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擊敗袁紹10萬大軍以後,曹操為何用了七年,才平定了北方?

2022-01-15由 情懷歷史 發表于 歷史

官渡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一統北方中原的基礎,也決定了東漢末年的諸侯競爭格局。在官渡之戰中,袁紹損失了10萬大軍。不過,在官渡之戰後,曹操直到公元207年,才徹底平定了袁紹的地盤。那麼,問題來了,擊敗袁紹10萬大軍以後,曹操為何用了七年,才平定了北方?

擊敗袁紹10萬大軍以後,曹操為何用了七年,才平定了北方?

首先,公元200年,當曹操奔襲烏巢之時,袁軍部將張郃主張救淳于瓊,他對袁紹說:“曹操親自出馬,必然得手,那麼事情就無可挽回了。”郭圖卻別出心裁地說:“不如乘此時發兵去進攻曹軍大營。”袁紹認為郭圖說得對,只要攻拔曹營,曹操就無家可歸了。於是派高覽、張郃率領重兵攻擊曹營,而只派輕騎救援烏巢。高覽、張郃攻營不下,烏巢大敗的訊息已經傳來了,二將無心戀戰,竟自向曹軍投降。袁紹全軍大亂,一下子全垮了。慌忙之中,袁紹及長子袁譚各單騎逃遁,直奔黃河渡口,隨後又逃來一群騎兵,約有八百騎,渡河至黎陽北岸。這一仗袁紹損失七、八萬人,武器、輜重、圖書、珍寶無數。

擊敗袁紹10萬大軍以後,曹操為何用了七年,才平定了北方?

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官渡之戰中,袁紹一方確實損失慘重。不過,袁紹病沒有在官渡之戰中陣亡,而是成功回到了冀州。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回到冀州後,袁紹陸續平定了各處的叛亂。建安七年(202年)夏五月二十八日(6月28日),袁紹病逝,也即在官渡之戰的兩年後,袁紹才病逝。對此,在筆者看來,在這兩年時間內,袁紹顯然恢復了自己陣營的實力。由於袁紹平素有德政,去世之時,河北百姓沒有不悲痛的,市裡巷間揮灑著眼淚,如同失去親人一般。而這,也是袁紹在河北一帶深得人心的體現。

所以,在筆者看來,官渡之戰結束後,曹操並沒有一舉消滅袁紹集團的實力,也不具備合適的時機。當然,對於曹操來說,之所以耗時7年才平定河北,顯然不止這一個原因。一方面,打贏官渡之戰後,曹操的後方依然存在劉表、孫策(孫權)等諸侯。在沒有完全結局後方威脅的背景下,曹操對付袁紹及其兒子的時候,顯然不能全力出擊,至少要保留充足的兵力來鎮守後方。

擊敗袁紹10萬大軍以後,曹操為何用了七年,才平定了北方?

建安五年(200年)七月,汝南黃巾軍首領劉闢等叛歸袁紹。袁紹使劉備領兵與劉闢寇略許都以南,關羽得知後離開曹操,回到劉備身邊。曹操派遣曹仁來攻擊劉備,劉備戰不利於是回到袁紹處,想要離開袁紹,以聯絡劉表為由,帶兵復到汝南,獲得數千人馬,曹操派遣蔡陽前來攻打,被劉備所殺。

建安六年(201年),在官渡之戰取得勝利之後,曹操親自討伐劉備,劉備往投劉表。劉表親自到郊外迎接劉備,待以上賓之禮,遂屯於新野。荊州豪傑都前往歸附劉備,引起劉表的猜疑,劉表暗地裡提防劉備。對此,在筆者看來,劉備在曹操後方的襲擾,促使曹操不得不分兵應對。而這,自然是官渡之戰結束後,曹操沒有對袁紹火上加油的原因之一。

擊敗袁紹10萬大軍以後,曹操為何用了七年,才平定了北方?

