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晚唐宰相李德裕——與諸葛亮、張居正並列,被後人忽視的千古能臣

2022-09-28由 小瑀說史 發表于 歷史

序言

李德裕,字文饒,河北趙郡贊皇人,是唐朝時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

公元840年李德裕出任宰相,此時正值晚唐,國力衰微,外有藩鎮割據,內有宦官專權,政治腐敗,社會黑暗,帝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李德裕憑藉傑出的政治才能改革積弊,整頓吏治,打擊藩鎮,北擊回紇,一掃往昔頹勢,使大唐國力重新振作,因其執政時期處於唐武宗會昌年間,史稱會昌中興。

而李德裕也因為突出才幹被歷朝歷代所推崇,近代學者梁啟超更是將他與管仲、商鞅、諸葛亮、王安石、張居正並列,稱他是中國六大政治家之一。

晚唐宰相李德裕——與諸葛亮、張居正並列,被後人忽視的千古能臣

出身名門,青年得志

公元787年,李德裕出生於當時的世家大族趙郡李氏,在李德裕之前,李氏一族已有九人在唐朝擔任宰相。

他的父親李吉甫是唐憲宗李純時期的宰相,李德裕身為名門之後,自幼受家庭環境薰陶,資質不凡,胸懷大志,擅長經史,聰穎智慧的美名,朝中無人不知。

尤其是唐憲宗對他非常讚賞,常把他抱在膝上,當時的宰相武元衡召見李德裕,問他在家都看些什麼書,以試探他的志向,但李德裕卻緘默不言。

父親李吉甫回家後得知,責備李德裕,但李德裕卻答道:

“武公身為宰相,不問治國之道,卻問我所讀何書,這是成均、禮部該管的事。武公所問不當,我因而不答。”

武元衡得知後一面驚訝於李德裕小小年紀有如此城府,另一面為自己的言行感到羞愧。

李德裕長大後以門蔭入仕,由於父親李吉甫擔任宰相,為避嫌而到藩鎮任職,820年,唐穆宗繼位,李德裕憑藉父親的名望被召入翰林院,任翰林學士。

可惜好景不長,李德裕在競爭宰相上敗給另一位當紅官僚牛增孺,當年九月被外放為浙西觀察使。

到了地方後的李德裕並未自暴自棄,反而視為積攢政治資本的機會,他節省開支,革除陳規陋習,肅清盜賊,規劃人們摒棄虛無縹緲的神仙祠廟,學習儒家禮教,浙西面貌煥然一新。

830年李德裕調任山南西道節度使,管理西川,當時西川屢被南詔入侵,民不聊生,李德裕用一個月時間摸透當地的山川、城邑、道路、關隘,大力整頓邊防。

經過李德裕的兩年鐵腕治理下,西川邊防軍力大振,西拒吐蕃,南制南詔,境內安寧,民生恢復。

晚唐宰相李德裕——與諸葛亮、張居正並列,被後人忽視的千古能臣

由於牛增孺黨羽的排擠,李德裕在地方任職十二年不能回朝,雖然吃了很多苦,但也讓李德裕對大唐的社會民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為其日後改革打下實踐基礎。

兩度拜相,會昌輔政

從公元832年至835年,李德裕與牛增孺、李宗閔的黨爭日趨激烈,833年李德裕出任宰相。

834年至837年的四年間,李德裕再遭外放,先後任興元節度使、鎮海軍節度使、蘇常杭潤觀察、滁州刺史等職,還兩次擔任浙西觀察使。

就這樣,李德裕經歷多次宦海沉浮和多地磨鍊,性格更加沉穩堅毅,從鋒芒畢露的青年才俊蛻變為深沉老辣的頂級官僚。

公元840年,唐武宗李炎繼位,立刻將李德裕從淮南節度使的位置召回朝廷,拜為宰相,封其為門下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一年李德裕五十三歲,而武宗也成為李德裕今後歲月的伯樂。

