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世界諜戰著名間諜大揭秘:高酸鉛鹽行動(下)

2022-10-03由 D先生84 發表于 歷史

以法關係破裂,摩薩德開始另覓出路

1962年10月,以色列剛剛起步的核計劃正面臨著中途夭折的危險:1962年,以色列的法國夥伴公司迫於政府的壓力,最終終止了向以色列的核原料供應。以法國為來源的核原料供應徹底斷了,而當時的情形又是如此:自從美蘇、英三大國決定壟斷核武器後,一個權威性的國際壟斷組織一國際原子能管理委員會及其核物質安全監督體系,根據聯合國關於《防止核擴散協議》的精神宣佈:製造原子彈的鈾為世界第一戰略物資,對世界各地商業性鈾礦石原料的生產和銷售必須實行最嚴密的管理和控制。

在製造核武器的工程上,以色列人所發愁的並不是技術。猶太民族是舉世公認的智商最高的民族,在攻克技術難關的科研技術人員方面以色列一直都是人才濟濟,絕不缺乏“軟體”上的支援。即便是當時掌握了核技術、成功研製核武器的英、蘇、美,其核技術研究團隊中都有大量猶太籍科學家參與其中。

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核原料的缺乏是阻礙以色列發展核武器的瓶頸,即便是再成熟的技術,沒有原料是怎樣也出不了成果的。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只能採取偷的辦法來獲取,而這個任務,自然而然就落在了情報部門頭上。

情報部門知道其任務的重要性,立即組織人員研究可能獲取鈾原料的途徑。經過反覆論證,最後得出了3個方案:第一個方案:襲擊運煤車輛。這個方案的行動地點必須在美國本土,而且可能會面對極為森嚴的防範,其風險性也不低;第二個方案:闖進美國某個生產濃縮鈾的特別實驗室行竊,這個辦法的風險性很高,但有可能得手;第三個方案:對某個特殊實驗室主任進行“策反”,透過對對方人員的控制來間接為以色列“挪用”部分濃縮鈾。3個方案中的最後一個將會讓“挪用者”承擔很大的風險,但是也只有此方案不會與擁有核原料國家一方產生直接衝突。權衡再三,新任摩薩德局長梅厄·阿米特決定採納第三套方案,這不僅在成功係數上有較高的保證,而且也降低了己方特工人員暴露身份的可能性。

摩薩德駐美國特工接到任務後,開始集中力量物色可能的“策反”物件。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一批身份特殊而且處於敏感職位的技術人員進入了他們的視線,其中“鈕梅克”公司(即核原料及核裝置公司)的總經理扎爾曼·莫德凱·夏皮羅的背景吸引了他們:1922年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坎頓市的扎爾曼·莫德凱·夏皮羅是一名狂熱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其父親來自立陶宛,是一名正統的猶太教士。二戰期間,夏皮羅的很多親戚還在德國,納粹的大屠殺讓家族中很多人遇難,而夏皮羅在美國也曾遭到反猶太分子的侮辱。這一切讓他內心強烈地想要向那些曾經欺凌猶太民族的人復仇。

就這樣,他加入了“美國猶太復國主義者組織”,並在心中一直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一定要建立一個自由的猶太國。夏皮羅一直在為了這個目標而奮鬥。1948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約翰·霍金斯大學化學專業。他還是和“美國技術學會”中的積極成員,而這個組織同以色列海法技術研究所有著十分密切的合作關係。在政治信仰上傾向於以色列,而其學術背景對於這項活動又是如此契合,夏皮羅已經是摩薩德特工們心中最為理想的人選了。

為了以夏皮羅為突破口順利執行計劃,摩薩德開始研究他在核研究領域的經歷。1949年,這位英姿颯爽、一表人才的年輕人應聘到威斯汀豪斯電器公司工作。他接受了一項特殊任務:為美國第一艘同時也是世界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研製艇用核反應堆。夏皮羅的專業知識紮實,而且從事科研又得心應手,在工作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工程結束後,公司老闆給了他一筆數目不小的獎金,技術人員出生的夏皮羅不甘心將自己就這樣侷限在科研實踐領域,商界的成功對他有著更大的誘惑力。