建安七年(202年),劉表命令劉備帶軍北上,到葉縣,與夏侯惇、于禁等相拒於博望坡。在博望坡之戰中,劉備以偽遁之計,設下伏兵,夏侯惇、于禁中計,一起追擊劉備,最終,被劉備率軍打敗,恰逢李典率兵前來救援。劉備因為軍力過少,於是不再繼續追擊夏侯惇、于禁。

另一方面,在官渡之戰前,袁紹擁有冀州、幽州、青州、幷州這四個州的地盤。其中,就冀州來說,在東漢末年較少受到黃巾之亂的衝擊,得以兵精糧足。與此相對應的是,對於曹操來說,主要擁有兗州和徐州之地。雖然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但是,這並沒有讓袁紹損失較大的地盤。經過休養生息之後,袁紹完全有能力調兵遣將,從而繼續和曹操作戰。

擊敗袁紹10萬大軍以後,曹操為何用了七年,才平定了北方?

在官渡之戰中,曹操一方的糧草供應不足,如果不是偷襲袁紹的糧倉——烏巢,很可能就要因為糧草供給不上,從而兵敗如山倒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官渡之戰中,曹操選擇了相對靠近自己地盤的地方,和袁紹進行決戰,這已經是最大程度降低糧草運送的難度了。所以,一旦曹操深入袁紹的地盤,那麼,後勤補給的壓力就會增大。而這,自然也是曹操耗時多年,才能徹底消滅袁紹地盤的重要原因。如果沒有糧草供應上的問題,曹操完全可以持續在袁紹的地盤作戰。但是,一旦有糧草上的問題,這就會導致曹操在取得一定戰果之後,就需要暫停一下進攻的節奏。

除此之外,在筆者看來,在袁紹去世後,袁紹的幾個兒子互相爭鬥。如果曹操擺出一副吞併河北的態勢,這很可能會讓袁紹的幾個兒子團結一致。而這,自然是曹操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因此,曹操採取了循序漸進和坐山觀虎鬥的策略。

擊敗袁紹10萬大軍以後,曹操為何用了七年,才平定了北方?

最後,建安七年(202年),袁紹病逝,曹操進攻他的兩個兒子,連戰連捷。在此背景下,曹操麾下的諸將都想乘勝攻破二袁,可就在此時,先前力主北進的郭嘉卻力排眾議,獨進奇策,建議退兵。他為曹操分析了袁氏兩兄弟之間的矛盾,說:“袁譚、袁尚素來互不相服,又有郭圖、逢紀這樣的謀臣在當中攙和,必然要反目。不如先南征劉表,靜待其變,變成而後擊之,一舉可定也。”郭嘉建議曹操裝作向南攻擊劉表的假象,“以待其變”。果然,曹軍剛回到許昌,袁軍生變的訊息就已傳來。曹操乘機回軍北上,將袁譚、袁尚各個擊破,二袁一死一逃。因為郭嘉的妙計,這一戰贏得既輕鬆又順利。

擊敗袁紹10萬大軍以後,曹操為何用了七年,才平定了北方?

建安十年(205年),郭嘉建議曹操多多招募重用青、冀、幽、並四州名士,收附民心,徹底鞏固控制抵禦。曹操採納了他的意見,甚至重用了曾經詆譭過自己的陳琳,果然有千金市骨之效。對此,在筆者看來,公元205年的時候,曹操事實上有機會徹底消滅袁紹集團的殘餘勢力。但是,袁紹的地盤實在太大了,所以,曹操此時需要鞏固對袁紹地盤的佔據,而不是急於除掉袁紹的兒子。建安十二年(207年),袁尚、袁熙逃入烏桓,即今遼寧錦州一帶。對此,曹操在郭嘉的建議下北征烏桓,這不僅徹底消滅了袁紹的殘餘勢力,也重創了烏桓等北方遊牧民族。在耗時7年平定河北之後,曹操開始將注意力放到了南邊的劉表、孫權等諸侯身上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