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坐擁12萬大軍的曾國藩,為何卻見死不救?

2022-11-30由 走近歷史的饅頭 發表于 歷史

1860年,已初步取得海上霸權,縱橫大洋的英法兩國組成兩萬聯軍,從大沽口登陸,開始了向東方巨獅的挑戰,兵鋒直指北京城。雖經歷了鴉片戰爭的失敗,但

滿清君臣依然沒有意識到大炮鉅艦的威力

,天朝上國的思想依然早已深入人心

,面對西夷的挑釁,整個朝廷武力禦敵的氛圍空前強烈。

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坐擁12萬大軍的曾國藩,為何卻見死不救?

幾乎未經戰前動員,咸豐皇帝就在京畿地區調集了以

蒙古王僧格林沁

為首的四萬軍隊,在

八里橋一線

展開防線。這是在廓爾喀之戰後,清廷第一次進行如此大規模的部隊調動。僧格林沁手下的蒙古騎兵是

剛剿滅太平天國北伐軍的勝利之師,

攜勝利之威的蒙古馬隊加上主場作戰,讓所有人都對戰爭的勝利志在必得。

當時的清政府雖然已現疲態,但尚未病入膏肓,康乾盛世留下的老底子還在,

將軍有勇,士兵敢戰

,經過鴉片戰爭的交手,也對英法軍隊的戰爭技巧有了一定的瞭解,在戰前,咸豐便於僧格林沁擬定了

以騎兵穿插敵兩翼,運用騎兵衝擊優勢突破英法聯軍火槍陣型,

以便“

轟斃必多”

的戰術方案。

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坐擁12萬大軍的曾國藩,為何卻見死不救?

可就是這表面上看起來十拿九穩的局面,卻讓清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慘敗,北方精銳在這場戰役中幾乎損失殆盡。人一過萬,無邊無垠,何況是數萬部隊的佈陣,

4萬人的部隊完全展開,形成了長達五公里的龐大陣型

,中間以火槍手吸引聯軍注意,兩翼配以機動極強的騎兵,意圖實現包抄夾擊的戰略意圖。

戰局開端,一切都按照咸豐和僧格林沁事先設定好的劇本上演,在步隊隆隆槍炮聲的掩護下,

數千鐵騎成鍥型陣向英法聯軍迅速包抄

,馬蹄聲,嘶吼聲排山倒海般席捲而過,一時間威勢驚人,可預想中英法聯軍驚慌失措的場面卻並未出現,聯軍指揮官面對騎兵衝鋒迅速調整陣型,將火槍手排成

“空心陣”,

整個陣型變成了

無死角的戰鬥堡壘,

沒有一絲火力縫隙,斜抄橫擊只能變成騎兵強行衝鋒切割聯軍陣型,戰爭主動權已經悄無聲息的轉變至聯軍一方。

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坐擁12萬大軍的曾國藩,為何卻見死不救?

步隊對抗騎兵衝鋒,

只要能克服面對千軍萬馬奔騰時天崩地裂的恐懼就已勝利了一半,

在騎兵衝鋒到聯軍陣前200米時,聯軍打出一排齊射,密集的彈丸形成一片彈幕向騎兵籠罩而去,帶著死亡氣息的鉛彈瞬時將一半以上的騎兵擊倒,從天空中看去,原本山峰狀的鍥型陣在瞬間被削掉了山頭,

排山倒海的衝鋒為之一滯,人仰馬翻中原本整齊的馬隊擠做一團

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坐擁12萬大軍的曾國藩,為何卻見死不救?

悲劇才剛剛開始,當殘餘的馬隊克服混亂衝到聯軍陣前時,早已蓄勢待發的火炮噴射出了霰彈,

清廷視如精銳的蒙古騎兵團僅僅一個衝鋒便灰飛煙滅

,僥倖殘餘的騎兵再也經受不住打擊,瞬時崩潰,逃離戰場。

失去了騎兵掩護的步兵,原本在火力上就不佔優勢,騎兵隊的覆滅讓原本就處於從屬地位的陸軍喪失了戰鬥意志,打破騎兵威脅的聯軍派出了

英軍從印度帶來的錫克騎兵

,這些纏頭蓄鬚的印度騎兵,手持長矛快速將清軍陣型擊穿分割,聯軍步兵則發起了白刃衝鋒,數萬清軍全線崩潰,屍橫遍野。此役,

聯軍僅戰死5人,而清軍卻付出了數千將士的生命,

這一慘敗讓清廷開始畏洋人如虎,

晚清不斷喪權辱國,割地賠款之劣習,始於此戰!

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坐擁12萬大軍的曾國藩,為何卻見死不救?

“槍箭刀矛,焉能抵敵炮火!”,

成了滿朝文武對洋人畏懼最真實的寫照,大戰失敗後,江北清軍再無可禦敵之師,英法聯軍如入無人之境佔據北京,好大帝國帝都淪陷,成為外敵囊中之物,無數瑰寶被也蠻掠奪,中華之恥可見如斯,

咸豐皇帝移駕承德,31歲駕崩於避暑山莊,至死都沒能再入皇城。

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坐擁12萬大軍的曾國藩,為何卻見死不救?

