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一組珍貴照片背後的故事——甘肅五十年代引洮上山水利建設剪影

2022-01-21由 中華文化收藏愛好者 發表于 歷史

1958年,甘肅省提出一個宏偉的改造計劃,把過去白白流走的洮河水引上山,在崇山峻嶺上修建一條可供灌溉、行船、發電的山上運河。這是飽受乾旱之苦的當地人民夢寐以求的事,一聲號令十幾萬農民開赴工地以極其簡陋的工具打響了一場宏大改造自然的戰鬥。

一組珍貴照片背後的故事——甘肅五十年代引洮上山水利建設剪影

這組照片主要是沿線人民群眾響應黨和政府號召,不計報酬,積極投身參加引洮上山工程建設,利用簡易工具開挖溝渠,戰天鬥地的場景。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新華社記者郝常耕、李生才、傅振興、茹遂初拍攝)

引洮上山水利工程簡介:甘肅中部的定西、會寧、平涼等地區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乾旱少雨,植被稀疏,生態環境持續惡化,水資源極度匱乏成為限制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為了解決該地區人民群眾的生存和發展問題,甘肅省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就提出了引洮河水到中部地區的設想規劃。引洮總乾渠由岷縣古城水庫進水閘引水,沿洮河向下經海甸峽,渭源宗丹嶺、會川、慶坪、北寨,隴西大營梁,通渭華家嶺,西吉的赤土岔,固原的南城,環縣的小掌村,至慶陽的董志塬。

1958年6月全面開工。

1961年6月,因國家遇到暫時經濟困難,受物力、財力和技術條件的限制,引洮工程全線停工,被迫下馬(只留下5千人,1963年全面停工)。

2014年12月28日,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最佳化方案)。

2021年9月28日,引洮供水二期骨幹工程通水,引洮工程全線建成。

一組珍貴照片背後的故事——甘肅五十年代引洮上山水利建設剪影

一組珍貴照片背後的故事——甘肅五十年代引洮上山水利建設剪影

1958年6月17日,甘肅省人民委員會甘肅省人民委員會第25次會議透過關於支援引洮工程的決議:一、引洮工程是甘肅水利事業的歷史性的偉大創舉,各廳局必須把支援引洮工程提到議事日程的第一位。二、引洮水利工程局為專區級機關,直屬人民委員會領導,參加省上專員、州長等專業會議。三、工程局的幹部,由省級有關廳局配備。四、加強引洮工程的宣傳工作,向廣大幹部宣傳工程的偉大意義與民工的革命幹勁。五、這個決策各有關單位必須立即貫徹執行…。

一組珍貴照片背後的故事——甘肅五十年代引洮上山水利建設剪影

一組珍貴照片背後的故事——甘肅五十年代引洮上山水利建設剪影

一組珍貴照片背後的故事——甘肅五十年代引洮上山水利建設剪影

一組珍貴照片背後的故事——甘肅五十年代引洮上山水利建設剪影

一組珍貴照片背後的故事——甘肅五十年代引洮上山水利建設剪影

一組珍貴照片背後的故事——甘肅五十年代引洮上山水利建設剪影

一組珍貴照片背後的故事——甘肅五十年代引洮上山水利建設剪影

1958年6月17日,引洮工程開工典禮在岷縣古城舉行,共有12000人參加。省委第一書記張仲良、省長鄧寶珊以及省地主要領導都參加了開工典禮。當時省上確定的引洮建設方針是:“灌溉為主、綜合利用、民辦公助、機土並重、邊修邊用”。採取了“全面勘查、統一規劃、分段測量、分段設計、分段施工”的辦法,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先後動員定西、天水、平涼三地區將近20個縣的幹部和民工參加建設,臨夏州派突擊隊給予支援,施工高峰人數達16萬進度設想為四年半建成。計劃1959年通水大營梁、1961年通水赤土岔、1962年底通水董志塬。規劃引洮總乾渠由岷縣古城水庫進水閘引水,沿洮河向下經海甸峽,渭源宗丹嶺、會川、慶坪、北寨,隴西大營梁,通渭華家嶺,西吉的赤土岔,固原的南城,環縣的小掌村,至慶陽的董志塬。

一組珍貴照片背後的故事——甘肅五十年代引洮上山水利建設剪影

一組珍貴照片背後的故事——甘肅五十年代引洮上山水利建設剪影

一組珍貴照片背後的故事——甘肅五十年代引洮上山水利建設剪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