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走進歷史揚州:因安徽鹽商而昌盛,也因安徽鹽商而衰落

2022-09-15由 史學無涯 發表于 歷史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揚州是個令人遐想的地方。

隋煬帝楊廣曾在揚州當過10年總管,因而他有深厚的揚州情結,所以三下江南,必到揚州,最後也死在了揚州。毫無疑問,他對揚州興盛的傑出貢獻在於運河的開鑿。

走進歷史揚州:因安徽鹽商而昌盛,也因安徽鹽商而衰落

揚州運河岸邊夜色——原創照-

唐以後,文人墨客如過江之鯽,紛紛遊揚州。很有名的杜牧先生,十年後回憶起在揚州的日子,仍回味無窮:“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清康熙、乾隆帝幾次“南巡”,揚州也是必經之地。瘦西湖二十四景,據說就是地方官和鹽商們為乾隆六次到揚州陸續建設的。

走進歷史揚州:因安徽鹽商而昌盛,也因安徽鹽商而衰落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瘦西湖十里波光,幽秀明媚,因清瘦過之,遂名“瘦西湖”——原創照

電視劇《李衛當官》中,有李衛任揚州知府時與貪官及鹽商等犯罪嫌疑人鬥爭的故事。雖然題材是虛構的,但把場景放在揚州繁華地上,則可以比較淋漓盡致地反映出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李衛沒有在揚州當過官。他在浙江當過巡撫、總督,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比如築塘設閘,開河溉田。

金庸筆下《鹿鼎記》中的韋小寶,更是花團錦簇之都中,囊括了見風使舵,溜鬚拍馬,機巧善變、活潑好勝而又不乏江湖義氣、惻隱之心的揚州市井人物典型。也許,金庸將韋小寶的出生地和少年成長地放在揚州,是為更好地描繪這個人物。

走進歷史揚州:因安徽鹽商而昌盛,也因安徽鹽商而衰落

據說揚州鹽商在這裡為清朝皇帝祝壽,在瘦西湖上建“春臺祝壽”景區,表示對皇上的敬意——原創照

為什麼長江以北的揚州能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成為世界著名的商業中心和文化中心?主要原因可能有二:

一是由於地理交通位置。揚州位於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當時運輸鹽以河運為主,清政府就把鹽業壟斷管理機構兩淮鹽運史和兩淮鹽運御史設在揚州,使揚州成為全國最大的食鹽集散地。

走進歷史揚州:因安徽鹽商而昌盛,也因安徽鹽商而衰落

揚州運河夜色——原創照

二是“揚州繁華以鹽盛”。“鹽”最賺錢,來自山西、安徽等地的商人來到這裡,以包鹽、販鹽、運鹽為業。其中,徽商貢獻最大,所以有“揚州之盛,實徽商開之”的說法。

揚州徽商富可敵國。徽商在清初打敗了西(陝西)商和晉商後,利用政府的優惠政策,形成了鹽業壟斷集團。他們擁有的資本曾達到4000萬兩銀子,而當時的清朝國庫卻只有7000萬兩。

乾隆時期徽商的代表人物江春,家產就擁有2000餘萬兩白銀,可知徽商實力之厲害。不過這江春晚年家業衰敗,據說是架不住乾隆幾次下揚州所付出的鉅額金錢。

走進歷史揚州:因安徽鹽商而昌盛,也因安徽鹽商而衰落

個園一角,是揚州歷史最悠久、儲存最完整、最具藝術價值的園林——原創照

徽商不像晉商摳錢。晉商賺了錢,寧使讓錢在地窖裡發鏽,休想為社會承擔一點責任。他們再有錢,死後也“只捨得花二兩銀子給自己買棺材”。

徽商卻不是這樣的摳,他們賺了錢後就玩,講究享受。“千戶生女當教曲,十里栽花當種田”。他們建道路造園林,還重視發展文化事業,對到來的文人以禮以錢溝通結交。他們越賺錢越能玩,越能玩越賺錢。

揚州某高校的一位教授曾驕傲地說,就文化地位而言,當時的揚州排名世界第一,第二是北京,第三是羅馬,第四是巴黎。揚州在那時的經濟繁華和文化興盛,徽商起了決定性作用。

走進歷史揚州:因安徽鹽商而昌盛,也因安徽鹽商而衰落

瘦西湖上五亭橋——原創照

徽商們何以賺那麼多的錢,很大程度上是官商結合的結果。當時揚州有個說法叫做烏紗帽和繡花鞋,烏紗帽就是說不僅要和當官的交好,而且自己不能做官也要自己兒子去做官。繡花鞋就是好女色。這兩個詞代表了揚州鹽商的經商理念和生活追求。

同樣,“當時的鹽商為了附庸風雅也好,真心喜歡也好,都流行養著大量的文人清客。他們除了商人以外,還扮演藝術贊助人的角色。沒有揚州的鹽商,就不會有揚州八怪。反過來,這些文人也賦予了鹽商相當的藝術品味和文化含量。”

走進歷史揚州:因安徽鹽商而昌盛,也因安徽鹽商而衰落

揚州八怪紀念館——原創照

揚州因鹽商而繁華,也因鹽商而衰落,當道光年間,海運、陸運日漸發達,清政府改變康熙以來實行的特許總商承包的鹽務制度,導致揚州鹽商無利可圖紛紛散夥時,揚州風月不再,“二十四橋空寂寂,綠楊摧折舊官河”。正如郁達夫遊揚州後發出感慨:“目下的揚州只剩下了一個歷史上的剝製的虛殼,內容便什麼也沒有了……”

走進歷史揚州:因安徽鹽商而昌盛,也因安徽鹽商而衰落

夕陽下的文昌閣——原創照

近200年過去了,現今的揚州繁華似錦,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信步遊覽了文昌路、汶河路附近的小街小弄、東圈園、運河、個園、瘦西湖和“揚八怪”紀念館等景點。儘管,鹽商們已經銷聲匿跡,但他們留下的“文化遺產”,仍在發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