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齊、秦並稱東西兩帝,齊卻去帝攻秦,五國合縱無疾而終

2022-01-18由 史說星語 發表于 歷史

齊、秦並稱東西兩帝,齊卻去帝攻秦,五國合縱無疾而終

這是史說星語的第375篇原創文章

話說,秦昭襄王時期,秦國越發強大,與東方的齊國並霸東西,然而昔日聯盟趙國卻被齊國挖走締結了聯盟關係。秦一氣之下攻趙奪地,並自稱西帝,同時將東帝的頭銜送給了齊湣王。但是,由於蘇秦的關係,齊卻去帝攻秦,與趙、燕、韓、魏結成了五國聯盟合縱攻秦。

齊、秦並稱東西兩帝,齊卻去帝攻秦,五國合縱無疾而終

趙武靈王逝世之後,因趙惠文王年幼,主謀餓死趙武靈王的李兌獨攬了趙國的政權,成為趙的實際統治者。由於趙的強盛,齊為破壞趙、秦聯盟,齊相薛公曾率魏昭王及韓相成陽君去邯鄲朝見李兌,並由魏獻葛孽(今河北肥鄉西南)、陰成(今河南盧氏東北)於趙。

齊、秦並稱東西兩帝,齊卻去帝攻秦,五國合縱無疾而終

齊早就計劃兼併宋,但由於趙、秦、宋聯盟關係未能得手。伊闕之戰使秦更為強大,齊越發急於破壞趙、秦的聯盟,當年即派使者去趙遊說,以破宋後將宋陶邑(今山東定陶西北)送李兌為封邑為條件,誘使趙與齊聯合。

齊、秦並稱東西兩帝,齊卻去帝攻秦,五國合縱無疾而終

趙惠文王十一年(前288年),趙派董叔率軍與魏軍聯合攻宋,魏將河陽(今河南孟縣西)再送與趙。秦發現趙背盟與齊魏聯合,遂於當年派軍攻趙,佔領梗陽(今山西清徐)。同時由秦相魏冉親自至齊,向齊湣王送去帝的稱號。

齊、秦並稱東西兩帝,齊卻去帝攻秦,五國合縱無疾而終

因為當時各國都已先後稱王,王號已不足尊貴,而帝則為比王更高的稱號,所以秦昭王於十月在宜陽自立為西帝,即派魏冉尊齊湣王為東帝,以爭取與齊聯盟,同時聯合魏、韓、燕約定共同攻趙,“疏分趙壤”。不過瓜分趙國主要得益者是齊國,齊國實力強大,對燕將形成更大的威脅。

齊、秦並稱東西兩帝,齊卻去帝攻秦,五國合縱無疾而終

因而燕昭王派蘇秦去齊,遊說齊湣王說“兩帝立,約伐趙”,不如伐宋更為有利;齊如取消帝號,必然會使“天下愛齊而憎秦”,這樣就可以乘機攻宋,而不會受到其他國家的干涉了。齊湣王認為這個建議很好,立即約請趙王在東阿(今山東陽穀東北)與齊王會見,約定“攻秦去帝”,並由蘇秦參與其事。十二月,齊宣佈廢去帝號,同時由蘇秦再去遊說韓、魏,很快達成協議,約定五國合縱,聯合攻秦。

齊、秦並稱東西兩帝,齊卻去帝攻秦,五國合縱無疾而終

次年(前287年),趙、齊、燕、韓、魏五國聯軍攻秦。燕國首先出軍兩萬,自備糧草,從齊行動,韓、魏隨後出軍,趙軍緊隨其後,調集上黨軍隊攻秦。五國聯軍進至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成皋(今河南滎陽西北)時,秦在五國聯軍壓力下,被迫廢除帝號,將溫(今河南溫縣西南)、軹(今河南濟源南)、高平(今河南濟源西南)歸還魏國;將王公、符逾(兩地位置不詳,當在今晉中地區)歸還趙國。聯軍內部出現分歧,互相觀望,誰都不肯前進。恰在此時齊國出軍攻宋,引起各國不滿,五國軍隊各自返國,第三次五國合縱攻秦不戰而告終。

如何看待五國攻秦

評論區交流一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