841年武宗改年號為會昌,李德裕則在武宗的支援下開啟晚唐轟轟烈烈的改革,史稱會昌輔政。

晚唐宰相李德裕——與諸葛亮、張居正並列,被後人忽視的千古能臣

擊破回紇,平定澤潞

李德裕主政的大唐早已沒有太宗玄宗時期的赫赫武功和強大實力。

朝廷上,宦官專權、囂張跋扈,官僚腐敗橫行,貪贓枉法,在地方,藩鎮割據日益嚴峻,外部遊牧集團時常侵略邊境。

842年,回紇烏介可汗要求唐朝送還已歸附大唐的嗢沒斯,並索要糧食、牛羊,被拒絕後又提出借取嗢沒斯暫居的天德城。

面對回紇的無理要求,李德裕再次斷然拒絕,烏介可汗便率軍進犯大同、雲州等地 ,李德裕決心反擊,一是為改革創造穩定的環境,二是解決邊境危機。

在唐武宗支援下,李德裕徵調許州、蔡州、汴州、滑州等六鎮兵馬迎敵,並制定了奇襲烏介可汗,奪回太和公主(唐憲宗之女)的計劃。

晚唐宰相李德裕——與諸葛亮、張居正並列,被後人忽視的千古能臣

在李德裕的周密部署下,唐軍夜襲回紇營帳,烏介可汗身受重傷,倉皇而逃,而後唐軍又在殺胡山大破回紇,成功迎接太和公主回朝,李德裕因功進位司徒。

在解決外部邊患後,李德裕又開始著手對付藩鎮,843年,恰逢昭義節度使劉從諫病逝,其侄劉稹欲效仿河朔三鎮,要求承襲節度使。

安史之亂後,節度使一職內部繼承已成慣例,所以大臣們均未提出異議,只有李德裕反對,併力主出兵征討,他說道:

“澤潞鎮深處國家內陸,與河朔三鎮情況不同。劉從諫跋扈難制,多次脅迫朝廷,如不討伐澤潞,朝廷何以號令四方?如授劉稹為節度使,各藩鎮必效仿其所為,從此天子威令何在?”

最後在李德裕的堅持下,武宗同意徵調各路節度使前去討伐。

平定澤潞的戰爭從843年六月一直打到844年七月,戰鬥一度處於膠著狀態,朝廷大臣多有退縮之意。

但李德裕沉著指揮,多方排程,對一些阻撓用兵及從中作梗的將軍大臣及時撤換,依法嚴辦。

844年八月,唐軍圍困潞州,斷絕水道,城內彈盡糧絕之下,昭義軍下屬將領殺死劉稹,投降唐軍以贖罪,至此澤潞終於被徹底平定。

晚唐宰相李德裕——與諸葛亮、張居正並列,被後人忽視的千古能臣

從破回紇到平澤潞,這三年的籌謀排程,選用將帥,徵調兵力,全部由李德裕獨自決斷,其他宰相併無參與,澤潞平定後,李德裕因功兼任太尉,進封衛國公。

抑制宦官,整頓吏治

李德裕主政之初的朝堂形勢十分嚴峻,早在公元835年,宦官仇士良發動甘露之變,唐文宗李昂被軟禁,宰相及朝廷大臣親眷一千餘人被殺。

宦官集團掌握朝政大權,

出現“天下事皆決於北司,宰相行文書而已”的局面,猖狂的宦官更是迫脅天子,下視宰相,凌暴朝士如草芥。

李德裕想革新朝政,首先要做的就是將本屬於宰相的權力拿回來,而唐武宗也不甘心受制於宦官,於是君臣二人達成默契。

晚唐宰相李德裕——與諸葛亮、張居正並列,被後人忽視的千古能臣

唐武宗充分支援中書省發揮職能,許多軍國大事與李德裕商議,變相削弱宦官勢力,仇士良則煽動神策軍聲討李德裕,但尚未行動,陰謀即被揭穿。

唐武宗將他提升為觀軍容使,名義上是升遷,但實際卻架空其軍權,仇士良見大勢已去,提出致仕,以試探武宗,但武宗乾脆借坡下驢,批准了他的退休請求。

回到家裡的仇士良再無往昔威風,李德裕作為一名政治老手,可不會放棄落井下石的機會,不久仇士良就在自己的府邸不明不白地死去。

在武宗和李德裕君臣二人的努力下,宦官勢力得到有效遏制,朝政大權重新回到皇帝和宰相手中。

同時仇士良的倒臺也提升了李德裕的威望,從此政令統一出自宰相府,不過李德裕也清楚地知道權力沒有制約將會演變為可怕的後果,所以他建議限制宰相任期,以很好地行使自己的參政大權。

