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印度因要面子而拒絕緩助,引發官員和地方黨派不滿,真相是什麼

2022-02-19由 老文雜談 發表于 歷史

印度喀拉拉邦近期遭受嚴重洪災,而該國中央政府卻因為面子問題拒不接受外國援助,引發地方政府、反對黨以及民眾的強烈批評。

印度因要面子而拒絕緩助,引發官員和地方黨派不滿,真相是什麼

據報道,洪災已造成喀拉拉邦420人死亡或失蹤,130多萬災民流離失所。據喀拉拉邦政府估算,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將花費大約260億盧比。中央政府已撥發了60億盧比(1元人民幣約合10盧比)的賑災款,但還遠達不到救災所需。

卡達、泰國、馬爾地夫和巴基斯坦等國此前均已主動提出援助,阿聯酋更是慷慨地表示將為印度提供1億美元的賑災款——摺合成印度貨幣,這個數字比中央政府的撥款還要多出10億盧比。

印度因要面子而拒絕緩助,引發官員和地方黨派不滿,真相是什麼

不過,印度外交部發表宣告,對各國的援助意向表示婉拒,根據“現行政策”,印政府只能依靠國內力量進行賑災。當局也不會接受非印度裔人士、非印度背景基金會提供的境外募捐。

印度因要面子而拒絕緩助,引發官員和地方黨派不滿,真相是什麼

對此,印度反對黨及災民表示不滿,有地方政府官員甚至直言,中央政府的這一決策是“錯誤的”。隨著爭議不斷升級,就連中央政府內部都出現了不同聲音,如印度旅遊部長阿爾方斯就呼籲高層為此事“破例一次”。

印度因要面子而拒絕緩助,引發官員和地方黨派不滿,真相是什麼

據悉,2004年發生海嘯後,時任總理辛格表示印度有能力應對災難。辛格政府認為,要成為世界大國,印度需要在國際上改變“窮國”以及“負債累累”的形象。

印度因要面子而拒絕緩助,引發官員和地方黨派不滿,真相是什麼

印中央政府也擔心一旦欠下“人情債”,今後將面臨諸多“不必要的外交義務”,實在是得不償失。不過這一次,印度國內輿論卻普遍認為政府沒有理由拒絕阿聯酋的美意,該國既是主動援助、出手又十分大方,能解決很多燃眉之急。

對此,你怎麼看,下方評論一起討論。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