1957年12月,想要在商界闖出一片天地的夏皮羅在賓夕法尼亞的阿波羅創立了屬於自己的“鈕梅克”公司,簡稱“NUME”。公司主要業務是向美國日益增多的商業性核反應堆提供氧化鈉。他在生意場上可謂一帆風順,剛剛開張就門庭若市。許多私人企業簽訂了價值不菲的合同,政府採購也紛紛上門,向他們大批次訂貨。業務開展進行得意想不到的順利,客戶範圍也在逐漸擴大。很快,鈕梅克的名聲傳到了海外,許多境外客人也前來商談生意。

1958年,夏皮羅又將公司的對外貿易拓展到了以色列。由於雙方生意上的頻繁往來,“鈕梅克”公司已經成為以色列一個國營康采恩的“技術顧問”兩年後,鈕梅克又成立了一個名叫SORAD的子公司,這個子公司的股份有一半掌握在以色列人手中。在該公司的經營報告中,有一條記錄很有意思:有一個專案名為“研究使草莓和檸檬經輻射處理後利於貯存的裝置”。這筆生意開始之後,來自以色列的客人開始頻繁出現於夏皮羅的公司和住宅。這其中包括兩名特殊的客人,一位名叫巴魯克·西奈的原子能專家,還有一位名叫埃弗賴姆·拉哈夫的以色列駐華盛頓大使館負責科技事務的官員。

早在紐梅克公司開始與海外客戶進行業務往來的時候,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的眼睛就盯上了這些來自異國的客人。在1961年,委員會的一份秘密檔案就表明該公司在經營這種高度危險的物資時“沒有十分嚴格地遵守”規章,這樣的行為使得它被監督官員視為“潛在的不安全因素”。但是另一方面,夏皮羅對官方的禁令根本不以為然,擅自出售濃縮鈾。為了不讓監督官員察覺,鈕梅克將政府合同協定存放在公司的濃縮鈾與其他品種的鈾進行“混合”。22磅鈾235就足以製造一枚原子彈,而這樣當量的濃縮鈾體積並不大,只用一個購物袋就可裝下。計劃進行得如此順利,以色列人開始憧憬著原料到位後原子彈製造的情景。

然而,就在第一批42磅濃縮鈾即將運到時,摩薩德特工們早前料想的麻煩出現了一他們的“挪用者”夏皮羅,遇到了當局的調查。1965年4月0日,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對鈕梅克公司例行調查,發現公司賬日上威斯汀訂豪斯公司向鈕梅克公司提供的134磅濃縮鈾竟然不見了,這些濃縮鈾原本是用於波羅”空間計劃,其用途有著非比尋常的重要性。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立即對夏皮羅進行了嚴厲的盤問,夏皮羅對此解釋稱鈕梅克公司在特殊的生產過程中曾經理掉了一部分報廢的鈾,這樣的做法屬於正常行為,所以這樣的丟失也是在允許範圍之內。這樣的說辭顯然不足以說服檢察官,委員會堅持要親自檢查報廢軸才可結案:當地下埋掉的鈾被挖出監測之後,其總量還不到“丟失”數量的10%。

這樣的結果震驚了當局,委員會隨後又進行了更為詳盡的調查,發現“丟失”的數量竟然有391磅之多,遠遠超出了預想。檢察官在調查報告中寫道:“從未有一家公司丟失過這麼多的軸。”對此,夏皮羅予以堅決否認,並聲稱公司的交易完全合法,且每筆業務都是記錄在案,只是一部分資料資料在公司整理的過程中不小心丟失了而已。

雙方的對峙讓調查陷入了僵局,委員會拿不出有力的證據證明夏皮羅的公司在從事非法濃縮鈾交易活動,夏皮羅也無法完全從中脫身。遵照法律條款,美國原子能檢察官在草擬的報告中使用了措辭謹慎的典型官方語言:“儘管尚不能有把握地斷言,未曾發生過核原料失竊或轉讓事件,但監督小組沒有找到可支援這一結論的具體佐證。”這份報告讓檢方對於夏皮羅非法交易濃縮鈾的罪名無法坐實,最後法院判定他只需償付金額為92。9萬美元的損失。這樣的結果讓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主任霍華德·布朗無法滿意,繼而他又向美國聯邦調查局發出求助。與前面的結果大致相似,FBI的調查報告結論也只是“夏皮羅並不一定是摩薩德間諜,他之所以這樣做,只是因為他是猶太復國主義的狂熱擁護者”。

