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晏殊:詞人裡的盛世宰輔,宰相中的天下文宗

2022-09-24由 七盞飲罷上蓬萊 發表于 歷史

宋仁宗天聖七年(公元1029年),宋仁宗趙禎雖已繼位7年,但朝政一直為劉太后所把持。

時任秘閣校理(皇家圖書管理員)的范仲淹聽說仁宗皇帝打算在劉太后壽誕時率領百官為其拜壽,他認為皇帝的這一做法混淆了家禮和國禮,於是就給仁宗上疏諫言,請求仁宗放棄朝拜事宜。見這道奏疏沒有得到回覆,范仲淹乾脆又給劉太后上書,請求劉太后撤簾還政。

聽聞此事的晏殊大為驚懼,因為范仲淹此次任職是由他所舉薦。晏殊批評范仲淹此舉太過輕率,不僅會影響自己的仕途,還會牽連到舉薦他的人。

據說范仲淹因敬重晏殊學識,感佩他的舉薦,一直對晏殊執弟子禮,尊敬有加。但這次范仲淹沒有退讓,他義正辭嚴地反駁:“正因為我是您舉薦的,所以經常擔心自己不稱職,使您這位知己蒙羞。但我沒想到的是,這次我秉忠直言竟然被您怪罪。”聽聞此言晏殊無言以對。

後來范仲淹又寫了一封長信給晏殊,在信中表明瞭自己的態度和立場:“在朝為官我必定危言危行,絕不遜言遜行,行阿諛奉承之舉。有益於國家社稷的事,縱使會引來殺身之禍,我也必定秉公直言!”晏殊瞭解了范仲淹的想法,對他更為看重。

而透過這件事,我們大略可以看出晏殊和范仲淹這兩位年齡相若出身相近但仕途履歷卻大相徑庭的北宋權臣在為官之道、行事風格等方面的差別。范仲淹更像一把鋒芒畢露的出鞘利劍,遇到不平事便會直接斬下,而晏殊則更像是一位內斂圓融的太極宗師,他推崇的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是藏鋒隱智慎言節情。

晏殊:詞人裡的盛世宰輔,宰相中的天下文宗

影視劇中的晏殊與范仲淹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差別,也許因為人們更崇敬“不平則鳴”的英雄,晏殊雖然仕途履歷比范仲淹更為煊赫,但更多後世人對他的評價僅僅只是帶有些許戲謔意味的“太平宰相”,“富貴閒人”。

私以為,這對晏殊,不太公平。

天選之子,誠慎得器

說晏殊是“天選之子”絕對不是誇張。

晏殊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江西撫州臨川縣(今江西撫州)人。

正如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所稱讚的“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臨川這個“江南膏腴之地”在有宋一朝湧現出了一批名臣名士,除了有“二宴”父子外,還有王安石及其兄弟兒子,號稱“臨川三王”的王安國、王安禮及王雱(pāng),以及雖祖籍南豐卻出生於此的曾鞏、曾布兄弟等。

晏殊並沒有顯赫的家世,雖然後世喜歡把臨川晏家說成是春秋時齊相宴嬰的後人,但這一說法並沒有確切依據。晏殊的祖上並沒有太多讀書的基因,他的父親宴固也僅僅是撫州府手力節級,一個府衙差役。

但大約是這片曾由王羲之、謝靈運等先賢主政過的土地積蓄下了所謂的“文運”,而這些“文運”又滋養了生於茲長於茲的後世讀書人,晏殊這個小吏之子,從小卻有“神童”之稱。他五歲能寫詩,七歲能作文章,14歲便被時任江南安撫使的張知白“以神童薦之”,與全國各地薦舉的上千名考生一起參加了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

晏殊在殿試中表現突出,他“神氣不懾,援筆立成”,少年英才的氣場恰好遇上了最是喜歡“神童”的宋真宗,於是便被賜予了同進士出身;過兩天再進行的策論考試,晏殊發現題目自己10多天前曾經做過,於是便上奏說:“臣嘗私習此賦,請試他題。”這是晏殊的自信,當然更體現了他的誠實,這種天生的誠實深深地打動了真宗皇帝,於是晏殊便被授予秘書省正字,留在秘閣讀書。

