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變法中崛起的戰國七雄及企業發展啟示

2022-12-30由 毛小民營銷策劃 發表于 歷史

變法中崛起的戰國七雄及企業發展啟示

作者:毛小民

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對於今天的企業來講,簡直就是一座永遠也挖掘不完的寶庫。這個時期,不但產生了影響古今中外的諸子百家,而且從西周時期上百家的諸侯國不斷的兼併,發展到戰國時期主要以戰國七雄代表的格局,直至秦國最終完成一統。

在周朝八百年的歷史程序中,這些國家的命運軌跡和經驗教訓,都是一部部鮮活的經典教材案例。可以說讀懂了春秋戰國,也就容易洞悉行業的發展軌跡和趨勢,更容易知道處在環境急劇變化中的企業如何正確的規劃發展的道路,並實現生存和崛起。

為什麼歷史選擇了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趙國、韓國、魏國、秦國。

事實上,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儘管經過兼併,大量的國家已經被兼併,但是並不是只有這個七個國家存在,只是在這個歷史階段,基本上就只有這七個國家在唱主角。

而這七個國家能成為戰國七雄,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都實施了變法,從而實現了富國強兵,另外變法的內容和變法的程度也從某種程度上主導了這些國家在一段時期乃至於最後的命運。

戰國各國變法的歷史背景

戰國時期,隨著冶鐵技術的成熟和大規模應用以及牛耕在農業中使用,一方面大幅度提升了生產力,對原來的井田制的土地制度帶來了巨大沖擊,這是因為鐵器和牛可以實現規模化的荒地開墾。這樣原來分封制的社會制度就變成了制約生產力發展的因素。

封建經濟已經佔據社會經濟生活的主導地位。經濟基礎的深刻變化必然引起上層建築的相應變化。

由於新建立的封建政權面對著奴隸主貴族勢力的強烈反對,為了鞏固和發展封建國家的經濟基礎,打擊奴隸主貴族的復辟勢力,確保新興地主階級的統治,戰國初期各個國家紛紛掀起變法運動。

另一方面是增加了兵器的戰爭能力,原來的兵器主要是青銅器,但是當鐵器成為武器後,殺傷力得到極大提升。戰爭能力的大幅提升就意味著戰爭規模的擴大和戰爭殘酷程度更高。諸侯之間的征戰日烈,外部的軍事壓力日益增大。

周王朝對諸侯國的影響力基本降到谷底,對於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和兼併等行為已經喪失干預能力,而這些諸侯要幹什麼事也不需要顧忌周王的面子而自行其是。

各國變法概況及國家命運軌跡

戰國的開端是從三家分晉開始的,那就是春秋時期的超級大國晉國被一分為三,分別是魏國、趙國、韓國。

魏國李悝變法

魏國是在七國之中首先進行變法的,魏國的首任君候—魏文侯任用李悝為相,進行變法改革。

李悝在政治上,主張廢止世襲貴族特權,選賢任能,賞罰嚴明。

經濟上,主要實行盡地力、平糴法。極大地促進了魏國農業生產的發展,使魏國因此而富強。

李悝為了進一步實行變法,鞏固變法成果,便彙集各國刑典,著成《法經》一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護變法,固定封建法權。

透過魏文侯和魏武侯兩代君候的努力,魏國迅速成為中原地區的超級大國,而且魏國富國強兵是同時推進的,當時魏國任用吳起作為軍事統帥,為魏國打造了一支天下無敵的魏武卒。

而秦國是首先品嚐到魏國變法給它帶來的苦果的。陰晉之戰發生於前389年,秦國舉全國之力起兵50萬討伐魏國西河郡,被郡守吳起以5萬兵力擊敗。從此秦國喪失東進的能力,被天下諸侯看不起。

魏國的命運轉折點發生在魏惠王時期,當時魏國的軍事統帥是龐涓,他遇到的對手是已經經過變法的齊國的、他的師兄、齊國軍師孫臏,經過桂陵之戰和馬陵道之戰,龐涓被殺死,魏軍的精銳部隊基本消耗殆盡,魏國從此走向了不可逆的衰敗之路。

李悝在魏國的變法,是中國變法之始,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當時便對其他各國的震動很大,從而引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轟轟烈烈的全國性變法,為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鋪平了道路。

後來著名的商鞅變法、吳起變法等,無不受到李悝變法的影響。

楚國吳起、屈原變法

楚國地廣人眾,能夠調集百萬大軍,在戰國七雄中是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由於政治腐敗,經濟落後,國力一直萎靡不振。

