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千古“詞帝”,南唐後主李煜

2022-02-13由 小橋流水HQ 發表于 歷史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生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

千古“詞帝”,南唐後主李煜

李煜一心潛沒於詩詞文學的深海,不喜關心朝政和國家大事,對於身在一個皇家的他,他從無鶴立群雄當皇帝的心思。他曾給自己取號“鍾隱”、“鍾峰隱者”、“蓮峰居士”,表明自己無意爭位,自己的志趣在於秀麗的山水之間。

中主李璟發誓言“兄終弟及”,即把皇位傳給其弟景遂,但因為李煜的哥哥弘冀即李璟的長子當時立下戰功,就立弘冀為太子,“兄終弟及”的事就多年未提。但是弘冀為人果斷剛毅,權力慾極強,讓正在當皇帝的李璟不滿意,李璟便又想起“兄終弟及”的事情。李弘冀擔心父親將皇位傳給叔父,便秘密的將叔父景遂殺害。但此後不久李弘冀也死了。

登基

公元961年,25歲時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繼位後,寄希望於向宋納貢以保全基業,在位期間,殷勤侍奉宋朝,除了歲貢外,每逢宋廷用兵或有重大活動,也進禮以示支援和祝賀,沿用北宋年號,每次會見北宋使者都換龍袍為紫袍(官服),並多次派遣使者陳說臣服之意。 971年,李煜下令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973年,宋太祖令李煜去開封,他託病不去,宋太祖派兵攻打南唐。李煜對宋王朝抱有幻想,希望透過納貢保全自己父兄的基業,一面派兵消極抵抗,一面向宋太祖求和。

千古“詞帝”,南唐後主李煜

公元975年,宋軍兵臨城下,李煜恍然大悟,然大勢已去。奉表投降,南唐滅亡。

被俘

公元976年,後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趙 光義多次強留小周後於宮中。每次小周後回去,都是又哭又罵,李煜在痛苦鬱悶中,寫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抒寫自己的悲恨和懷念故國,因而成為他被害的直接原因之一。詞中吟詠感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訴說自己的悲劇命運和人生的愁恨,追懷往事,懷念故國,表達了亡國之痛。

死亡

公元978年 李煜在其42歲生日那天與后妃們聚會,寫出膾炙人口的《虞美人》,宋太宗再也不能容忍,賜毒酒毒死李煜,又虛情假意封李煜為吳王,以王禮厚葬於洛陽邙山。

千古“詞帝”,南唐後主李煜

詩詞成就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透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李煜文、詞、書、畫創作均豐。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他還極力推廣了澄心堂紙,與與大周后一同修補了《霓裳羽衣曲》。

李煜的詞的風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為兩個時期。

前期

詞風格綺麗柔靡,不脫“花間”習氣。 描寫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和風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長相思》《浣溪沙》等 。

後期

淒涼悲壯,意境深遠,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後的。如《虞美人》《相見歡》,《破陣子》《浪淘沙令》等 。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