正如稍晚於晏殊的另一位北宋神童汪洙在詩中所描寫的那樣:“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許多讀書人窮其一生都求之不得的進士身份,晏殊在他14歲的年紀就提前獲得了,並且擁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官職。而與晏殊的經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比他年長兩歲的范仲淹此時還在第二故鄉長山附近的醴泉寺內日夕苦讀“劃粥斷齏”呢!

晏殊:詞人裡的盛世宰輔,宰相中的天下文宗

舊時“殿試”: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只是我們不知道的是,這份看似幸運的際遇,這樣過早的、以超常規的方式登科入仕,在少年晏殊的成長中所起到的作用到底是益處多一些還是弊端多一些?日後他為人所詬病最多的“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又是否因為其在本該恣意勃發的年紀就早早地感受到“天威難測”?

宋真宗對晏殊的喜愛和照拂遠遠沒有結束,在隨後的幾年間,他不斷升官,先後任太常寺奉禮郎,光祿寺丞,集賢校理等,至真宗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後來的仁宗皇帝趙禎被冊立為太子,晏殊又被遷升為戶部員外郎兼太子舍人。這個職位既是太子的侍讀,實質上也是太子最直接的老師,擔任這個職位的人,將在王朝的延續中佔據著得天獨厚的地位。

晏殊時年27歲,皇帝選他擔任太子舍人遭到了朝中許多有資歷、官當得比他大的朱紫貴人的不滿和嫉恨。對此,真宗皇帝的理由是,朝臣每日“嬉遊燕賞,彌日繼夕”,唯獨晏殊卻每天足不出戶,用功讀書。對於皇帝的誇獎,晏殊並沒有心安理得,相反,他很誠實地向皇帝解釋了自己的情況:“

臣非不樂燕遊者,直以貧,無可為之。臣若有錢,亦須往,但無錢不能出耳。

晏殊這一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實話實說,坦誠地正視自己的內心和慾望,更加深了其在真宗心目中的好印象:朝廷選士,才幹固然重要,一片赤誠之心則更加難得。很快,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晏殊又被擢升為翰林學士,遷左庶子。其時,真宗已經在為他未來的拜相鋪路。

宋真宗也越來越倚重逐漸成熟的晏殊,他經常會在方寸大的紙片上寫上要問晏殊的政事,而晏殊則會用蠅頭小楷逐條寫下自己的意見,再連通底稿一起密封好後呈交給皇帝。這種對待國家政事的謹慎縝密的態度越發地得到真宗的認可,而他那些書於小紙片上的奏答很多都被真宗採納,成為了國策。

晏殊:詞人裡的盛世宰輔,宰相中的天下文宗

晏殊以謹慎縝密而得到宋真宗的器重

宰輔器格,知人善用

隨著晏殊的官職越來越高,他與宋真宗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只是人生怎麼可能會是如此沒有波瀾。

天禧六年(公元1022年),宋真宗趙恆駕崩,晏殊實質上的學生太子趙禎繼位,是為宋仁宗。因為仁宗彼時只有12歲,暫由章獻明肅太后劉娥攝政。這位劉皇后就是戲文“狸貓換太子”中的那位反派,仁宗皇帝趙恆並不是她的親生兒子,只是這時他還不知道自己的親生母親就是那位在戲文中受盡坎坷的李宸妃。這件事在以後將直接導致晏殊為官生涯中的第二次貶謫。

新皇登基,晏殊的升官之路卻還在繼續。

因為劉太后掌權,彼時的軍政兩位最高領導宰相丁謂和樞密使曹利用都想單獨向太后上奏言事,利用劉太后來專擅朝政。此時晏殊站了出來,他建議讓劉太后“垂簾聽政”,這樣就避免了兩位軍政大臣私下的小動作。太后很滿意晏殊的建議,於是升他為右諫議大夫兼侍讀學士,後來又因為晏殊為太子舊臣,需格外加恩,最終一路將其超升至樞密副使。

