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俄烏戰爭的經驗就是,沒有資訊優勢就沒法打勝仗

2022-10-05由 底層技術棧 發表于 歷史

俄烏戰爭打了

6個多月,

戰場態勢已經明朗化了,可以總結一下這場戰爭的

經驗

教訓了。

主要經驗就是,

資訊優勢

在戰爭中的作用遠大於

火力優勢。

打個比喻,

資訊優勢

就相當於人的

眼睛,

火力優勢就相當於人的

拳頭。

拳頭能打中人的

前提

是,眼睛必須能

看得見。

如果眼睛看不見,一通亂打的話,是贏不了的。

這點與

二戰的經驗

完全相反。

二戰之前是火力優勢的作用極大,

大炮是戰爭之神,

所以二戰之前的各國拼了命的提高大炮的口徑。

一戰前後的

戰列艦時代

,有句話叫“

口徑即正義”。

也就是說,戰列艦對轟的時候:

305毫米的艦炮打得過280毫米的,

356毫米的打得過305毫米的,

381毫米的打得過356毫米的,

406毫米的打得過381毫米的。

所以在1906年

無畏艦出現,到二戰之前

的短短30年間,艦炮口徑從305毫米升級到了406毫米。

俄烏戰爭的經驗就是,沒有資訊優勢就沒法打勝仗

衣阿華級戰列艦的3座3聯裝406毫米艦炮

1945年之前沒有計算機,雷達技術也極為落後,笨重而探測精度低,以致於1940年

不列顛空戰

的時候英國飛行員嘲笑

英國工程師:

我都聽到了敵機螺旋槳的聲音了,你的雷達上還是一片空白[捂臉]

那時候

資訊優勢

的作用不夠大,人們追求的還是

大炮口徑。

口徑越大,射程越遠,炮彈威力越大,

口徑即正義,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

但是二戰之後,隨著

計算機

技術的高速發展,已經不能拿

80年前的老經驗

去應對戰爭了。

沒有資訊優勢,連目標都找不到,用大炮去打空地嗎?

都沒有資訊優勢的時候,才需要透過大炮口徑去增大殺傷力,以求能

波及到目標。

但是有資訊優勢的一方,只需要把很小的一點彈藥打到目標的身邊,就足夠了。

並且,

榴彈炮車

是可以移動的,它不會呆在一個位置不動等著你炮火反擊,而是打了就跑。

如果沒有資訊優勢,用計算器去

手算射擊諸元

的話,等你算出來之後,對方早跑遠了[捂臉]

火控系統

的反應速度,也是資訊優勢的重要方面,它相當於人類的

神經反應速度。

人跟貓打架,肯定是貓先把人一爪子抓傷,而人不一定能打得到它,就是因為它的反應速度比人快得多。

貓科動物

的戰鬥力,很大程度上來自它那敏捷的反應速度,而不是肌肉力量。

俄烏戰爭的經驗就是,沒有資訊優勢就沒法打勝仗

反應敏捷的貓,也是天然的資訊優勢

貓科的神經系統,也可以說是天然的

“資訊優勢”[呲牙]

這個優勢下,貓科動物只要稍微體型大一點,其他動物就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資訊優勢越大,

探測精度越高,

浪費的能量就越少,消耗的資源就越少,在戰爭中堅持的時間就越長,也就最可能獲勝。

能量的密度與

距離的平方

成反比,炮彈落點離目標越遠,殺傷力越低。

1米誤差與10米誤差的差距不是10倍,而是100倍。

球面的面積與半徑的平方成正比,1米與10米的球面面積之比是1:100。

即使

空氣不可壓縮,

離炮彈落點1米處受到的衝擊也是10米處的100倍。

但實際上空氣是

可壓縮的,

壓縮空氣可以

緩衝能量,

那麼1米處的衝擊波更比10米處要大的多。

精度提升

帶來的威力提升,一點也不亞於

炮彈重量的提升。

重量提升是個一次函式,威力複雜度是O(N),而精度提升是個二次函式,威力複雜度是O(N^2)。

當資訊優勢大到對方的一發炮彈就能擊中你的

指揮所

,而你連對方的

炮車在哪裡都不知道

的時候,還怎麼打[捂臉]

俄軍在這種

襲擾式炮擊

中幾乎完全是被動的,可以用於反擊的只有少量的

“口徑”巡航導彈、“匕首”高超音速導彈。

這兩種武器都是價格昂貴的,雖然射程遠、威力大,但想打中不斷移動的火箭炮車,也是不大可能的。

當然可以打中

發電廠

等固定目標,但實際沒什麼用。

因為發電廠不會發射火箭彈,但海馬斯會。

打不中海馬斯,一切都沒有意義。

要打中海馬斯,必須

資訊系統

的反應速度和它

差不多

俄烏戰爭的經驗就是,沒有資訊優勢就沒法打勝仗

人體的哪裡最重要?

除了

大腦之外,一定是“眼睛”,而不是其他。

找不到目標的話,火力也就沒有了意義。

攻擊對方的

指揮官

才可以結束戰爭,攻擊其他目標之能導致仇恨,和源源不斷的反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