在整頓吏治方面,李德裕採取兩個措施,一是裁撤冗官,他認為:“省事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吏,能簡冗官,誠治本也”。

於是大力精簡機構,削減地方州縣官吏,罷斥冗吏兩千餘人。同時縮減門蔭特權入仕途徑,官吏素質和行政效率有效提高。

二是打擊腐敗,透過嚴刑峻法從重從嚴懲治官員貪腐,對貪汙滿千錢的,即處以死刑,並嚴禁官員無節制的遊宴,以整肅政風,打擊山頭主義和黨爭。

開拓財源,增加收入

唐朝後期藩鎮割據,土地兼併嚴重,朝廷收入萎縮,為了應對財政危機以及增加財稅收入,李德裕下令禁止官吏經營質庫業,僅僅使用俸祿就好,不準與民爭利,敢有違反者,嚴肅處置。

此舉一面改善官員形象,澄清吏治,另一面使民間收入大增,百姓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會昌年間,唐代戶口比安史之亂期間增加了一倍多,人口首次出現恢復趨勢。

晚唐宰相李德裕——與諸葛亮、張居正並列,被後人忽視的千古能臣

同時李德裕面對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氾濫的佛寺,佛教從武則天開始逐漸興盛,到了會昌年間,佛教勢力非常強大,寺院規模甚至超過皇宮。

而且寺院不納稅,僧人不事生產,人們供奉大量香火錢養活寺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產活動,造成田荒民飢等後果,並影響國家穩定。

841年起,李德裕驅逐大量僧尼,拆毀大小寺廟,財產沒入官府,限制僧侶活動,同時勒令違反佛教戒律的僧侶還俗,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侶蓄養奴婢的數量。

後期又對寺廟僧侶數量做出嚴格限制,長安和洛陽規定各留兩寺,每寺留僧30人。

在這次大規模滅佛行動中,共拆除寺廟4。6萬餘所,僧尼26萬餘人還俗,沒收寺院膏腴田畝千萬頃以及奴婢15萬人,沉重打擊了寺院經濟,增加了政府的納稅人口,擴大了國家的經濟來源。

晚唐宰相李德裕——與諸葛亮、張居正並列,被後人忽視的千古能臣

失寵宣宗,客死崖州

在武宗和李德裕的共同努力下,大唐國力有所起色,只可惜在846年,唐武宗病逝,會昌中興維持六年戛然而止,宦官擁立皇太叔李忱為帝,是為唐宣宗。

武宗的逝去使李德裕失去強大的靠山,而新繼位的宣宗尊崇儒術、信奉佛教,對李德裕素來厭惡。

而李德裕多年來大權獨攬,宣宗認為自己的皇權受到威脅,為了樹立權威,親政次日便免去其宰相之職,將他外放為荊南節度使。

由於李德裕執政多年,位高權重,對於宣宗的雷霆手段,時人無不驚駭,可宣宗並不打算放過李德裕。

從846年九月至848年,李德裕先後被貶為東都留守、潮州司馬、崖州司戶參軍,短短兩年時間,李德裕從居廟堂之高的宰相被貶謫到海南一隅。

此時的李德裕已是風燭殘年的老人,在如此漫長的顛簸路程,李德裕終於扛不住了,850年一月,李德裕在崖州(今海南海口)病逝,終年六十三歲。

晚唐宰相李德裕——與諸葛亮、張居正並列,被後人忽視的千古能臣

直到唐懿宗時才恢復李德裕太子少保、衛國公的官爵,可惜李德裕再也看不到了。

小結

李德裕與唐武宗的君臣相知被譽為晚唐絕唱,歷朝歷代對其評價甚高,李商隱稱其為萬古良相,一代之高士。後世更將其與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宋璟等名相併列,稱其為唐代中興第一等人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