楚悼王繼位後,連年遭到魏、趙、韓等國的進攻,不斷喪失失地。在極其窘迫的形勢下,楚悼王不得不用重禮賄賂秦國,在秦國的幫助下才和魏、趙、韓講和。

面對這種內外交困的形勢,楚悼王很想有一番作為,但苦於缺乏變法圖強的真正人才和支持者。

在魏國受到迫害的吳起來到楚國,為楚悼王分析楚國的弊端,並指出要扭轉這種局面,只有“明法審令”,儘快變法革新。對吳起分析的種種弊端,楚悼王深有感。

吳起變法,指在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當政時,任命吳起為令尹,對楚國政治、法律、軍事等實行改革的變法運動。

吳起推行變法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富國強兵的作用,加速了楚國封建化的程序。

楚國國力逐漸強盛,尤其是在軍事上,主要表現為:

向北伐魏救趙,收復了被三晉佔領的陳國、蔡國故地,將勢力擴充套件到黃河岸邊;向南,平定百越,疆域拓伸至江南,佔有洞庭、蒼梧之地。

當時,諸侯各國皆畏服楚國,楚人“兵震天下,威服諸侯”。

但在楚悼王去世後,吳起變法遭到楚國舊貴族的強烈反對,最後吳起被射殺,變法以失敗告終。

應該說吳起被殺所導致楚國變法失敗是很可惜的,這是因為一方面吳起變法還沒有在楚國系統化深入展開,另一方面楚國後來沒有能夠把這種變法持續下去的人才。

如果楚國沒有出現這種情況,那麼一統天下的國家可能就是楚國而不是秦國。

儘管後來在楚懷王時期,也曾任用屈原進行變法,但是屈原在政治上的不成熟,缺乏對舊貴族的鬥爭經驗,最後也變成了一次失敗的變法。

楚懷王最後客死秦國,屈原投江,楚國也走下了下坡路。

齊國鄒忌變法

齊國是位於東方的大國,由於靠著大海,所以不像韓國一樣處於四戰之地。

齊威王和鄒忌進行政治改革,接受臣下意見,注意選拔人才,除去不稱職的奸吏,獎勵得力的將領和官吏,鼓勵群臣吏民進諫,主張修訂法律監督官吏,嚴明賞罰,並選薦得力大臣堅守四境等。其目的是:

在鞏固統治秩序的同時,謀求國家的富強,這自然也有利於社會生產的發展。

因而經過一番改革,齊國在政治、經濟上都有了新氣象。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鄒忌的變法並沒有對齊國進行系統的全面變革,儘管這種變法對於實現齊國的一定時期的富強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其效力持續性差,並沒有為齊國提供長久的解決方案。另外他的成功從另一方面來講就是齊威王比魏國的魏惠王重視人才。

當然在鄒忌當相國的時候,齊國在軍事上的最重大的成就就是,齊軍與魏軍在桂陵之戰和馬陵道之戰中,殺死魏國軍事統帥龐涓,重創魏國精銳部隊,從此魏國就走下了神壇。

齊國的敗落是在齊國吞併宋國後,引起五國伐齊(秦國、魏國、韓國、燕國、趙國)戰爭,最後被燕國大將樂毅所帶領的燕軍攻佔了七十多座城池,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城,差點亡國。

好在當時天不滅齊,燕國的新國君上位以後,由於不信任樂毅,更換了大將,從而給了齊國絕地反擊的機會,雖然齊國得以復國,也是在秦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最後被滅掉的國家,但是復國後的齊國已經喪失元氣,無力再去摻和其他國家之間的事了。

韓國申不害變法

韓國也是從晉國三家分晉後分出來的國家,後兼併鄭國,但是韓國的位置決定了他處於四戰之地(處於秦國、魏國、楚國、趙國包圍之中),強國環伺之中,對於韓國如何制定外交戰略提出了嚴峻的考驗,而戰國時期,韓國在外交上處於來回搖擺的情況,這雖然是韓國所處的客觀環境在起作用,但是這也給它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也就是沒有真心的盟友。

公元前351年,韓昭侯任用申不害為相,在韓國實行變法。

申不害除了與其他法家人物一樣講法治外,主要強調君主的統治之“術”,即任用、監督、考核臣下的方法。“術”的提出,對於當時建立官吏的任免考課制度,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申不害特別指出,君主要暗中用“術”,不讓臣子知道,這實際上成了一種權術。這種權術保證了君主的權威,不至於旁落。