晏殊:詞人裡的盛世宰輔,宰相中的天下文宗

宋仁宗繼位,由章獻明肅太后劉娥垂簾聽政

那一年晏殊應該剛過而立之年,如此年輕便躋身二府大臣大臣之列,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領導人”,不得不說,晏殊的升遷之路還真是幸運之至。只是,他前半生的好運就到此為止了。

仁宗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晏殊受詔陪祭玉清宮時因急怒用朝笏(hù)打碎了侍從的門牙而被御史彈劾,加之在前一年他還強烈反對劉太后提拔舊人張耆擔任樞密使而得罪了劉太后,最終晏殊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貶謫,先知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城區),數月後改知應天府。

晏殊倒並沒有被這人生第一次的貶謫影響太多,他知宣州雖只有幾個月,卻也做了很多造福一方的實事,比如興修水利,修路架橋等一系列“修舉廢墜”工程,時至今日還有晏公橋存世;及至知應天府,晏殊則邀請了其時在南都應天府丁憂守孝的范仲淹執掌應天書院,極大地提升了應天書院的影響力。

晏殊與范仲淹這一對年紀僅相差兩歲的讀書人則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在范仲淹丁憂期滿的時候,晏殊舉薦他出任了秘閣校理一職,這也是范仲淹入仕以來第一次登上一個可以與皇帝近距離接觸的政治平臺,為他之後的仕途升遷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一次機會。

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晏殊結束了長達7年的人生第一次貶官生涯。這7年中他並沒有蹉跎歲月,而是建立了一系列載入史冊的事功。尤其是他極力推動的興辦府學,效果顯著,應天書院更是一躍而與嶽麓書院、石鼓書院、白鹿洞書院並稱為宋初“四大書院”。

晏殊:詞人裡的盛世宰輔,宰相中的天下文宗

晏殊知應天府時,邀請丁憂的范仲淹執教應天書院

晏殊後來在宰相任上時,仍然大力推動辦學。他與時任樞密副使的范仲淹一起,倡導州、縣立學和改革教學內容。自此,京師至郡縣,都設有官學。歐陽修評價“

自五代以來,天下學廢,興自公始

”絕對不誇張。

再度獲召入朝的晏殊最終官拜參知政事(副相),加尚書左丞,但這一次,運氣不再的他很快就迎來了人生的第二次貶謫。

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3月,章獻明肅太后薨逝,仁宗親政。他在得知了自己生母是李宸妃的真相後,一氣之下將曾為李宸妃撰寫墓誌文的晏殊貶為亳州知府,後又遷陳州。而在此期間,仁宗皇帝則將上書太后請求其撤簾還政而被貶的范仲淹召回京都拜為右司諫。

晏殊:詞人裡的盛世宰輔,宰相中的天下文宗

晏殊以《周官》諫阻劉太后著袞冕而被貶

從晏殊和范仲淹的這段交集,我們可以看到晏殊和范仲淹這對好友的不同。兩人都很“正直”,但范仲淹太直了,在人際交往上的不圓通是導致他一生悲劇命運的直接原因;而晏殊呢,他對自己所處的境遇一向有清醒的認知,所以他只會以曲線的委婉方式去恪守自己的立場和原則。雖然世人都不喜歡晏殊這種為人處世的精明算計,但不得不說,這種圓融才是在那個時代的官場中確保立足的最佳選擇。

第二次被貶5年之後,晏殊又被起復,擔任三司使,掌管全國財政。

仁宗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割據西北的党項首領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政權,並親率10萬大軍進攻延州(今陝西延安)。開國後多年無戰事,承平日久又崇文抑武的北宋王朝根本沒有戰鬥力,開戰後一敗塗地。

