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紙面實力超高卻輸給摩洛哥?看看比利時的國家歷史就知道了

2023-01-05由 陌上花已濃 發表于 歷史

比利時被稱為“歐洲十字路口”,這個稱呼無論在地理位置還是文化淵源上,都比較貼切。

當然,從地理位置來說,將比利時稱為歐洲十字路口,是站在那些將西歐等同於歐洲的精英歐洲分子的角度來看的。如果從高加索往西看,比利時無論如何都算不上十字路口。

正如火如荼進行的卡達世界盃上,比利時足球隊1:0擊敗魚腩加拿大,0:2不敵北非球隊摩洛哥,小組賽第三輪將為出線名額死磕克羅埃西亞。

為何紙面實力高居世界前三,擁有號稱黃金一代的德布勞內、大阿扎爾、庫爾圖瓦、盧卡庫等著名球星的比利時,會在小組賽陷入如此被動的境地?

這個問題可以從比利時的國家歷史中找到答案。

紙面實力超高卻輸給摩洛哥?看看比利時的國家歷史就知道了

一、比利時歷史就是歐洲歷史的縮影

比利時國家體制是王國,國土面積3萬平方公里左右,大約比海南島還小那麼一點。作為一個省來說不大不小,作為一個國家就可以稱得上彈丸之地了。

彈丸之地的歷史,是來回拉扯的歷史。

歐洲很多王國之間的矛盾和融合,使勁往上了捯,其實就是各種各樣的堂表兄弟姊妹之間的那點親戚關係。

比利時也不例外。

比利時最早是沒有的。

最早的比利時地區就是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的一些屬國,比如布拉班特,林堡,埃諾,弗蘭德斯,列日主教國等。就是一些貴族不斷封來封去,你幾個村我幾個村,慢慢形成一些自治區域。

因為

神羅管理一直比較鬆散,法國的王權也在很長時間內僅限於巴黎周圍的法蘭西島地區。這樣的背景下,上述自治地區其實際管理情況就是非常獨立的小國家。

英法百年戰爭期間,趁你病要你命,勃艮第悄然崛起。他們透過聯姻和戰爭兩種截然相反的手段,最終統一低地和法國很大一片地區。

好幾個親戚聯合起來的勃艮第公國,名義上還是法國和神羅的雙重附庸國,實際上它兩邊都不尿,對宗主國基本上既不索要權力也不承擔義務,儼然成了當時歐洲數一數二的強國。

此時的勃艮第公國就包括今天的比利時。

強大起來就想越強,勃艮第準備從周邊公國開始進行擴張。可以娶人家女兒聯合的就娶人家女兒,不能娶的就揍人家。

當時的洛林公國,不知道是因為沒有合適的女兒,還是因為不願意嫁女兒,總之最後勃艮第公爵查理決定親征洛林。

這次戰爭,使查理成了最後一任勃艮第公爵,出兵途中,他

死在瑞士僱傭軍手上。

父死子繼,不過查理此時還沒來得及生兒子。

沒有兒子,查理的勃艮第領土被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和法國瓜分,其中低地地區被哈布斯堡家族搶到。後來哈布斯堡家族又搶到西班牙,因此包括荷蘭和比利時在內的低地地區很長時間都屬於西班牙統治。

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荷蘭獨立,比利時卻依然屬於西班牙。

後來西班牙陷入王位爭奪戰,法國和奧地利都跑來爭奪西班牙王位。最後波旁王朝控制了西班牙,但奧地利便獲得了比利時。直到法國大革命,法國又佔領了比利時,滑鐵盧後,比利時又被劃給荷蘭,此後不久比利時起義並獲得獨立。

自此,比利時有國,但是一個組裝的國家。

紙面實力超高卻輸給摩洛哥?看看比利時的國家歷史就知道了

二、三大地區、兩種語系,造成比利時的割裂

比利時屁大的地方分為三個地區,

瓦隆和弗萊芒以及首都布魯塞爾。其中瓦隆地區主講法語,弗萊芒地區主講荷蘭語,首都地區荷蘭語和法語都有。當然比利時還有德語,但面對法語和荷蘭語可以忽略。

之所以忽略德語,是因為荷蘭語本身就是德語的一個變種,或者說把他當成德語的一種方言叫做低地德語也行。

有人戲稱,比利時三個地區六個政府。這有點誇張的成分,但也是比利時現在政治生態的客觀體現,主要是調侃政府中操不同語系的人持有不同的政見。法語區跟荷蘭語區的人相互間水火不容,都是各自管各自的,聯邦政府沒人關心。2010年6月比利時聯邦大選之後,因為雙方很難達成一致,長達541天沒有組建政府。

這並不是比利時第一次沒有政府,只不過此次時間最長而已,不同文化地區之間的矛盾之深可見一斑。

甚至如果你想去比利時留學,想選擇其首都的布魯塞爾自由大學,都要仔細甄別一番,因為在比利時有兩所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一所法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一所荷蘭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

確實,連語言都不一樣的人群,很難尿到一壺,這與語系一樣的不同方言區別有很大區別。

總體情況來看,說荷蘭語的弗萊芒人比說法語瓦隆人多,而說法語的瓦隆人地盤比說荷蘭語的弗萊芒人地盤大。夾在中間的布魯塞爾乾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這種文化的割裂必然造成現實中的分歧甚至分裂。

曾經法國工業相對發達,受到法國投資和資助的瓦隆人,覺得弗萊芒拖了後腿。後來法國經濟衰退,荷蘭則水漲船高,於是乎弗萊芒人腰板又挺直了。

目前狀況弗萊芒區日子過得比較滋潤,因此,他們又覺得瓦隆是累贅。

目前,比利時兩個主要民族在各自地區,基本都是各管各的,甚至選舉都是分開選。從選舉這種涉及國家體制的大事,和可以長達一年多近兩年沒有政府來看,這個國家其實已經相當鬆散了。

肯定也有人想要維繫統一,至少布魯塞爾是這樣的。於是他們把目光瞄向足球,號稱黃金一代的比利時國足,說不定可以彌補比利時一些人文上的裂痕?

