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真教育探索系列之二十二——平等教育

2022-02-06由 張定成 發表于 歷史

真教育探索系列之二十二——平等教育

學校課程設定是基於平等學習的前提下的各盡所能。

教育平等權的起源:

有關教育平等權,國際上有過一些意義非凡的國際公約和國際習慣。《聯合國憲章》重申基本人權、人格尊嚴與價值及平等觀念。1946年國際教育局第9屆大會上,會議的章程就有“中等教育入學機會均等”,這是最早的世界性的教育平等權規定。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明確將教育平等作為基本人權,確立了人人平等原則並將教育確立為一項基本人權,為教育平等權的確立提供了國際法依據。之後。聯合國又陸續通過了《取締教育歧視公約》 《反對教育歧視建議》、《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滿足基本學習需要》使教育平等權更明確地成為一項國際法保障的權利。

《取締教育歧視公約》第4條規定締約國承擔擬定、發展和實施一種國家政策,以促進教育上的機會平等和待遇平等。這方面,發達國家的經驗值得借鑑。發達國家公立中小學基本上實行“劃片招生,就近入學”的政策。

美國的方法:

美國公立中小學不僅免學費,也免雜費、教材費。低收入家庭兒童還享有聯邦政府的資助和兒童營養計劃提供的免費早餐和午餐。當然,中國也意識到了這些,只是國情不同,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同,不可能完全按照美國的模式進行改革。

韓國的方法:

另外,韓國從1970年開始推行“教育貧困化政策”,撤銷名門學校,實行初中升學面試,公立中小學的教師其薪水全國統一。

日本的方法:

日本在改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方面三管齊下:撥款一視同仁,教師定期流動,校長定期流動。

中國相對更好借鑑韓國和日本的做法。全國或者一定地區範圍內(比如華東地區、華北地區等一些內部地區消費和收入水平相近的地區),統一教師薪水不是沒有可行性。類似的,上文提到的廣東省就是花大力氣在均衡教育資源上有很大改進

說起“平等教育”這個詞,很多家長都感到很陌生。到底什麼是平等教育,怎樣才能做到平等教育,帶著這個問題,我查閱了一些教育資料。

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念是等級分明的,家長和老師是教育的主體和權威,孩子必須要遵照家長和老師的教導,不能違背。在這樣的傳統教育觀念影響下,很多家長說一不二,孩子一旦想法和做法與自己的不符合,就橫加阻攔或者嚴厲批評,孩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是很被動的。

而在當今社會,科技文化飛速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才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在我們的傳統教育觀念中則更多是要求孩子循規蹈矩,讓孩子聽話,很少提倡孩子嘗試和創新。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也應該進行反思,我們是否能給孩子一個更加寬鬆和平等的教育環境,讓孩子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和潛能,讓孩子學會自主和創新。作為家長,我們不能只用條條框框去束縛孩子的思想和行為,不能只是居高臨下地批評和指責,不能一味地包辦代替,我們應該更多地俯下身來,換一種角度和態度,和孩子平等相處,給孩子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

綜合上文觀點,真教育開啟平等教育,首先,踐行立法和行政來保障平等,取消一些歧視性的政策,同時應該對照國際法檔案,堅決按照根本大法憲法的要求辦事。其次,訴求國家重視教育問題,增加教育投資比例,並且按實質平等的原則分配教育資源,尤其重視偏遠落後地區的教育問題,還要妥善處理好教師的薪水水平。以此促使教育平等權在現實生活中實現。第三,鼓勵的家長要多鼓勵孩子,不管孩子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要多說鼓勵的話語,多給孩子一個擁抱,要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讓孩子成為有主見的人;同時引導家長要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 給孩子一個自由、平等、寬鬆的教育環境,讓孩子體驗平等教育的價值!

真教育探索系列之二十二——平等教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