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有可能不依賴石油嗎?

2023-01-05由 賞月賞花賞詩詞 發表于 歷史

沙烏地阿拉伯,一個年輕又古老的國家,一個與中國有著千年交往歷史的國家。從陸上絲綢之路的商旅絡繹,到海上香料之路的雲帆高張,中阿文明在亞洲大陸兩端相映生輝。

今天就讓我走近沙烏地阿拉伯,認識這個阿拉伯世界中數一數二的大國的狀況,瞭解它的人民與社會,明晰它的願景與展望。

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有可能不依賴石油嗎?

沙烏地阿拉伯國旗。攝影/bilalulker,來源/Adobe Stock圖蟲創意

沙烏地阿拉伯:一個國家的誕生

說沙特古老,是因為它所繼承、傳承和發揚的是久遠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此外,就沙特家族的悠久歷史而言,據傳其統治者沙特家族是阿拉伯人兩大祖先之一——安宰部落的後裔,當今海灣國家如科威特的統治者薩巴赫家族、巴林的統治者哈里發家族和阿聯酋的統治者扎耶德家族,都屬於這個部落的分支。

說他年輕,是因為沙特作為一個現代民族國家,只能從沙特王國的奠基者伊本·沙特

(Ibn Saud)

在20世紀初奪回利雅得,重新統一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地區,併成功在20年代中期建立現代民族國家算起,至今也不過90年。

在先知穆罕默德出生前的阿拉伯地區,是一個部落混雜的時代,阿拉伯人因血緣關係被不同的部落統轄,部落之間既有友好交往,也有連綿不斷的血親復仇,混亂與無序統治著整片阿拉伯世界。

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有可能不依賴石油嗎?

伊斯蘭教傳播時期的阿拉伯部落。來源/維基百科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麥加傳教,被迫害後遷徙麥地那,直到公元630年重返麥加。這二十年時間,穆罕默德基本統一了阿拉伯各個部落,伊斯蘭教的聲威震撼整個半島,現代意義上的阿拉伯民族也在這一時期逐漸形成。而麥地那與麥加作為阿拉伯民族心目中的重要城市,也都位於現代沙特的境內,顯示了沙特在伊斯蘭世界中的核心地位。

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有可能不依賴石油嗎?

今天的麥加。攝影/Doloh,來源/Adobe Stock圖蟲創意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新生的阿拉伯國家則繼續展現出強大的實力。在其最強大的時刻,其領土曾遠跨歐亞非三大洲,阿拉伯商人在整個亞歐大陸游走,是古代絲綢之路必不可少的一環,對世界歷史做出了深遠而持久的貢獻。

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有可能不依賴石油嗎?

公元7、8世紀阿拉伯的擴張,其領土曾經遠跨歐亞非三大洲。來源/維基百科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也沒有千年的帝國。隨著蒙古人的入侵和突厥人的崛起,阿拉伯人在伊斯蘭世界中的統治地位遭遇衝擊,最後由伊斯蘭化的突厥人繼承了伊斯蘭的事業,於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建立了龐大的奧斯曼帝國,阿拉伯人與阿拉伯半島都被收在奧斯曼帝國治下。

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有可能不依賴石油嗎?

1453奧斯曼征服君士坦丁堡。來源/維基百科

19世紀,奧斯曼帝國逐漸瓦解,阿拉伯人民在現代民族意識的影響下,也興起民族獨立的渴望。第一次世界大戰則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1902年,年僅26歲的伊本·沙特從科威特流亡歸來,成功奪取了利雅得。同年,他正式建立利雅得酋長國,登上了風雲變換時代的牌桌。

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有可能不依賴石油嗎?

沙特首任國王伊本·沙特。來源/維基百科

1916年,英國人與法國人開始發動阿拉伯人起義,在奧斯曼帝國背後煽風點火。伊本·沙特則採取了務實的國際政策,避免年輕的國家捲入世界大戰,反而是在奧斯曼與英國人之間左右騎牆時,趁機兼併周圍的小國和部落,發展自己的實力。

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有可能不依賴石油嗎?