值此國家危急,晏殊又一次挺身而出。他在對當時的軍事形勢進行了全面分析後找到了宋軍屢戰屢敗的原因,並針對性地向仁宗皇帝獻上了四大對策:

“罷內臣監兵,不以陣圖授諸將,使得應敵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備戰鬥。又請出宮中長物助邊費,凡他司之領財利者,悉罷還度支。悉為施行。”

晏殊的這四條對策其實就是針對太祖一朝確立以文馭武、削弱分化軍權後的一次軍政變革,這些變革主張被之後范仲淹的“慶曆革新”和王安石的“熙寧變法”所吸收,也被事實證明對於提升軍隊的戰鬥力卓有成效。

因獻策有功,晏殊被仁宗拜為樞密使,在運籌帷幄調兵遣將之時,他又舉薦再次被貶而輾轉於潤州和越州的范仲淹做西北副帥,而范仲淹確實也不負所望,成功解決了西北危局。

宋仁宗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52歲的晏殊以樞密使加平章事,官拜宰相,既掌軍務,又執政事,可謂位極人臣。而隨著西北戰事平息,范仲淹也奉詔回朝,先任樞密副使,又轉參知政事,並在仁宗皇帝的支援下開始了他醞釀已久的“慶曆革新”。

為支援范仲淹的改革,仁宗在慶曆三、四年間,先後欽命了四大諫官:歐陽修,餘靖,王素和蔡襄,據說,晏殊在此次擇賢中,第一個選中的便是歐陽修,儘管身為弟子的歐陽修對晏殊多有不滿,屢次冒犯,但晏殊還是做到了“宰相肚裡能撐船”。

晏殊:詞人裡的盛世宰輔,宰相中的天下文宗

歐陽修被晏殊選為“四諫”之首

隨著“慶曆革新”的失敗,晏殊因在革新過程中一直持觀望的態度而被革新派所不喜,加之在諫官反對歐陽修出為河北都轉運使時故意不許,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9月,晏殊遭孫甫、蔡襄以調動官兵來修自己的府邸彈劾,於是罷相,出知潁州,後又以禮部尚書、刑部尚書相繼知陳州、許州等地,自此再未任職中樞。

北宋仁宗一朝歷時41年,其間共有23位宰相。客觀來說,晏殊的宰相功業遠遠不及呂夷簡、王曾、韓琦、富弼、文彥博等人。究其原因,首先晏殊並不是一個進取型的宰相,“慎微”和“平衡”一直是他為政的原則,因此對他來說保持現狀是可以滿意的;其次,仁宗一朝正處於趙宋王朝的極盛時期,期間並沒有太多危急時刻,這也就難怪晏殊這位“太平宰相”無從表現了。

但我們也必須要承認,以知人善任而言,晏殊堪稱北宋第一人。一大批在北宋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中都堪稱彪炳史冊的名臣、名士,諸如范仲淹、歐陽修、韓琦、王安石、文彥博、孔道輔、蔡襄、宋祁、王洙等人均曾受益於晏殊的拔擢和舉薦,富弼、楊察甚至於寒素之時便被他選為女婿。

晏殊:詞人裡的盛世宰輔,宰相中的天下文宗

所謂的“北宋背誦天團”,大多都受過晏殊的拔擢和舉薦

又有誰能說,為王朝選才納賢不是一位宰相的功業呢?

詞祖文宗,節情融物

相比為官,晏殊在詩文和詞上的成就更為世人所認可,這其中又以詞的成就最高。

晏殊的詞,受馮延巳的影響很大,他吸收了“花間派”典雅明麗的詞風,開創了北宋詞作的婉約一派,與出自廬陵吉州的歐陽修共同開創了“江西派”,清人馮煦《蒿庵論詞》評晏殊為“

