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印度要想成為強國到底有多難?尼赫魯的“大國美夢”

2022-01-07由 Chris豪總 發表于 歷史

當今世界上只有美、蘇 、中三國雄視全球,第四個大國非印度莫屬。以印度現在所在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流角色的,要麼成為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銷聲匿跡。

寫下這段話的人,是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當時的印度還是英國治下的一個殖民地,尼赫魯也因為爭取民族獨立正深陷囹圄。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尼赫魯的“大國美夢”,聊聊印度要想成為一流強國到底多大難?

印度要想成為強國到底有多難?尼赫魯的“大國美夢”

印度“國父”尼赫魯

如果一定要追根溯源的話,尼赫魯的“大國夢”還得來自於他“深惡痛絕”的英國。尼赫魯的出身,在印度人裡是絕對的頂配。按照印度的種族制度來看,尼赫魯家族屬於最頂級的婆羅門種姓。他的父親供職於英屬印度政府裡的高階法院,名聲很大,錢也很多。最重要的是,跟英國人混久了,思想和生活方式也開始歐化了,所以在培養孩子方面,採取的完全是西式的貴族教育。尼赫魯小時候身邊就圍著一群來自歐洲的“洋教師們”。

16歲那年,又在父母的安排一下前往英國留學,入讀的是當地的貴族中學——哈羅公學。本來,尼赫魯因為拉丁文成績不是很好,所以已被編入低年級就讀,但是很快,他就取得了很優異的成績。有一次,他因為成績優異,而獲得一本《加里波迪傳》作為獎品。加里波迪是一位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這本書對尼赫魯的影響很大,一直沉浸於貴族生活的尼赫魯開始有了“政治抱負”。

印度要想成為強國到底有多難?尼赫魯的“大國美夢”

1905年尼赫魯在英國留學

1907年,尼赫魯進入劍橋大學有名的三一學院,主修化學,地質學和植物學。但是,因為他太好學了,文史哲的課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尼赫魯求學劍橋期間,正是印度民族情緒高漲的時候,國內的局勢影響到了遠在重洋的尼赫魯,他被印度國大黨激進派的主張所“俘虜”。1910年,劍橋畢業的尼赫魯又進入倫敦內宮法學院就讀法律專業,直到1912年才學成歸國。尼赫魯在英國留學時間長達七年,他的中學,大學教育基本上都是在英國完成的。這期間他又遍遊歐洲,成為一個“完全西化”的尼赫魯。但同時,他的印度民族主義也在這一時期逐漸形成,希望建立一個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完全獨立的印度,成為尼赫魯“大國夢”的第一步。

1912年,回到印度的尼赫魯成為了一名律師,同時投身於國大黨的各項活動中,並且認識了此後,被他視為“父親和英雄”的聖雄甘地。在甘地的影響下,尼赫魯深入是印度底層社會,瞭解印度的歷史與現狀。不久之後,尼赫魯就辭去了律師的工作,專門從事國大黨的政治活動。他也因為辭職和父親鬧了不愉快,但是結局卻是父親被他和甘地說服了,並且和他們一起加入民族獨立運動之中。

印度要想成為強國到底有多難?尼赫魯的“大國美夢”

尼赫魯(左)與甘地(右)

1920年,甘地倡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開始。1921年,國大黨的一批重要分子,因此被英國當局逮捕入獄,這其中就有尼赫魯。在此後的20餘年裡,尼赫魯一共入獄9次,坐牢時間加起來將近9年。在長期的鬥爭中,尼赫魯的思想也發生了許多改變。首先是在印度獨立與爭取獨立的手段上,尼赫魯與他的偶像甘地產生了許多“衝突”。尼赫魯堅持印度要建成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並認為,單純的依靠不抵抗是無法達到這個目的的。其實,20年代末的時候,尼赫魯去考察了西歐,也到過蘇聯。這兩次考察,讓他對兩種社會模式開始了深刻的思考。他被蘇聯的“社會主義”模式所吸引,但認為仍有不足。印度可以發展社會主義,但要有所取捨,這就是印度獨立之後,尼赫魯提倡的“第三種道路”的雛形。

