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生育下降是人類文明程序的必然階段

2022-01-13由 肖仲華開講 發表于 歷史

關於生三胎政策的出臺,照例要引起一眾口水唾沫橫飛。有人指責昔日的計生政策,有人大講今日年輕人所謂“躺平”生態,更多的是調侃和叫苦,就是沒人能心平氣和地研討一下生育問題最根本的原因何在。

我前天寫《為什麼二胎叫好,三胎叫苦》,只是從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來來看問題。今天我再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來談談深層問題。

全人類在生育問題上都經歷過四個階段:生育崇拜時代-多生超生時代-少生優育時代-不願生育時代。這四個階段分別對應四種社會形態:原始母系社會-農耕社會-工業社會-後工業社會,或者說對應四種文明形態:原始狩獵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後工業文明。

不同社會和文明形態之下,人類對待生育的認知和態度是不一樣的,這在本質上是取決於生產力水平和整體的生活水平。

01

原始母系社會的群婚與生育

母系社會大約對應於農耕文明之前的獰獵時期,採摘和獰獵是基本的生產方式,人類還處在基本溫飽都難以解決的階段。

這個時期,每個人的勞動主要是透過採摘和狩獵來滿足自己個體的生存需要。無論男女,都要採摘和狩獵勞動,基本上同猴子沒什麼兩樣。不斷地採摘和狩獵以充飢,然後再繼續採摘和狩獵。

那時,人們對男女的性別認識還不充分,只知道女性是要生育的,無論誰都是從女性肚子裡生出來的。這意味著女性是造人者,沒有女性就沒有自己和他人,所以造人的一定是“女媧”而不可能是“男媧”。這決定了那個時代女性的地位比男人高,這一點我們可以透過文化期考古發現的女性生殖崇拜洞見一斑。

因為是採摘和原始狩獵的生產方式,社會分工與合作還沒有形成,人們對“人多力量大”的認識還不充分,所以這個時代的婚姻關係是不存在的。大致還處在同動物差不多的群婚形式,性愛與否,生育與否,一切都跟著感覺走,聽天由命,隨機發生。

採摘和狩獵的生產方式決定了遊獵的生活方式。人類居無定所,跟著自然產物走,哪裡果實多,動物多,就去哪裡謀生。這種情況下生育其實是很困難的事情,女性十月懷胎和生育及哺育都需要相對安定的生活方式與環境。除非是懷上了不得不生育,否則沒有誰會主動追求多生多育。當然也並不懂得如何節育和少生優育。

02

農業社會的多生超生

人類自進入農耕文明之後,開始定居和農業種養殖。農業生產的產量當然比自然的採摘狩獵要高,也更能有食物的保障。透過農耕勞動,人類逐漸明白了勞動分工與合作的重要性。從刀耕火種到規模化種養殖,一切田間作業包括田耕和田獵,都不是個體單獨作業所能完成。

這促使人類開始意識到“人多力量大”。這個意識的覺醒意義非同小可,它標誌著人類開始意識到分工與合作的勞動方式可以產生消費剩餘,創造基本生存滿足之外的財富積累。

這種覺醒當然促使了人類團隊、家庭、部落族群、國家等社會形態的相繼誕生。與之相應,人類也在婚姻和生育問題上有了新的認知。多生多育意味著勞動力增強,意味著生產和消費剩餘更多,意味著財富的增長。

人類一旦有了這樣的意識覺醒,自然會高度重視生育問題,人口自然也隨之迅速增長。隨著人口的增長,人與自然資源的衝突開始顯現。家庭、部落族群和國家間爭奪資源的矛盾和衝突也隨之產生。戰爭和衝突更需要“人多力量大”,這促使人類開始在家庭、部落族群和國家層面重視生育問題。

女性乃“造人者”的意識被更進一步加強,因之在家庭、部落族群和國家層面開始把搶奪女性資源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之一。人類社會也因之從母系社會進入父系社會。這一點,我們從妻(甲骨文含義為搶掠女子婚配生育)、妾(失去自由的性奴)、婢(地位低下的女奴)以及妃(生育了兒子的正妻)、嬪(服務主人的宮女)、媵(陪嫁的侍女)、嬙(管理妻妾們的女性)等漢字本義就可知大概。女性一旦成了創造財富和人口的機器,自然就成了最重要的資源爭奪物件,其地位不升反降。

在農業社會,家庭、部落族群和國家的財富,只有兩個最重要的指標,一是人口,其次是土地。“土地是財富之母”,而有人就不愁搶不到土地。

人類早期的經濟學思考始終沒有離開過人口和土地這兩大要素。資本被納入生產要素,這是西方重商主義誕生之後的事情。

農業社會在婚姻和生育問題上的基本表現形態就是一夫多妻和儘可能的多生超生。多生育就意味著勞動生產力提升的可能性更大,問題就這麼簡單。

03

工業社會的少生優育

工業化意味著機械化和自動化,人類開始從簡單勞動中被解放出來。這個時候,生產力的提升不再靠簡單的勞動,而是靠知識、技術和技能。

工業化程度越高,對人口素質要求也越高。人類需要學習的知識、技術和各種能力培養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高。曾經的人類可能只需要一年半載的農業生產實踐就能掌握基本的農耕技術,或者只需要讀幾年私塾就可以做秀才管理一方事務,但在工業化時代,人類需要讀書十幾年、幾十年甚至終生堅持學習。