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有可能不依賴石油嗎?

1914年的阿拉伯半島上的各政治勢力(上圖),1919年的阿拉伯半島,伊本·沙特的控制區已經擴大很多(下圖)。來源/維基百科

到1932年,伊本·沙特已成功兼併了內志和漢志,英國人也不得不於1927年與其簽訂《吉達條約》,承認伊本·沙特的統治。1932年9月23日,伊本·沙特正式宣佈建國,取名“沙烏地阿拉伯王國”。

建國初期,伊本·沙特開始進行改革,既學習西方制度,又部分地維持和繼承了伊斯蘭的歷史文化,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沙烏地阿拉伯道路。一方面,伊本·沙特不畏阻力,把發展現代和世俗教育擺在重要位置上,頒佈詔令設國家教育總署

(後改為教育部)

,興辦新式學校,聘請外籍教師,引進自然科學和外語、地理、繪畫等現代教育課程。同時,向埃及、敘利亞和英美等國派出大量留學生,僅1935年註冊的留學生人數就達705名。各級學校和師生人數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另一方面,伊本·沙特對司法和稅制也進行了改革。伊斯蘭教法官代替了起法官作用的酋長;國家設立了審理不同案件的法庭,規定,一切案件都必須交由國家法庭審理,取消了遊牧民不服國法、只受部落首領審判的特權,在稅收方面,伊本·沙特將傳統的宗教稅改定為國家稅制,稅款由國家統一徵收,並重新審定了稅率。伊本·沙特這些作法進一步削弱了部落組織,強化了中央管轄部落的權力,真正意義上在沙特建立了現代的行政制度和官僚機構,這是新生的沙烏地阿拉伯能維持獨立的重要保障。

二戰期間,伊本·沙特又利用其國內新發現的大量石油儲備,在英美等大國之間周旋,雖然此時弱小的沙特沒有完全保住石油的開採權,好在堅持了石油屬於沙特的主權地位,也為日後沙特重新奪回石油主權建立了基礎。

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有可能不依賴石油嗎?

伊本·沙特(前排中)與羅斯福(前排右)見面

1953年11月9日清晨,沙特家族首領暨沙烏地阿拉伯首任國王伊本·沙特於塔伊夫皇宮睡夢中離世。有人評價道,當他出生時,阿拉伯半島是部落遍地的無主之地,而當他逝世時,一個年輕的現代國家已經誕生在古老的阿拉伯大地上。

黑色黃金,無限希望

如果我們從高空俯瞰阿拉伯半島,大片的黃沙會遮蔽住我們的眼睛,沙烏地阿拉伯就坐落在這樣一個世界中,其面積約214萬平方千米,佔整個阿拉伯半島總面積的80%。

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有可能不依賴石油嗎?

衛星圖中的阿拉伯半島。來源/天地圖

阿拉伯半島廣大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乾燥,最熱月的絕對高溫可達50℃。北部年降水量100-200毫米,南部在100毫米以下。

沙漠約佔沙烏地阿拉伯國土面積的一半,北部內夫得沙漠,多涸谷、水井、綠洲;南部魯卜哈利沙漠多流動沙丘。魯卜哈利沙漠約佔阿拉伯半島的四分之一。東部有代赫納沙漠。

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有可能不依賴石油嗎?

沙漠中的沙烏地阿拉伯。來源/央視《新聞直播間》

漫漫黃沙之下,卻儲藏著難以計數的黑色黃金——石油,沙特人將其稱之為“真主的饋贈”。

截至2018年10 月,沙烏地阿拉伯是中東地區最大的經濟體,也是世界第18大經濟體。沙烏地阿拉伯擁有世界第二大已探明石油儲量,它是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它還擁有第五大探明天然氣儲量,沙烏地阿拉伯被認為是“能源超級大國”。

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有可能不依賴石油嗎?

