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印度空軍有意購買83架改型“光輝”戰鬥機,或規模化部署

2022-04-07由 樂天不憂 發表于 歷史

印度空軍有意購買83架改型“光輝”戰鬥機,或規模化部署

“光輝”輕型戰鬥機 資料圖

據英國《飛行國際》網站2017年12月26日報道,日前,印度斯坦航空工業有限公司(HAL)收到印空軍關於購買83架“光輝”Mk-1A輕型戰鬥機的方案徵詢書(RFP),完成談判後,HAL預計將在2018年底收到生產訂單。印度國防採購委員會(DAC)已於2016年11月批准採購83架“光輝”Mk-1A飛機,所有83架飛機均為“光輝”Mk-1A標準的配置,這是一種“光輝”Mk-1的重大改型,目前還未首飛。

印度在國產戰鬥機方面的探索可謂“久遠而曲折”

印度是俄羅斯戰鬥機最大的國外使用者之一,但其從未放棄自制先進戰鬥機的努力。早在20世紀60年代,印度就曾請來在二戰期間著名的德國飛機設計師庫特•唐克,設計了印度第一架噴氣戰鬥機“風神”。但效能平平的“風神”只吹起不痛不癢的“微風”就偃旗息鼓。為了接替已經老舊的英國“獵人”式戰鬥機,印度從蘇聯購買了大批米格-21,並引進技術按許可證在印度生產。

20世紀80年代,隨著巴基斯坦引進F-16戰鬥機,為避免先進作戰飛機受制於人的局面再次出現,印度決定自行研製一種輕型作戰飛機,與引進的米格-29等戰鬥機形成高低搭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對國外先進武器的依賴。1983年,印度正式提出輕型戰鬥機專案,該機作為印度空軍現役的米格-21、“美洲虎”等戰鬥機的後繼機型。輕型戰鬥機專案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負責,超過50家公司參與。由於自身經濟技術薄弱,印度積極尋求國外的技術支援。

輕型戰鬥機計劃於1990年完成初始技術設計,1995年首架技術試驗機TD-1出廠,1996年完成第二架TD-2。輕型戰鬥機原定1996年首飛,由於電傳操縱系統的故障,試飛被推遲到上世紀末,後因1998年印度進行核試驗。美國及西方對其進行禁運,造成輕型戰鬥機研製計劃中斷,隨著本世紀初美國解除對印度的制裁,整個計劃才得以恢復。

2001年輕型戰鬥機TD-1(印度官方稱“Tejas”)完成首次試飛;2002年TD-2完成試飛。受此鼓舞,印度決定整個計劃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原型機階段。根據計劃,印度共製造5架原型機(編號PV-1至PV-5),首架飛機在2003年完成試飛。由於PV-2、3在試飛中暴露出推力不足的缺點,導致飛機速度和加速效能未能達標。但2005年印度空軍仍決定輕型戰鬥機投放小批次生產,首架低速生產型LSP-1在2007年出廠,首批8架編號為LSP-1至LSP-8。2011年1月,印度花費28年時間打造的LCA“光輝”輕型戰鬥機終於交付印度空軍。雖然過長的研發時間讓LCA已不再先進,但其服役對於印度航空工業仍是一個里程碑式事件。

效能指標達到印度“光輝”頂點的輕型戰鬥機

“光輝”輕型戰鬥機長13。2米,高4。4米,翼展8。2米,正常起飛重量850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1。6馬赫,航程約3000千米,實用升限15950米。該機可裝備的武器包括空對空、空對地和反艦導彈、制導和非制導航空炸彈等武器。根據印度軍方公佈的資料,融合了印度軍事和民用領域中各項最新研究成果的輕型戰鬥機,整體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光輝”輕型戰鬥機採用無水平尾翼的大三角翼設計,同時繼承了無尾三角翼優秀的短距起降能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高速效能,但印度軍方認為,現代空戰強調的是高機動性以及視距外打擊能力,沒有必要追求更大的飛行速度。輕型戰鬥機機體的40%都採用了先進的複合材料,有效地降低了飛機的自重和成本,而且加強了飛機在近距纏鬥中對高過載的承受能力。機體複合材料、機載電子裝置以及相應軟體都具有抗雷擊能力,這使得輕型戰鬥機能夠實施全天候作戰。