紙面實力超高卻輸給摩洛哥?看看比利時的國家歷史就知道了

三、比利時國足的球員構成

歷史上的比利時國家隊也有過強手如林的時代,但其

內部往往派系林立、極不團結,這也是他們雖實力出眾、但始終無法在國際大賽中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原因。

一直到現在都是如此。

隊內目前的大佬無疑是阿扎爾、庫爾圖瓦、德布勞內和盧卡庫等人。這些人中,阿扎爾是操法語方言瓦隆語派系的帶頭大哥,德布勞內是荷蘭語方言純弗萊芒語系大哥,庫爾圖瓦是弗萊芒和瓦隆的混血,盧卡庫是移民代表。

比利時著名教練、曾率比利時隊創造輝煌的蒂斯說過:千萬不要召瓦隆人進入國家隊,無論他有多麼優秀。

但是,時至今日,一支強大的比利時隊肯定離不開瓦隆球員。目前比利時隊內有包括阿扎爾在內的一大票瓦隆人,

小阿扎爾、維特塞爾、卡拉斯科、卡斯塔涅、蒂勒曼斯、默尼耶等這些人要麼是瓦隆人,要麼操的是法語。

這是比利時隊矛盾和內訌的根源。

為此比利時想過一個辦法,那就是儘量發展移民球員,在兩大派系中增加第三方。

事實上移民球員也跟比利時的歷史有關,那段西歐國家普遍追尋殖民別人的歷史。

比利時曾經入侵過非洲 弄了些奴隸 以及一些非洲殖民地的黑人後裔要求回比利時造成的。

19世紀末比利時參加瓜分非洲。從1876年起,比利時侵佔剛果,1908年剛果自由邦成為比利時殖民地,1919年比利時從德國接管

盧安達和

蒲隆地。自此比利時擁有三塊非洲殖民地。

1960年初比利時在

布魯塞爾會議

上被迫同意剛果獨立,1962年盧安達和

蒲隆地

宣佈獨立,至此比利時在非洲的殖民統治結束。

殖民統治結束了,但留下了很多移民和非洲後裔,包括足球運動員。這也是我們在卡達世界盃賽場上,看到比利時黑人球員比真正的非洲國家摩洛哥還要多的歷史原因。

孔帕尼就是比利時在國家隊強化第三方的傑出代表,也是成功的代表。

孔帕尼強大的實力、天然的領袖氣質以及剛果移民後裔,加上他天生的語言天賦,使他可以不涉及弗萊芒和瓦剌兩大民族歸屬感,不但能在兩大民族之間起到潤滑劑的作用,而且自然而然成了國家隊更衣室的大佬。

比利時國家隊也因此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可是孔帕尼後繼無人,身份類似的盧卡庫,無論球技、精神屬性還是語言天賦,均比不上孔帕尼,比利時隊的矛盾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

紙面實力超高卻輸給摩洛哥?看看比利時的國家歷史就知道了

四、足球真的能維繫嗎?

歐美人總是信誓旦旦地說,體育運動不涉及政治,但可悲的是,他們的體育運動到處都充斥著政治,足球尤甚。

前面說到,比利時試圖靠近幾年重新崛起的黃金一代,維繫越來越鬆散的兩大民族,但這必須建立在國家隊,黃金一代自身不再鬆散的基礎之上。

令人失望的是,黃金一代率先出現了鬆散。國家隊裡誰是老大,在比利時就是一種政治。

阿扎爾最近表現十分低迷,甚至都談不上有表現。但他表現再差,也必須出現在比利時國家隊,而且必須是主力,必須是隊長。

阿扎爾是法語系球員的領袖,是這些人的帶頭大哥。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阿扎爾不能首發,其他法語系球員甚至會罷賽。

這個問題,儘管球技出色,但性格偏向溫和的德布勞內解決不了。本來有個合適的人選庫爾圖瓦可以解決,可是他與德布勞內的友妻門導致的芥蒂現在都沒解決。

至於盧卡庫,明明擁有德羅巴的身體,卻愣是把自己當成了梅西,球場上的身份都還沒弄明白呢,指望他去整合比利時的更衣室?那無異於痴人說夢。

因此,狀態如此之差的阿扎爾帶著隊長袖標首發就一點不奇怪了,丁丁一場球踢下來碰不到幾次球也就不奇怪了,紙面實力世界前三的比利時0:2輸給摩洛哥則更不奇怪了。

當看到丁丁在賽後忍不住抱怨時,你就知道,不但指望足球拯救鬆散的比利時失敗了,連比利時足球本身都已經失敗了。

紙面實力超高卻輸給摩洛哥?看看比利時的國家歷史就知道了

比利時是歐洲的十字路口,比利時足球也到了十字路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