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陝北 || 黃土高原壯闊

2022-10-04由 話說微史 發表于 歷史

黃土高原西起青海日月山,東至太行山,北到長城,南連秦嶺,面積約40。3萬平方公里。

陝北黃土高原是整個黃土高原的組成部分,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北連長城風沙區,南接關中渭北旱原,西越子午嶺與隴東黃土高原毗鄰,東隔黃河與山西黃土高原相望。

陝北 || 黃土高原壯闊

陝北黃土高原

陝北黃上高原是地質時代逐步形成的。早在距今五六億年前的寒武紀,陝北是一個淺海,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在距今二三億年前的古生代晚期,鄂爾多斯臺向斜隆起,慢慢與關中盆地分離。距今7000萬年到250萬年之間的新生代,新的造山運動十分劇烈,喜馬拉雅山脈迅速聳起,地質史上稱為喜馬拉雅運動。受到喜馬拉雅山運動的制約,鄂爾多斯臺向斜隆起為高原。由於從新生代第三紀以來,氣候乾燥,隨著西北風的吹揚,這裡堆積了數層不同時代的黃土。

黃土高原是在氣候乾燥情況下,由強勁的西北風而塑造的特殊地貌,改變了鄂爾多斯臺向斜隆起後的本來面目。黃土的分佈由北向南逐漸減少,顆粒北粗南細,上粗下細,顯示出風力強弱是造成黃土不同結構的關鍵。黃土的顆粒結構主要靠碳酸鈣粘結,十分疏鬆,最易遇水溶解而消失。加之黃土高原暴雨集中,來勢猛,強度大,持續時間長,往往造成山洪暴發,黃土大量流失。黃土高原在流水的不斷沖刷下,被切割得支離破碎,形成千溝萬壑,改變了它原來的面貌。黃河流經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是黃河泥沙的大本營,而陝晉之間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更是黃河泥沙的主要出產地,對黃河下游危害極大。

陝北 || 黃土高原壯闊

雪後黃土高原

陝北黃土高原的地貌特點,除千溝萬壑外,主要為塬、梁、峁。塬是具有陡峻邊緣的卓狀平坦地形,梁為長條狀壟崗,峁是圓形小丘。這兒種地形也在不斷演變之中,塬被嚴重切割形成一條條長梁,就變成了梁,梁再被侵蝕切割成渾圓形饅頭狀小丘,就成為峁,峁繼續被流水切割而成為尖塔狀,也就失去了峁的形狀。陝北黃土高原除長城沿線的沙區外,大致以延安一延川一線為界,以北為梁峁丘陵溝壑區,以南為塬梁丘陵區。梁峁丘陵區黃土粒較粗,粘結力差,又位於暴雨中心區,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特別發育,溝壑密度每平方公里達4-7。59公里,溝深坡陡,地面十分破碎。塬梁丘陵區黃土塬面切割較輕,尤以洛川源最大,跨有富縣、洛川、黃陵、宜君四縣之地,是陝北保留較好的黃土塬。黃土塬的溝壑密度一般每平方公里為1-2公里。

陝北 || 黃土高原壯闊

黃土高原地貌

陝北黃土高原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它成為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不僅影響當地的農牧業生產,而且威脅黃河的安全。因此,治理黃土高原,阻止水土流失是當務之急。經過建國後70多年的治理,陝北黃土高原的面貌已大為改觀。尤其是小流域治理的成績更為顯著,像綏德韭園溝等先進單位,退耕還林還牧,綠化荒坡,興修水平梯田和打壩淤地,據18年觀測,溝道出口的年輸沙量比治理前平均減少55%,甚至部分支溝還做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溝。

現在,站在高處看,村裡就是花果園,春天滿山花,秋季滿樹果。 後孔家溝村所處的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涉及榆林、延安20個縣(區),土地面積近4。8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這裡一度植被稀少,溝壑縱橫,春季經常黃沙滾滾,遮天蔽日。資料顯示,榆林市1949年林草覆蓋率只有1。8%,延安市每年輸入黃河的泥沙多達2。58億噸。陝北黃土高原成為荒涼與貧瘠的代名詞。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一直堅持不懈在陝北黃土高原開展生態治理,特別是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使陝北黃土高原生態狀況實現了由“整體惡化、區域性好轉”向“整體好轉、區域性良性迴圈”的歷史性逆轉。 從公佈的資料可以看出陝北黃土高原“綠色版圖”在迅速擴大。

陝北 || 黃土高原壯闊

黃土高原變綠了

陝北 || 黃土高原壯闊

黃土高原層層梯田成畫卷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經過一個個小流域治理,陝北黃土高原定會林果滿山,坡地牧草豐茂,溝道變成米糧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