據印度航空發展局介紹,“光輝”輕型戰鬥機具備一定的隱身效能。該機外形並未採用隱身設計,由於機體極小,大量採用複合材料,進氣道的“Y”型設計遮擋住渦輪葉片等因素使其具備了所謂的“隱身效能”。該機機身和機翼內都佈置了油箱,機翼和機腹下可以掛載1200升和800升的副油箱,並配有空中受油裝置,提高了續航能力。

輕型戰鬥機所配備的“綜合數位電子裝置”是由裝置系統、管理系統、推進系統、電氣系統及飛行控制系統共同組成,能完成諸如飛行控制、機載裝置自檢等資料計算任務。電磁和電光接收機/干擾機等電子戰裝置,為飛機提供了必要的“軟殺傷”能力。該機採用了玻璃座艙技術,氣泡式座艙罩為駕駛員提供了絕佳的環視視野。該機的機載雷達很有特點,它是一部多功能雷達,具有探測、追蹤、地形迴避和制導武器發射等功能。在計算機系統的處理下,掃描和追蹤可同時進行,能夠在瞬間鎖定並攻擊多個目標。

印度積極擴大“光輝”戰鬥機生產能力,或投入規模化部署

印度國防部分別於2006年和2010年同HAL簽訂了各採購20架“光輝”Mk-1的合同(共計40架)。2006年第一批用於形成初始作戰能力(IOC)的20架飛機包括16架戰鬥機和4架教練機,計劃於2011年12月完成交付。

2013年晚些時候,印度宣佈輕型戰鬥機到2014年年底將獲得全面作戰能力(FOC)。為了如期推進計劃,印度按照IOC標準組建了首個輕型戰鬥機中隊,並制定了隨後升級到FOC標準的計劃。首個輕型戰鬥機中隊計劃駐紮在印度南端,遠離作戰風險區。印度要取得足夠的信心,將輕型戰鬥機駐紮在毗鄰巴基斯坦或中國的邊境還需要數年時間。然而,直到2015年取得FOC的計劃還是因為老問題流產。到目前為止,僅交付空軍5架飛機,剩餘11架戰鬥機和4架教練機將在2020年之前完成交付。

HAL和航空發展局(ADA)正在急於完成“光輝”Mk-1A戰機的開發。這是為了確保完成第一批IOC構型的20架飛機交付後立刻啟動Mk-1A的生產。這將開始103架“光輝”Mk-1A的生產活動,並對構想中的“光輝”Mk-2的未來產生懷疑,因為一種新的單發戰鬥機的競爭已在進行中。目前,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16V和薩伯公司的“鷹獅”E進行爭奪。

HAL還將把“光輝”每年的生產能力從8架提高到16架。這條生產線將針對Mk-1A進行配置,可能要到2020年才能開始生產。“光輝”Mk-1A將搭載以色列的“埃爾塔”2052有源相控陣雷達、吊艙式電子戰(EW)套件以及科巴姆空中加油探頭。除已經整合在“光輝”Mk-1飛機上的R-73和拉斐爾公司的“德比”超視距空空導彈外,ADA同時還在考慮新的空空導彈和精確制導彈藥。

最近發表的關於印度國防部隊的議會報告指出,該國空軍現役戰鬥機中隊數量已經降至33個,而核定兵力為42個。令人驚訝的是,這份報告引用了空軍的回覆,稱“未來10年間,將有14個米格-21、27和29戰鬥機中隊退役,目前的33箇中隊將在2027年減少到19個,到2032年進一步減少到16個。”印度空軍在2012年至2022年間有意引進8個“光輝”中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