但是,過分強調“術”,沒有相應法治制約,那麼臣下也可以運用權術來應付君主。所以,申不害教韓昭侯用術的結果,使相當一部分大臣也變得老奸巨猾起來。

但總體上來說,申不害的改革是很有成績的。

《史記》上說:申不害在韓國變法十幾年,國家太平,兵力強盛。

而且,韓國還在擴張上取得不小成績。公元前353年,攻東周,取陵觀、刑丘(今河南溫縣東北)、高都(今河南洛陽南)、利(不詳),公元前346年,韓國又與魏國聯合出兵,攻取了楚國的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

韓國雖然處於強國的包圍之中,卻能相安無事,成為與齊、楚、燕、趙、魏、秦並列的戰國七雄之一。

申不害的變法的功勞自然不可磨滅,但是同樣出現了持續性差的問題,由於過多的強調和運用術,而沒有把法固化並貫徹執行,導致國家治理人治的成分比較多,而人治的效果就和君主本人有很多的關係,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韓國的問題,所以當韓昭侯去世以後,韓國也就很快衰落了。

由於韓國是秦國統一天下東出無法繞開的國家,韓國最後也成了秦國滅六國統一戰爭中的第一個被滅的國家。

燕國樂毅變法

燕國地處現在的北京地區,除了向南和齊國、趙國有交集外,與其他大國之間並無直接利益衝突,而這種格局,也導致燕國在整個戰國時期,戲份並不是太多。

燕昭王(公元前335 - 公元前279年),姬姓燕氏,名職。年輕的時候,燕昭王流落到韓國。公元前318年,燕王噲禪位於相國子之,引發燕國內亂。公元前314年,齊國攻破燕國,燕王噲和子之被殺。之後,燕昭王被趙武靈王派人送回燕國。即位後,燕昭王招納賢士,師事郭隗,士人爭相趨燕。外用蘇秦,內用樂毅,並開啟了一場變法。

樂毅變法包含加強對官吏考核、削弱貴族權力、加強士兵訓練等,這其實和商鞅變法、吳起變法等具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在這場變法後,燕國的實力得到增強,士卒效命。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遣樂毅率軍聯合三晉及秦之師攻齊,大破齊軍,佔領齊國城邑七十餘座,齊閔王敗亡。

在伐齊戰爭取得決定勝利的同時,燕昭王派燕將秦開襲破東胡,迫使東胡從燕國東北部後退千餘里,燕國領土向東北擴充套件到遼東一帶。燕國還向南進軍,攻佔了中山國許多地方。燕昭王終使燕國躋身於列強之列,步入黃金時代。

燕國在戰國時期最輝煌的時期就是燕昭王任用樂毅變法而實現的,但是後來的幾任君王就是一代不如一代,最終在趙國被秦國滅掉後也被滅掉了。

而毀掉燕昭王和樂毅成果則是燕昭王的接班人燕惠王,當燕昭王去世後,燕惠王就把尚在佔領齊國境內的樂毅換成了騎劫,樂毅被迫逃往趙國,最後騎劫被齊國大敗,齊國收回了所有被燕國佔領的土地。

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戰國時趙武靈王即位的時候,趙國正處在國勢衰落時期,就連中山那樣的鄰界小國也經常來侵擾。而在和一些大國的戰爭中,趙國常吃敗仗,大將被擒,城邑被佔。趙國眼看著被別國兼併。特別是趙國在地理位置上,東北同東胡相接,北邊與匈奴為鄰,西北與林胡、樓煩為界。這些部落都是以遊牧為生,長於騎馬射箭,他們常以騎兵進犯趙國邊境。

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有一些特別的長處: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比較方便;作戰時用騎兵、弓箭,與中原的兵車、長矛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機動性。他對手下說:“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來如飛鳥,去如絕弦,是當今之快速反應部隊,帶著這樣的部隊馳騁疆場哪有不取勝的道理。”

胸有大志使趙國強盛的武靈王,對胡人騎兵的優越性,認識真切。他認為以騎射改裝軍隊是強兵的道路,就對將軍樓緩說:我國處在強敵包圍之中,怎麼辦?“吾欲胡服”。

因此,為了富國強兵,趙武靈王在邯鄲城提出“著胡服”“習騎射”的主張,決心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

當時所謂的“胡服”,是指類似於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裝,同中原華夏族人的寬衣博帶長袖大不相同,所以俗稱“胡服”;“騎射”指周邊遊牧部族的“馬射”(騎在馬上射箭),有別於中原地區傳統的“步射”(徒步射箭)。從此,使軍隊中寬袖長衣的正規軍裝,逐漸改進為後來的衣短袖窄的裝備。從而順應了戰爭方式由“步戰”向“騎戰”發展的趨勢,為國家的穩固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由於實行胡服,趙國建立起以騎兵為主體的一支軍隊,它在戰爭中的作用即刻顯示出威力來。就在行胡服的次年,趙國就向侵略趙國已久的中山國發動進攻,一直打到寧葭(今河北獲鹿縣北)。又西攻胡地,到達榆中(今內蒙古河套東北岸地區),“闢地千里”,林胡王向趙貢獻良馬以求和。趙武靈王讓代地的相趙固專主管所佔領的胡地,向內地提供騎兵。