當時的滿清已經開始開始動盪,外有西洋入侵,內有太平天國動亂,英法聯軍在北京燒殺搶掠的同時,在長江流域,

太平天國也和曾國藩帶領的湘軍進行著血腥的廝殺

。北方騎兵喪失殆盡後,曾國藩的湘軍成了整個滿清朝廷唯一可以依仗的力量,早已被洋槍巨炮嚇破膽的咸豐皇帝,連續數道聖旨發往前線,

要求曾國藩立即揮師“北上勤王”。

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坐擁12萬大軍的曾國藩,為何卻見死不救?

可收到聖旨的曾國藩雖然一直以國之忠臣自居,可卻並沒有一絲北上勤王的想法,同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不同,

湘軍並不是正規部隊,而是類似團練的地方武裝

,等同於曾國藩的私兵,在湘軍眼中,同太平天國“長毛”作戰保境安民天經地義,但

北上勤王與外軍作戰

未免有些事不關己,那本就

是八旗軍和漢軍綠營的活兒

。況且滿清朝廷從來未將湘軍視作正規部隊,十二萬湘軍在滿朝文武眼中一直都是

“二等公民”

,到了危急時刻卻想讓湘軍救急,未免太過異想天開。

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坐擁12萬大軍的曾國藩,為何卻見死不救?

八旗軍和綠營佔據有利地形,蒙天子眷顧,領著高額兵餉卻不堪一擊,被數百太平軍追著數千清軍抱頭鼠竄的案例比比皆是,早就引起湘軍各部的不滿,

長時間的非公民待遇也讓這一十分龐大的武裝集團對滿清朝廷並沒有太多的歸屬感,

可早已亂了方寸的咸豐皇帝哪還顧得上許多,曾國藩和湘軍或許是唯一能讓他感覺到安全的名詞。

接到勤王聖旨的曾國藩當時正在指揮湘軍大破安慶的關鍵時刻,

經過數月的圍城,安慶城內早已餓殍遍地,城破指日可待,如果派兵北上,無疑會讓好不容易得來的大好局面付諸東流,可

皇帝有難

貴為“封疆大吏”的曾國藩安能無動於衷!

正當曾國藩點齊兵馬準備派兵勤王之時,咸豐的又一封加急聖旨又到了曾國藩手中,雖身陷危難時刻,

咸豐皇帝還是沒有忘記滿漢區別,在聖旨中特意表明待湘軍主力北上抵京後應將指揮權交由鑲白旗將領勝保

,勝保是名副其實的常敗將軍,在與太平軍的作戰中屢戰屢敗,在如此形勢下,僅僅因為滿漢之別,不用勝將鮑超而用敗將勝保,這讓身為漢人的曾國藩如何心無芥蒂。

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坐擁12萬大軍的曾國藩,為何卻見死不救?

湘軍是由曾國藩一手創辦的私軍,軍餉裝備大部分由曾國藩募集,

況且鮑超是湘軍難得的驍勇之將,他下轄的“霆營”更是湘軍中的精銳,

萬一滿人藉此機會將北上精銳吞併,豈不得不償失?在曾國藩的認知中,

蠻夷入華,並無滅朝亡國的危險,

不過是蘚疥之疾,效仿先例割地賠款就足以應對,

攪動整個江南的太平天國才是王朝真正的心腹大患

。退一萬步說,就算清朝亡了,

只要一朝兵權在手,任他時局如何變化,各方勢力又能奈我何?

下定隔山觀虎之心的曾國藩立馬著手回覆聖旨,他洋洋灑灑萬言上書,認為

鮑超“究非致遠之才”,

應另派人選北上勤王,人選應從自己和胡林翼中選擇,以保萬無一失,可未接到聖旨主將私自帶兵北上實為大忌,懇請咸豐帝再行聖旨指明帶隊將領人選,在通訊極不發達的清朝,

這一來一回的請示和答覆輕輕鬆鬆拖延了兩個月

,再加上接到聖旨之後的動員和部隊運動,拖個半年不要太輕鬆,

可軍情如火,哪由得如此拖延。

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坐擁12萬大軍的曾國藩,為何卻見死不救?

還沒等到大軍動員完畢,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就已簽訂完畢,事態發展不出曾國藩所料,

割地賠款足以餵飽西方列強的狼子野心,

“曾國藩、胡林翼,毋庸前來”的聖旨也傳到了湘軍的大營,咸豐非但未在聖旨中對曾國藩消極勤王的做法有一絲斥責,反而對湘軍在太平天國前線取得的勝利大肆鼓勵,並告誡曾國藩務必剿滅太平軍。

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坐擁12萬大軍的曾國藩,為何卻見死不救?

咸豐和曾國藩這對君臣也就在大家彼此心知肚明之中將此事含混而過。畢竟早已失去北方精銳的清廷早已無力懲罰兵權在手的封疆大吏。

縱觀晚清中華之亂象,自此役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