這場有驚無險的風波最終還是平息了下來。此後,鈕梅克公司照常營業,而且再次獲得了來自政府的大宗採購。不僅如此,夏皮羅的公司還被原子能委員會劃入“能夠最為妥善地經營濃縮鈾”的國家公司之列。從這一系列徵兆不難看出鈕梅克公司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但是經過濃縮鈾“丟失”事件,夏皮羅已經身心疲累,決定急流勇退一1966年底,他將鈕梅克公司徹底關閉。

功虧一簣,“高酸鉛鹽”計劃終出臺

在以色列核武器製造計劃的進行中,還發生了一次小插曲。迪莫納反應堆於1964年6月就已開爐執行,各種條件已經齊備,只差原子彈製造指令的下達了。在政府內部,官員們就是否製造原子彈產生了分歧,一場爭論也就產生了。以新總理列維·艾希科爾為代表的的政府文官們反對這一計劃,他們從政治角度去考慮問題,認為本·古裡安所制訂的核計劃是個“十足的劣作”;而以色列軍方則主張製造原子彈,他們認為無論是從國家防務還是國家財力角度考慮,這都是完全有必要的。除了官方之外,1963年3月舉行的一次民意測驗也反映了以色列國民對此的看法,調查中有76%的被調查者希望國家擁有原子彈,甚至1/6的國民認為以色列軍隊已經裝備了核武器。

這場爭端最終以支援派的勝利而告終,以色列內閣通過了製造原子彈的秘密議案。議案的透過,與國防部長摩西·達揚有著分不開的關係。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大獲全勝,戰場上的摩西·達揚功不可沒,在戰爭過後也一下成為了以色列政界的傳奇人物,赫赫戰功讓他在政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正是他,在辯論中贏得了勝利,順利通過了原子彈製造議案。

此時的迪莫納也面臨著重重困難,法國間諜進行情報活動被發現、本國空軍戰機被誤判擊落讓人們焦慮,但這依然不能摧毀以色列人發展核彈的信心。此刻最關鍵的問題是,在進行中的實驗仍然缺少軸原料一科學家們向玫府提出了原料問題,報告稱試驗的繼續需要200噸氧化鈾的支援。

氧化軸屬於國際市場上監管十分嚴格的物資,加上本身的資源已經十分稀缺,想要一次找到200噸更是難上加難。這個時候,無所不能的摩薩德特工們再次登場了。既然從正規渠道買不到,那就只好“偷”了,接受偷鈾計劃後,情報部門開始廣泛搜尋目標。潛人國際原子能委員會的內線人員傳回一個好訊息一比利時布魯塞爾“礦業總公司”擁有一批數量可觀的氧化鈾礦石。這批礦石透過設在扎伊爾的一家姊妹公司接收下來,已經存放在荷蘭安特衛普港附近的一個倉庫裡了。

已經知道了礦石存在的位置,剩下的就是怎樣把它安全地運回國內了,為了實現這個任務,一個代號為“高酸鉛鹽”的計劃就此秘密出臺。“高酸鉛鹽”計劃的主要目的,就是解決礦石在被監管的情況下到達以色列。摩薩德特工們認為,想要順利完成這樣一個任務,必須有一個機構進行配合,而這個機構要同時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國際原子能管理機構認可,二是願意接受這項秘密委託。由這樣一個機構出面透過“正規途徑”買下礦石,然後在運送途中設法將其劫持到以色列。

在這個計劃中,接受委託進行交易的機構是關鍵的一環。在尋覓合適的受託機構時,聯邦德國威斯巴登州的一家化學公司引起了特工們的注意,從各方面條件來評判,這家化學公司都是理想的選擇。

