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2022-01-19由 長城外古道邊 發表于 歷史

涿鹿、蔚縣、赤城的歷史,比張家口長得多。壩上地區開發較晚,也比張家口的歷史長。429年,北魏徵服敕勒後“計口授田”設六鎮,“列置新民於漠南,東至濡源……,竟三千里”。濡源是沽源縣金蓮川一帶,沽水的源頭,“列置新民”即移民,壩上地區開始有了小規模半耕半牧區域。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北魏政權從北京南邊驅趕20多萬農戶,沿桑乾河谷遷移到幽燕西部和代北地區。北魏六鎮中的柔玄鎮,在尚義與內蒙興和之間,懷荒鎮是張北,後來又加了赤城與沽源之間的御夷鎮。六鎮之亂後,528年,御夷鎮和懷荒鎮為蔚州管轄。

經過遼、金、元400多年的開發,張家口壩下一帶有了衙門、村落、寺院,榷場,逐漸熱鬧起來。丘處機覲見成吉思汗時,曾在宣化呆了近一年,期間遊歷涿鹿、蔚縣等地,他寫的《西遊記》中,有對壩上壩下地區的描述。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據《宣府鎮志》載,洪武元年(1368年),宣府鎮轄區有隆慶州(今延慶)和保安州(今涿鹿),衛所21個,官戶4551戶、軍戶124797戶、民戶2030戶,計131378戶。如按每戶5口計,人口約65萬多人。這個資料應該是元朝時宣化府的記錄。

1368年7月,徐達兵臨北京城下, 8月,“湯和克宣德府後拔其寨堡”,經過兵火燹災的宣化、萬全、懷安等地淪為廢墟。朱元璋兩次實行“吏民同遷”,將當地居民全部遷移到北京大興一帶,壩下基本成為荒野,65萬人口的宣化府及轄區,出現斷檔。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明史》載,明初“徐達平沙漠,徙北平山後民三萬五千八百餘戶,散處諸府衛,籍為軍者給衣糧,民給田。……又以沙漠遺民三萬二千八百餘戶屯田北平”。山後是燕山以北,燕雲十六州南北分域,差不多把獨石口到張家口長城內外一帶的居民,遷移到燕山以南。

1387年,即明軍將張家口壩上壩下焚燬20年後,朱元璋沿長城築堡置軍設九邊防禦體系,言“御邊之道,故當示至以威武,尤必守以持重,來則御之,去則勿追,斯為上策”,開始遣將卒屯田戍邊,以“不坐食民租”為治邊方略,頒佈了“配戶當差”的戶役法。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配戶當差是將戍邊軍民,分編為若干役種戶籍,主要有民戶、軍戶、匠戶、灶戶四大戶計,配有油戶、酒戶、羊戶等百工,“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蔚縣西合營鎮夏源村財神廟配殿,有一組《百工圖》壁畫,畫面上有豆腐房、剃頭房、餳糖房、餅面鋪、弓箭鋪、鑄鐵鋪、切煙鋪、氈帽鋪、粟糧店、漂布店等,值得一看。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1392年,朱元璋將太原、遼、汾等七衛民丁,遷移到宣化左、右衛,萬全左、右衛,懷安五衛等地。1393年,“調南直隸(今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山西官民於懷安屯田”。 1416年,朱棣將山東、山西、湖廣流民2300餘戶遷於保安州,免賦役三年。

1429年明宣德年間,始建張家口堡。景泰三年(1452年),“將山西、山東、湖廣居民遷至保安州”。萬曆年間,西北地區出現大災荒,饑饉瘟疫造成餓殍遍野,明朝廷將京城回民大量東遷,有不少人散落到張家口一帶。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網上下載的手繪張家口堡及火車道

明《區處畿甸降夷》載:“國初平定,凡蒙古、色目人散處諸州者,多已更姓易名,雜處民間。……”。《大明律集解附例》載:“元胡入主中國,其種類散處天下者,難以遽絕,故凡蒙古及色目人,聽與中國人相嫁娶為婚姻。……夫本類嫁娶有禁者,恐其種類日滋也”。也就是強令蒙古和色目人,與漢族通婚。

《明史·兵志》載:衛所取兵有從徵、有歸附、有謫發。從徵軍,即原來的農民起義軍及反元群雄各部的降兵,這些人大都是南方兵。衛所中還有元朝的蒙古和色目降兵,謫發是指因獲罪而遠戍的官僚。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衛所實行邊班制與京操制,讓士兵“北人而南,南人而北”,“南方之人死於寒凍,北方之人死於瘴病”。一些遊民充軍者發配到萬全衛、宣化衛,軍戶來源於四面八方,形成張家口地區五胡雜處局面。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為了防止蒙古遊牧民聚整合營衛,自永樂初年,實行“絕其孽牧”的燒荒和擺邊戰術,即在秋枯時節,出長城以北30外放火燒荒,形成80多里寬人畜無法生存的“黑界地”,張北農牧民只好往北遷移到商都一帶,沽源處長城獨石口外,遷移到多倫一帶。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蒙古察哈爾貴族家的女子

1567年,隆慶開關開海後,南美洲和日本白銀流向中國,張家口邊口與蒙古的茶馬貿易發展喜人,張家口地區有了新氣象。但明王朝卻官場腐敗叢生,“邊軍缺餉九個月”,當時的首輔張居正後來感慨到:“彼時景象,曾有異於漢、唐之末世乎?”。