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而晏殊的詩文則內容豐富,辭藻華麗,“

為天下所宗

”。

有後世評論家批評晏殊的詞選材狹窄,批他的詞中既沒有家國興亡,有沒有黎民疾苦,有的只是或男歡女愛、輕歌曼舞或春愁秋恨、離情相思。

但這卻正是我最喜歡晏殊詞的地方。

大家也許不知,晏殊雖以“神童”之名早早入仕,但他21歲時其三弟晏穎自盡,22歲時髮妻李氏病逝,23歲時父親去世,25歲時母親去世,及至30多歲時繼室孟氏又病逝……以這樣的人生經歷,作為一名生性敏感渴望被瞭解和認同的詩人,晏殊實在是太有資格“賣慘”而博取世人的眼淚的。

但是晏殊從來沒有。用他最愛的兒子晏幾道的說法便是“

先君平日為詞,未嘗作婦人語

”。而作為一位詩人,能剋制住對自己的傷痛的“消費”,這不能不令人心生敬意。

晏殊:詞人裡的盛世宰輔,宰相中的天下文宗

晏詞從無“賣慘”博取眼淚之舉

晏殊一生做過許多詩詞,他寫對歲月無情的感觸,《漁家傲》說:“

畫鼓聲中昏又曉,時光只解催人老

”,《拂霓裳》說:“

星霜催綠鬢,風露損朱顏

”;他寫孤獨,《蝶戀花》說:“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他寫春愁秋恨,《踏莎行》說:“

綠樹歸鶯,雕樑別燕,春光一去如流電

”,《清平樂》說:“

春去秋來,往事知何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他也寫憂愁,《踏莎行》說:“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我寫其他詩人的生平,總可以在其人生的某些重大事件之後,找到詩人在事後用作表達的作品,從而從其中的隻言片語中讀懂詩人彼時的心緒。但晏殊實在無法如法炮製。

無論是在其一帆風順的前半生還是屢遭貶謫的後半生,他詩詞中的內容,大抵就是那些。他的詩詞中永遠只有所謂的“意象”和姿態,永遠不會談及事件本身,就像他從不曾有一首詩詞是在實實確確說明了是為逝去之人追悼創作的。

他一定是有哀傷的,只是那些哀傷,卻絕不肯呈現出來供人玩賞。

曾經看過一個問題:人,如何詩意地棲居於世界?

我覺得晏殊做到了。

晏殊:詞人裡的盛世宰輔,宰相中的天下文宗

晏殊,詩意地棲居於世界

雖然晏殊人生的大多數時間都置身於官場的波詭雲譎之中,但他身上保持著濃重的文人氣息,他為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欣喜憂傷,為人生的不圓滿鬱結悲傷。但是他的詞又不因為這樣的感傷而沉淪,而是試圖站在歷史和自然規律的角度自我開解。

我曾在知乎中看過一篇署名李讓眉的老師所寫的關於晏殊的評價,其中一段頗能詮釋這種難得的“詩意”:

他的情緒大多留藏在燕子楊花、碧樹黃昏的景語裡,而肯明明白白宣之於口的,往往只是許多一廂情願的願景和自我勸慰,固然也怨,卻有種健康的自我修正在。

“閒役夢魂孤燭暗,恨無訊息畫簾垂”而後,便自勸“不如憐取眼前人,免使勞魂兼役夢”;感慨罷“無情一去雲中雁,有意歸來樑上燕”,便歡喜“無情有意且休論,莫共酒杯容易散。”

晏殊的詞中,總會呈現出一種圓融的觀照。

晏殊其實是有些矛盾的兩面性存在的:他以“神童”之名為天下知,卻“至其病篤,猶手不釋卷”;他雖身歷富貴,自處時卻“奉養清儉”,但又日日宴飲;他平和低調,有時候也耿介直率;他謹慎縝密,有時也會衝動魯莽;他有自己堅持的操守,但遭逢大事時往往明哲保身;他雖然知人善任,但他的門生故吏卻往往是傷害他最重的那個人。

而如果您真正地深入晏殊的精神世界,當不會再人云亦云地以一句“太平宰相”“富貴閒人”來評價他的人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