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二戰後德國的崛起(三):德國在崛起當中的策略

2022-10-02由 宥誠史話 發表于 歷史

1、外貿分散策略

令人奇怪的是,德國的外貿發展較少引起他國的反感,雖然德國從1952年就出現對外貿易年年順差。20世紀50年代年均順差是22億馬克,20世紀60年代為87億馬克,20世紀70年代更是增加到309億馬克。在貿易順差逐步加大的情況下,德國竟然沒有和任何一個國家發生大規模的貿易摩擦,這一點與日本和中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那麼,德國又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呢?首先,德國儘量分散出口商品的種類。以1987年為例,德國沒有任何一種出口商品能佔到25%以上的份額,而同年日本機電產品的出口份額竟然佔到74%,這樣的出口結構對進口國相關產業造成的壓力過大,極易引起進口國的反對。在這一點上,德國的出口貿易和日本侵入式的出口貿易有著天壤之別。它沒有出現這種故意去損害對方的行為,沒有出現貿易障礙,沒有出現這種戰爭式的行為。所以相比之下,德國的做法更不容易引發貿易摩擦。

另外,為了避免貿易摩擦,德國向儘可能多的國家出口產品,例如大多數公司只把不超過10%的商品銷售到美國市場,而日本企業則往往在多年內把50%以上的商品出口到美國。此外,為了不引起進口國的反感,德國在向一個國家出口大批商品之後,還會向這個國家進口大批商品;日本則不同,它把商品大量出口到美國,然後在發展中國家大量採購,這樣的做法很容易招致美國的不滿。德國採取這些聰明的外貿策略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出口國的貿易制裁。

從這個意義上說,與德國相比,日本戰後的貿易政策顯得有些鼠目寸光、急功近利,不像德國那樣從長計議。

2、謹慎的外匯政策

與日本相比,德國在貨幣政策及外匯政策方面更加謹慎,較少採取過於激進的措施。例如,《廣場協議》對日本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打擊,所以被看作美國的陰謀。《廣場協議》是否為陰謀姑且不論,但是如果我們拿日本的境況與德國對比就會發現,《廣場協議》之後日本經濟停滯,日本方面也是要承擔很大的責任的。

《廣場協議》之後,德國馬克的大幅升值同樣讓德國的出口承受了衝擊,出口的下降又減緩了德國的經濟增長。1987年馬克升值前,德國的增長率還保持在3%以上;《廣場協議》簽訂兩年後,德國經濟的增長率降到1.4%。然而,此後德國在匯率和貨幣上的不同做法引導德國在《廣場協議》之後走上了與日本迥異的兩條道路。

在貨幣政策方面,日本在1989年的貨款利率不到2%,而德國卻始終維持在《廣場協議》簽訂之前的5%左右。德國的決策集團認為,日本所奉行的是經濟學家凱恩斯所倡導的擴張政策,放寬貸款、增加貨 幣。然而,降低貸款利率和門檻的方式只能一次性減少企業的投資成本,企業的經營狀況歸根到底還是取決於企業的盈利能力。貿易在這時候已經是金融、匯率、宏觀政策的綜合體現。因此,日本的政策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面對困難,政府最應該做好的工作是提供更好的綜合發展環境、職業教育條件,改善就業服務,促進經濟增長,而不是一味地對經濟直接進行需求刺激,積聚資產泡沫。

事後看起來,德國人的判斷似乎更加正確。不過幾年之後,日本經濟就一頭栽入“失去的20年”,甚至是“失去的30年”裡了;而德國經濟卻穩步反彈,1988年經濟增長率已經攀升至3.71%,到1990年更是超過了5%。在經歷了短暫的衰退之後,德國經濟回到了平穩增長的路徑上。

在二戰之前,可以說德國無論在哪個方面,都要比日本領先很多,在技術水平、工業生產及對外貿易方面,更是全世界數一數二。但是在二戰之後,德國的發展勢頭不像日本那麼猛烈,沒有日本那麼不顧一切,而是顯得更加內斂,也更加沉著,所以發展也更加平穩。

當然,我們也看到日本以遠遠落後於德國的基礎,迅速趕超德國,這樣的成就同樣非常了不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