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呼和浩特曾經的臥龍崗

2022-12-29由 曹建成舊城人 發表于 歷史

臥龍崗,我兒時舊城老百姓對呼和浩特市人民公園的稱呼。時隔四十七年,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四十週年之際,人民公園被改名叫青城公園。

呼和浩特曾經的臥龍崗

臥龍崗是呼和浩特市建立最早最大的一座娛樂場所。它始建於綏遠省設定後的1931年。起因是時任省主席李培基到任後,發現諾大的省城竟無一處供市民休閒娛樂的場,於是令省建設廳負責牽頭,選址建園。省建設廳經過選址勘查,認定位於新舊兩城間有片叫臥龍崗的地方景色宜人適合建園。同時這地方靠近兩城間的大馬路,交通便利。於是呈文省政府撥款建設。臥龍崗是座土丘,崗南有一潭泉水,當地人稱老龍潭,潭四周楊柳茂密。東南數十丈,還有清建先農壇遺蹟。公園築好後,以臥龍崗和老龍潭各取一字,命名為龍泉公園。當年據老年人回憶說:民國時期的臥龍崗園區不大,約二十多畝,在今天的公園西門東南一帶。民國時期還有清建先農壇殘破建築,解放後五六十年代,該建築已不存在,但尚有建築痕跡和磚瓦碎片。先農壇是清代土默特都統每年仲春祭祀躬耕之處。在清修《土默特旗志》卷六有記載:“先農壇雍正五年歸化城都統丹津具奏,奉旨在城東里許建築。正殿三楹,供祀先農神位,東殿三楹,西殿三楹,八角亭一座,設為反坫。東屋三椽,西屋三椽,中設大壇,繚以門垣,周圍籍田地五傾。”

解放後,歸綏市人民政府對龍泉公園進行規劃和擴修。原址西南設猴山和兒童遊樂場。東北開挖東西兩湖,並築三孔橋和水中六角亭。南設禽獸區。擴修後命名為人民公園。人民公園初設園門三,即西門、北門、東門,無南門。以西門為主門,北門為副門,東門在開運動會時才開啟。

文曹建成2022年10月20日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