1644年清朝入關,第二年,清廷將張家口長城扒開豁口,修建了大境門,張家口邁上新臺階。順治帝兩次頒佈圍地令,滿清貴族和滿八旗將領們的莊頭,騎馬拽著繩子跑,直到馬跑不動為止,繩子圈起來的地方,歸旗人所有,使大批農戶失去土地,流離失所。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所載:“近畿土地,皆為八旗勳舊所圈,民無恆產,皆賴租種旗地為生”。圈地主要在距北京三、五百里以內的承德、京郊和關南地區。失去土地的農戶,無奈給旗人當佃戶、打長工,充軍或淪為流民,有的則“走東口”,偷偷跑到張家口壩上租賃蒙古人的土地墾荒耕種。

清朝廷允許留在關內八旗傷殘兵將和旗丁,攜帶家眷及牧丁阿哈到關內塞內定居。阿哈是抓來種地的漢人和朝鮮人,他們大都選擇可進可退的長城兩邊發展農牧業,張家口地區人口數量,迅速增加。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清初沿襲明制,順治帝在張家口外設立御馬監,設定種馬場和苑馬寺,皆隸屬於兵部。康熙帝改為上駟院,掌管御馬,以備皇帝巡幸、謁陵及秋獮木蘭時乘用。清廷在“依天地自然之力,養天地自然之物”的察哈爾草原,設中央直屬的太僕寺牧場和上駟院牧場,地方官辦的八旗牧場和綠營牧場等京北邊塞官牧場。

在獨石口外元上都、達裡岡愛、商都等地,闢為察哈爾皇家牧場。後來又增加東北大淩河等三個東北馬和朝鮮馬的牧場,由察哈爾蒙古人負責孳生牧養,他們屬於內務府,是戴紅纓帽的官人,牧莊主管理極為嚴格,孳養的好則賞酒,不好則鞭打。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清朝初年,允許少量的內地農民往塞外墾種,規定“春令出口種地,冬則遣回”。出口外種地農民須領有戶部發給的印票,或由理藩院、地區都統、原籍州縣等發放印票,方可出塞。後來怕蒙古人與漢人聯通,對察哈爾草原實行封禁政策,但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本來“禁者自禁,來者自來,耕者自耕”原則,尤其是“走東口”形成規模後,清廷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政策,鬆弛下來。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許多人知道走西口,對“走東口”不熟悉,其實,走東口是清廷允許的到草原耕種和做生意的活動,走東口的農民持有官方認可的通行證,驛站會給予一定協助,而走西口則是山西陝西等地農民自發組織逾越長城,到蒙古地墾荒耕種或作小本生意,類似走私活動。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康熙征剿噶爾丹時,設立了從獨石口到庫倫的軍臺,以及從張家口到庫倫到阿爾泰科布多軍臺,軍臺即驛站。商都是七臺,七臺以內由中原漢人經管,這些軍臺後來大都成為村鎮,七臺以外由蒙古經管。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囫圇,早期走東口的雁行人夜晚住的地方,大囫圇是指多倫

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亂,將武三桂的降兵和家眷,“免死發遣”,悉數遣徙東北,據載:“逆藩家口充發關東者,絡繹而來,數年殆盡,皆發各莊頭及站道當差。”,他們大都是廣東、福建、雲南人,到寒冷的東北無異於送死,頭腦靈活的則設法留漠南或遼陽一帶。所載,康熙十四年(1675年),“察哈爾部駐牧宣化、大同邊外。沽源縣為正白、鑲白旗群牧廠,人丁日眾。此時人口大多來自遼寧邊外”。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東北的一家驛站

康熙西征噶爾丹時,徵調大批中原遊民隨軍運輸物資,出塞的漢民增加,出現了舉家遷徙或娶蒙古婦女為妻的現象,以通婚來達到長期定居草原。這樣,張家口壩上地區的人口數量逐年增加。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雍正朝頒行借地養民令後,墾民驟增,村落棋佈。壩上人口增加,出現土地開墾與牛羊牧場之間的矛盾,據載:“雍正初年,招民墾種,授士兵以地,招佃種之,人口來自綏遠一帶”。雍正二年設立。張家口同知起,以前不載。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張家口同知統轄張、獨、多三廳,專管錢糧、刑名、命盜等案,並口外臺站盤費,及北路一切軍需、錢糧、支放之事。國朝壩內為農田,壩外為察哈爾東翼四旗,西翼正黃半旗遊牧地,三廳治之,隸口北道。

雍正二年(1724年),在張家口設張家口直隸廳,轄察哈爾總管八旗東翼鑲黃一旗、西翼正黃半旗以及口內蔚州、懷安、萬全、宣化、保安、西寧、蔚縣等七州縣的旗民事務。據《歸綏道志》載:“民糧牧地,雍正年接收直隸張理廳撥歸經營,並陸續開墾,共地四千三十一頃三十八畝”。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張家口通橋老照片

《口北三廳志》

北垂沙漠,所以絕內外……口北三廳之設,蓋通天保於采薇矣……恆碣以北,為禹跡所未經,故高山大川見於經傳者鮮。惟群史載紀朔方諸國略具端委,然方言譯語代變時移。《漢紀》匈奴,大略言瀚海陰山。自鮮卑盛,而有歠仇之庭,拓拔興而著駁髯之跡。至於汗跋那之轉畫達剌,昂吉里之訛昂古立。考古者徒以音義相承,誰定知是與非者?他如省方耀武,或錫之嘉名,雖職方著之,而當時之稱謂已。未能概一必沾沾焉。執往泥今,非迂則鑿矣。茲特祥其所可詳者,餘則登數名備掌故而已。蓋闕疑之義君子有取,非以其僻在遐荒存而不論也。志山川。

《尚義縣誌》載:“境內古代為遊牧區,人口來去無定。明末清初壩下始有定居漸成聚落。壩上直到清末民國初年才全部放墾,內地移民逐年增多。”。

張家口人的來歷,耕者自耕,禁者自禁,清朝對察哈爾草原的封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