趙武靈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分三路大軍進攻中山國,奪取了中山國的丹丘、華陽、鴟之塞、鄗、石邑、封龍、東垣等地。中山王獻4邑請和,趙軍才停止攻擊。趙武靈王決心要滅掉中山,於二十三年、二十六年相繼再攻中山,到趙惠王三年(公元前296年),終於最後滅掉中山,把中山王遷到膚施(今陝西綏德縣東南)。

趙國在加緊進攻中山的同時,還向北方的匈奴侵略者出擊,“攘地北至燕、代”。向西邊林胡、樓煩用兵,到達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縣)、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

可以說,經過“胡服騎射”改革的趙國,成為當時除秦國外,國力最強的國家。

在戰國七雄的變法改革中,唯一一個是君王直接推進的,那就是趙國的趙武靈王所進行的胡服騎射了。

而趙武靈王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能夠學習敵人的長處並把這些長處變為自己所用。

趙國國運的轉折點來之於它所佔的一次便宜,而這次便宜引起了戰國曆史上單次人員傷亡最大一場的戰爭,那就是秦國和趙國之間的戰略決戰——長平之戰。

秦國本來並沒有打算進攻戰國,但是在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國攻打併佔領了韓國野王(今河南沁陽),把韓國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絡完全截斷。

郡守馮亭不願把上黨郡交給秦國,而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

趙國認為這是天下掉下來的大餡餅,不要白不要。

但是秦國一看到嘴的肥肉被趙國拿走了,於是就派兵進攻趙國。

長平之戰,秦國和趙國傷亡軍隊達到80萬,而趙國被秦國坑殺的俘虜就達到了40萬,大傷元氣的趙國最終失去了再次能夠強大的可能。

秦國商鞅變法

秦國地處西部,雖然有著巨大的戰略縱深空間,但是長時間也面臨著戎狄部落的侵擾,東出中原的道路也被中原強國魏國封鎖,同時被東方強國滅國的風險長期存在。

戰國初期,秦國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產生和賦稅改革,都晚於其餘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落後於齊、楚、燕、趙、魏、韓六個大國。

為了增強秦國實力,在諸侯國的爭霸中處於有利地位和不被別國吞併,秦孝公嬴渠梁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魏國入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商鞅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縣制,獎勵耕織和軍功,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舊制度被徹底廢除,新制度得以建立,經濟得到了發展,秦國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後來秦王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確定了法治的思想。

商鞅吸取了李悝、吳起等法家人物在魏、楚等國實行變法的經驗,結合秦國的具體情況,對法家政策作了進一步發展,後來居上,變法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相比較於其他國家的變法,商鞅在秦國的變法可以說是最徹底的變法,實現了變法不會因為人的變化而導致變法無法持續的局面出現,而這也正好確保了秦國成為最後的贏家。

當然中國歷史的的程序大家都是很清楚的,那就是秦國最終實現了天下一統。

戰國七雄變法可以給企業帶來什麼啟示呢?

無論是處於戰國時期的各個諸侯國,還是現在的各種企業,都需要明白。

一、要順勢而為。當大環境和競爭環境變化了以後,不可墨守成規,應該主動去適應這種變化並進行調整。

二、任何時候,人才都是保證一個組織長盛不衰的核心因素。

三、強大和弱小都不是永恆的狀態。

四、勇於向敵人和對手學習,並把對方的長處和優點轉化成自己的。

五、學習是動態的。

六、變革會導致利益格局和權利的變化,變革不可能實現絕對的平衡。

七、關鍵的時候需要有刀尖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

八、得到的同時一定要權衡可能失去的代價,不是什麼便宜、誰的便宜都可以佔的。

九、徹底的變革要從靈魂深處開始,頂層設計一定不能因人而易。

十、變革會打破組織和部分人的舒適區,甚至會遭到強烈抵制,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但是妥協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選項。

十一、變革的過程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混亂,甚至看上去可能的工作倒退,這些現象恰恰會考驗變革者得決心和勇氣,大部分的變革者往往都突破不了這個心魔,從而導致變革失敗。

十二、鳳凰涅槃的前提是鳳凰要接受浴火燃燒,向死而生,在火中燃燒後重生重現,然後才能得到永生。

十三、行業整合是必然的趨勢,而大量的企業被淘汰是一種客觀的狀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