這家化學公司的老闆赫伯特·舒爾岑曾經是納粹德國空軍飛行員,戰後在威斯巴登辦了一家“阿斯馬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專門經營消除化學及放射性汙染的化學劑。這名被摩薩德列為“納粹分子”的前納粹飛行員酷愛金錢和美女,以色列特工就以此為突破口,設下陷阱等待他上套。果然,舒爾岑沒能抵擋住誘惑,在色情的誘惑下上了鉤。特工們就此向他提出了要求,並同意在事成後提供一筆鉅額的報酬。面對以色列人,意識到自己曾是一名納粹軍官的舒爾岑接受了合作要求。

1968年3月21日,舒爾岑的化學公司向布魯塞爾礦業公司正式發出了購買200噸氧化鈾的訂貨單。為了掩人耳目,訂貨單上特別註明了鈾原料是作為石油化工產品生產中催化劑用途的。因為將鈾礦石變成催化劑需要經過加工,公司需要將貨先運到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的“希納加”公司加工,而後再運回德國。這樁生意非同小可,布魯塞爾礦業公司對其給予了非常高的重視:他們首先對買主的信譽度進行調查,此前舒爾岑在以色列的支援下已將一筆850萬馬克的鉅款存人了銀行,有了銀行的擔保,舒爾岑獲得了礦業公司的信任。副總裁德尼·德韋親自來到威斯巴登,兩人就該筆生意進行了洽談。兩天的會談十分順利,雙方達成一致後,簽署了200噸氧化鈾礦石的買賣協議書。

計劃進展到這一步幾乎就與成功只是差之毫釐了,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一個小小的細節險些讓“高酸鉛鹽”計劃化為泡影:德韋副總裁在簽署完協議之後提醒舒爾岑道,摩洛哥不屬於歐洲共同體市場的範圍,要想向歐共體以外的國家輸出鈾礦,必須在獲得“歐洲原子能委員會”監督機構的一般性審批之後再獲得特殊審批。顯然他們在制訂計劃的時候只考慮到摩洛哥既非歐洲大陸又顏臨地中海的地理位置優勢,也正因為這一點,特殊審批的增加讓計劃的進行突然增添了不小的阻力。

時間十分緊迫,艾貝爾和舒爾岑必須儘快想出另一個能替代摩洛哥的地方。冥思苦想之後,舒爾岑找到了義大利米蘭生產染料的“賽卡”公司。這個公司雖然與鈾沒有任何關係,但是有著見錢眼開本質的老闆弗朗西斯科·塞托里奧肯定不會拒絕這送上門的買賣。這樣安排穩妥之後,舒爾岑的公司立即匯出4萬馬克的預付金,並且說明這只是購買鈾加工裝置資金的一小部分。

同時,德韋收到來自舒爾岑的通知,知道了負責中轉的將是米蘭的一家公司,這樣整個生意就是在歐共體範圍內進行,省卻了許多審批上的麻煩,這筆生意終於成功了。至此,摩薩德的“高酸鉛鹽”計劃總算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埃貝爾透過在利比亞註冊的“比斯坎貿易海運公司”從漢堡奧古斯特·博爾滕船舶公司弄到了一艘1062噸貨輪“舍爾斯貝格”號,就等著布魯塞爾歐洲原子能委員會的一道放行令牌了。

就在貨輪準備的同時,摩薩德為“舍爾斯貝格”配備的特殊船員也已經就位。摩薩德特工們拿著偽造的護照、海員證假扮成船員,靜靜地等候著起航的命令。1968年10月30日,一名對原子能、氧化鈾的化學用途一竅不通的德國法學家費利克斯·奧卜西爾擔任對船隻進行檢查的工作,很快就批准了這份採購合同。11月15日,在荷蘭安特衛普港,560個貼著“高酸鉛鹽”標籤的密封大圓桶被裝上了“舍爾斯貝格”號,桶內裝的卻根本不是什麼高酸鉛鹽,而是200噸優質鈾礦石。深夜1點半,承載著以色列核戰略的關鍵,“舍爾斯貝格”號起錨出海了。

半個月後,這些寶貴的核原料被安全送達內蓋夫沙漠中的迪莫納中心。歷時14個月,摩薩德圓滿執行了“高酸鉛鹽”計劃,成功完成了鈾原料收集任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