這個時候,個體、家庭、國家的競爭不再是簡單人口數量所代表的簡單勞動力的競爭,而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動物人和社會人的綜合體,是生理人和文化人的綜合體,是身體、文化、知識、技術和能力的綜合體。

因為人才的培養成本太高,並非每個父母都有能力承擔。所以,工業化時代表現出了普遍的結婚率、生育率雙降,離婚率上升。

縱觀人類整個工業化程序,一個基本結論是,工業化程度越高,經濟社會越發達,婚配率和生育率就越低。一般而言,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就是分水嶺,超過這個水平就是生育率下降的開始。

其背後的深層原因非常簡單,人們保障和改善自己的生活不再靠多生多育,相反,多生多育意味著養育的負擔加重,生活水平下降。

所以,工業社會的生育特徵就是少生,但追求優育。少生優育,追求人口的質量重於數量。

04

後工業時代的不婚不育現象

後工業時代就是高度科技化、智慧化的時代,人類的勞動更大程度地被解放。人類社會整體上也從昔日的物質匱乏轉向了物質過剩。

人們開始更多追求生活的享受,尤其是物質之外的精神享受。原始的性滿足已淪為最低層的需求滿足,而且不再需要依託婚姻就能實現。生育和養育變成了與自己生活質量不太相關的問題,甚至被認為是降低自己生活質量的問題。這導致人們的婚姻和生育意願開始迅速下降。

另一方面,西方社會的養老問題社會化使人們對子女養老問題不再依賴,東方的子孝兄悌也在經歷西方文化的洗禮後變成了實際上的子不孝兄不悌。一旦人們開始對養育子女的自私意義不再迷信,這生育的意願就會更低。

我們一直認為只有消除了房子、教育和醫療這三座大山,也就是消除了人們生育和養育的沉重負擔才可能提升生育的願望,但西方尤其是北歐高福利社會的現實卻並不支援這個論斷。高福利社會固然沒有了沉重的生活壓力,但正是因為沒有了生活的壓力,這生育和養育就相對突顯為任何一個家庭最沉重的負擔了。除了經濟負擔,更有時間和精力負擔。

“父母養兒半條命”講的是養育一個子女,父母要犧牲半個生命的代價。這其實毫不誇張,做過父母的人都知道。只要有了孩子,整個家庭的一切都會自然而然轉向以孩子為中心,一切為了孩子。做父母的生活已經不再重要了,更別奢談什麼生活的質量與享樂。這種狀況無疑使很多人開始害怕結婚生子,表現為不婚不育現象。

不婚不育現象在西方社會已經非常普遍,在中國社會也開始越來越多。最近人們熱議的“躺平”就是表現之一。

我在這裡分析婚姻和生育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之間的關係,是想找到生育問題的根源。只有找到了真正的根源,才可能有正確的對策。

05

追究計生政策很可笑

有些公知又在借計生政策大做文章,提出要追究計生政策的責任云云。

計生政策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試圖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的歷史關頭實施的一項國策。固然有過分強硬和缺乏人性關懷的一面,但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其實是一項不得已但非常正確的國策。

計劃時代是越窮越生,原因非常簡單,農業時代生出來就是勞動力,可以掙工分,換口糧。在那個時代,事實上就是越窮越生,越生越窮,惡性迴圈。但是,當國家決意走工業化強國道路時,龐大的農業人口與工業化時代的人才需要並不同軌。

計生政策的核心其實不只是控制人口數量那麼簡單,而是代之以“少生優育”的目標訴求。

我們看看計生政策的後果到底是什麼?

其一,少生了三億人口,這沒錯,相當於少生了一個美國吧。

其二,請別忘了正是在少生三億的前提下,中國創造了大學升學率全球第一的奇蹟,也創造了擁有全球最大規模工程師隊伍的奇蹟。而這正是今天中國能成為世界第一大製造國的堅實基礎。

假如再多生三億,後果會是這樣子嗎?

沒有計生政策,沒有少生三億前提下把國力用於教育和科技發展,改善人口結構,提升國民綜合素質,會有今天的成就麼?

農耕時代是人口爆炸的時代,工業和後工業時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人口+知識 = 現代人>,這個公式成立不?有人口沒知識就不是人(現代人),這個成立不?如果成立,計生政策就一點沒錯。

沒有當年強有力的計生政策,就不太可能有中國工業化轉型的成功和成就。

當中國的工業化基本完成,開始進入後工業時代時,廢除計生政策,也是順應時代需要。雖然有點晚,但終歸是正確的決策。國計民生,相機抉擇,何錯之有?

我們不要忘記,在一些公知和反華者的眼中和嘴裡,中國人多了是“黃禍”,少了又是罪過,只有亡國滅種才是對的。他們對文明史一知半解,同時也從來不去思考那些簡單的現實問題。西方社會沒有搞計劃生育,為什麼生育率也一直在下降啊?要不要叫罵西方國家不應該走工業化道路,而是始終停留在農耕時代,以保持多生超生的人口爆炸態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