全球原油儲量圖。紅色區域產量最多。來源/EIA

可以說,整個沙特就是建立在一整座大油礦之上的,如果說伊本·沙特奠定了現代沙特的政治基礎,那麼石油就是現代沙特的經濟基礎。但中國有句古話:“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正因為豐富的石油儲量,沙特與英美等殖民者爭奪石油自主權的鬥爭,貫穿了整個20世紀的下半葉。

二戰期間,英美等石油公司已經開始在沙烏地阿拉伯進行一系列石油勘探工作,建立了“阿美石油公司”對沙特石油進行統一開發。這一時期的沙特迫於英美大國霸權,只能從石油貿易中收取很少的“產地使用費”,眼睜睜地看著本國石油歸入他人之手。

二戰剛一結束,沙特政府首先要求按照戰爭期間和戰後初期幣制匯率的變化提高石油產地使用費。經過不斷的據理抗爭,1948年,美國被迫同意將石油價格調整為12美元,產地使用費上升為每噸2。4美元。隨後,沙特政府又不斷與開採石油的“阿美石油公司”進行談判,最終憑藉靈活的外交手段,迫使其同沙特政府簽訂補充協定,規定:沙特政府有權分享該公司淨收入的一半,由此產生和開創了50年代初期中東地區“對半分成制”的先例和原則。1950年,沙特石油產地使用費從6000萬美元增加到9000萬美元。截至1956年,沙特年均石油收入已超過2。5億美元。同時,沙烏地阿拉伯已成為位列蘇聯、美國、委內瑞拉和伊朗之後的世界第五大石油生產國。

自此,沙烏地阿拉伯經歷了不斷的鬥爭,終於逐步收回對本國石油資源的控制權。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五個國家牽頭成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正式在巴格達成立,又被稱為歐佩克。

歐佩克的成立被視為沙特對自然資源主權的轉折點,其決策在全球石油市場和國際關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戰爭或內亂導致石油供應中斷時表現尤甚。20世紀70年代,石油生產的限制導致石油價格暴增、歐佩克賺得盆滿缽滿,也給全球經濟帶來長遠的影響。

1988年,阿美石油公司被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全資收購,正式改名為沙特阿美石油公司。2019年12月,沙特阿美透過IPO籌集了256億美元,創下史上金額最大IPO記錄。12月11日,阿美在沙特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截至當日收盤,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市值達1。88兆美元,超越蘋果公司重新整理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紀錄。

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有可能不依賴石油嗎?

2019年沙特對外出口情況,可見石油佔據絕對數量。來源/沙特政府官網

自此,沙烏地阿拉伯在經濟上基本實現了獨立自主,成為中東地區少有的幾個維持著繁榮與和平的國家,是整個中東地區和平不可缺少的力量。

2030願景與一帶一路

但是,沙特在和平與繁榮之下也有隱憂。石油毫無疑問是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但純粹的資源出口型國家,在整個世界的經濟鏈條中則處於低端,而過度的石油出口也造成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單一化,進而使其抗風險能力極差。

石油收入佔沙烏地阿拉伯實際GDP的30-40% ,這還不包括同樣依賴石油分配的經濟比例。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減少對石油資源的依賴一直是政府的目標之一。

因此,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

(Mohammed bin Salman Al Saud)

在2016年正式提出“沙特2030願景”

(Saudi Vision 2030)

,該戰略框架主要有三大支柱:

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城市化、文化和娛樂、體育、麥加朝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預期壽命提高;繁榮的經濟——就業、勞動力中的女性、國際競爭力、公共投資基金、外國直接投資、非石油出口;雄心勃勃的國家——非石油收入、政府效率、電子政務、家庭儲蓄和收入、非營利組織和志願服務。

最終實現沙特王儲薩勒曼在當天電視講話中宣稱的目標:“到2030年,我們將不再依賴石油。”

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有可能不依賴石油嗎?

