,在心理學的臨床觀察當中被定義為一種出現在兒童時期的誘惑幻想,喜憂參半。

當然,類似的情結也存在於年幼的女生心中,且被稱之為“愛烈屈拉情結(Electracomplex)”,是一種與“戀母情結”相對的“戀父情結”。

與俄狄浦斯王神話一樣,這一情結的原型取自於古希臘神話當中的愛列屈拉公主神話,公主由於其母與人私通並且殺害父親,決心為父報仇並且最終得償所願的傳說。

女兒長大了一定要回避父親嗎?女大不避父的後果你根本想象不到

這在心理學領域被定義為一種性心理障礙,往往處於個體在3至6歲的年齡之間時。

想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界限感,最好的時機就是三歲左右。只要孩子能夠在三歲左右時,與父母明確的劃清界限,那麼之後他的人生往往就能夠獲得一個比較順利的發展過程。

那麼假如不能夠正確地處理好這種變化,就會導致一些問題的產生。比如之前的“女兒奴”稱謂。

在社會比較著名的人物當中,著名球星大衛·貝克漢姆便是一位比較常見的“女兒奴”。自從女兒呱呱墜地,便擁有了頂級明星一般的待遇。

甚至女兒直到幾歲的時候還是被父母抱在懷裡的,因為太被父母疼愛,所以連走路都可以不用自己來。

女兒長大了一定要回避父親嗎?女大不避父的後果你根本想象不到

但是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已經七歲的女兒仍舊會拍出與貝克漢姆親吻的照片。

這種行為在很多人眼中是十分難以理解的——孩子都已經這麼大了,怎麼說也應該注意一下與長輩之間,尤其是與異性長輩之間的行為親密程度了。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父親是其女兒的第一個情人,也是阿尼姆斯意象。

父親對於女兒的相處方式會直接影響其對於兩性之間關係的判斷,甚至會影響其成年之後的擇偶觀。就像之前一個研究小組曾進行的實驗結果一般:長達五十年的跟蹤研究發現近七成的女兒在擇偶時會受到父親形象的影響。

然而,假如父女之間的關係過於親暱,界限感不夠明顯的話,那麼女兒就會陷入一種戀父情結之中,甚至還會引起一些其他的認知錯位。

女兒長大了一定要回避父親嗎?女大不避父的後果你根本想象不到

就像是貝克漢姆與其女兒的行為一般,如果不加以控制,那麼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女兒很可能認為與人嘴對嘴親吻的行為並不是什麼太過分的行為,就不會對其他男性加以防備。

在心理學家瑪格麗特·馬勒看來,父女之間擁有共生心理是正常的,畢竟是血脈相承,很難不產生一種共生心理。但是假如到了女兒在六個月大之後,這種共性心理就不應該再存在。

所以中國的老話講究“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父母過於強調所謂的“愛”,則很有可能越界,導致一種不好的後果。

這會讓年幼的孩子分不清楚什麼是愛,什麼是傷害。

比如沒有及時與父親建立正常關係的女生,內心就會認為與男性舉止親密並沒有什麼過分的,所以有很大機率會在學校當中也不避諱同齡男生的親密舉動,甚至在被猥褻時也渾然不知。

女兒長大了一定要回避父親嗎?女大不避父的後果你根本想象不到

一旦事情鬧大,作為家長再後悔也來不及了。

所以無論是在什麼方面,教育孩子一定要讓其重視“邊界”這一概念,做事也好、交友也好、感情生活也好。

這種邊界就像是一種防禦工事一般,一方面能夠保護自己,讓自己的身心不受外界傷害;另一方面也能夠去隔絕一些不太好的外界影響,讓自己健康成長。

就像是一個種滿了美麗花草的花園,假如沒有護欄,那麼再美麗的植物都會受到外界的摧殘。

而對於那些正在成長過程當中的孩子而言,這一圍牆與護欄的建造者就是自己的父母。

女兒長大了一定要回避父親嗎?女大不避父的後果你根本想象不到

父母決不能以一種“愛”的方式來侵佔子女的合理邊界,更不能夠忽略對於子女的相關教育。

只有合理地讓子女進入一種邊界之中,最終才有助於幫助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人格。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own, B。 (2015)。 Daring greatly: 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 love, parent, and lead。 Penguin。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