沙特2030願景的官方徽標。來源/沙特政府官網

在實踐中,從經濟財政改革到放鬆社會禁錮,沙特已經採取了一系列舉措,按沙特標準衡量,有的舉措步伐相當可觀。在經濟領域,迄今已經實施的最大改革措施莫過於透過2016年財政預算時同步大幅壓縮國內油價補貼,過去,沙特石油非常便宜,很多沙特人家裡的空調一開就是一天,現在透過提高油價,來減少浪費和增加沙特可供出口的石油。同時在社會上,沙特縮減了宗教警察的權力,沙特社會逐漸走向世俗化並與現代世界主流日益接軌,沙特社會的活力日益湧現。

2013年,中國正式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沙之間的經貿往來伴隨著沙特自身的轉軌也日益密切。2015年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61。3%的沙烏地阿拉伯人對中國表示好感,其中34。2%的人非常喜歡,這種好感既有歷史的沉澱也有中沙經貿互相依存的現實。

在歷史上,勤勞的阿拉伯商人在中西之間充當著傳播者的角色。絡繹不絕的駱駝與異域風情的阿拉伯商人是絲綢之路上離不開的風景線。絲綢之路上曾流行的一本書——《印度浪跡記》中提到,東方的繁榮與富裕使得一個猶太窮商人憑藉極少的本金成為鉅富,這本書在阿拉伯流傳極廣,可以說,前往東方做貿易是每一個志向高遠阿拉伯商人的共同夢想。

進入近代以後,中沙由於共同的被殖民歷史,關係也頗為親近。1939年,28名在埃及求學的中國留學生到麥加朝覲,他們受到首任沙烏地阿拉伯國王伊本·沙特接見,共同照相留念。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冷戰的因素,沙烏地阿拉伯處於美國控制下,無法與中國建立對等合作關係。當然,這也沒有阻擋中沙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交往,1971年,阿爾巴尼亞等23個國家提議讓新中國重返聯合國時,沙特同樣表示支援。此後,中沙兩國在80年代逐漸接近,沙特政府也希望兩國關係能夠友好發展,隨後,兩國於1989年互在對方國家設立商務辦事處,並在翌年達成建交協議。1990年7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沙烏地阿拉伯正式建交。

2000年以來,中沙貿易顯著增長,僅2005年一年,貿易額就增長了59%,沙特首次超過安哥拉成為中國第一大石油來源地。2005年登基的阿卜杜拉國王更是實行了名為“親亞洲、向東看”的貿易政策,沙特一半以上的石油流向亞洲,2010年第一季度,沙特對華石油出口量超過100萬桶,超過了對美國的出口量,2019年5月,中國進口沙特原油增長43%。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中國的最大供應商。

2008年中國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沙烏地阿拉伯第一時間向中國提供6000多萬美元的現金和物資援助,這是中國政府收到的最大一筆海外單項援助。

中國也投桃報李,憑藉強大的工業實力,為沙特提供了衣食住行一攬子的解決方案。中沙之間的經貿往來正在呈現指數型上升,中國的機電產品、鋼材和服裝,正在為沙特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來自東方的解決方案。

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有可能不依賴石油嗎?

2022年初,沙特首都利雅得的顧客在購買中國品牌的手機。攝/新華社記者王海洲

在基礎建設方面,中國也幫助沙特扭轉單一的工業局面。2006年,中國最大的鋁生產商——中國鋁業與沙特公司合作,在沙烏地阿拉伯建設了一個價值30億美元的鋁廠,2009年,中國鐵路總公司贏得了18億美元的投標,用於在麥加建造一條單軌鐵路,以幫助運送朝聖者。

在”一帶一路”政策支援下,中沙兩國未來的經貿關係出現了歷史性飛躍。歷史上的友好關係,現代密切的經貿往來,促進了沙烏地阿拉伯綻放出新的光彩,而中國人民也將同阿拉伯兄弟一道,傳承歷史友好,共創美好未來。

參考資料:

蒂姆·尼布洛克著,郭響宏譯:《沙烏地阿拉伯發展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年版。

王鐵錚著:《中東國家通史:沙烏地阿拉伯卷》,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梅新育:“沙特《願景2030》的雄心與障礙”,《21世紀經濟報道》。

萬喆:“打造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典範”,《經濟日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