從30年代開始。尼赫魯逐漸掌握了國大黨的領導權,開始領導印度的獨立運動。在印度人民的努力下,1947年8月15日,印度終於迎來了獨立,尼赫魯也實現了他“大國夢”的第一步。之後,印度就進入了長達17年的“尼赫魯時代”。

印度要想成為強國到底有多難?尼赫魯的“大國美夢”

建國時的尼赫魯

尼赫魯當政印度的17年(也是印度在位時間最久的總理),是他大刀闊斧改革印度,引導印度邁向世界強國的十七年,也是他壯志難酬的十七年。沒有經濟獨立,就不可能有完全的民族獨立。為了改變印度獨立之初比較薄弱的經濟基礎,尼赫魯在印度搞了一系列的經濟強國政策。從這些政策上來看,是參照了蘇聯與中國的部分發展模式,搞所謂的“社會主義型別社會”,發展混合經濟,以“計劃經濟”為發展手段,強調凱恩斯式的國家干預模式。坦白講,尼赫魯的這一套做法,對當時的印度還是非常有效的,經濟領域的另一項重要改革就是“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主要包括兩部分,第一個是廢除“柴明達法定地主制”。“柴明達”的意思就是“土地擁有者”。英國統治印度期間,主要採用的就是柴明達制度,透過法律承認了他們對土地的私有權。全印度柴明達只佔2%的人口,控制的土地卻有全國的50%~60%。一般來說,尼赫魯對柴明達的改革是比較有成效的,法令施行以後,廢除的柴明達高達250萬,被政府接管的土地有一億六千萬英畝。

印度要想成為強國到底有多難?尼赫魯的“大國美夢”

印度地主階級

土地改革的第二個方面,是限制擁有土地的最高限額。如果說關於柴明達的改革算是成功的話,那麼這一條改革就徹底失敗了。從尼赫魯的出生就可以看出,印度的國大黨實際上是代表大資本家、大地主的利益,尼赫魯即使為了心中的“強國夢”,願意放棄自家的利益去改革,但是,也阻擋不了國大黨內部其他成員追求自己的利益。加上印度獨立之後,地方行政組成效仿美國,各邦擁有很大的權力,導致法令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實。

所以,從整體上看,尼赫魯的土地改革是失敗了。私人土地所有制,少數大地主佔據全國大量土地的傳統沒有被改變,這導致了結果之一,就是印度農業至今都吸納了大多數的人口,卻創造不了相應的國民經濟:後果之二,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第二個話題,印度要想成為世界強國到底有多難?換句話說,印度的強國夢到底卡在了哪兒?

印度要想成為強國到底有多難?尼赫魯的“大國美夢”

印度貧民窟的形成原因之一:土改的失敗

從印度獨立之後,這幾十年的發展來看,第三產業有明顯的起色。但是,工業化水平一直不高,而工業化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土地,在原有的土地政策之下,只要掌握土地的地主們或是小農民們不同意,政府就無法徵收他們的土地,工業化所需的大面積工業用地就無法滿足。當然,工業化落後肯定不是這一方面原因導致的。從英國那裡全盤繼承的法律中,對於工人無微不至的保護等等,都是妨礙印度工業化的原因,但是無法滿足工業用地,絕對是工業化遲緩最重要的先決條件之一。

這種要犧牲一大片既得利益者權益的事情,其實在尼赫魯的開國時代最容易解決,但是,尼赫魯還是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後來到了90年代,尼赫魯的女兒、外孫統治時代結束,印度新政府開始搞自由化市場經濟,當時的拉奧政府就苦於土地問題,無法開展工業化,所以就選擇跳過了工業化,搞第三產業去了。現在的印度總理莫迪上任以後,想回去搞工業化,出臺了土地政策,但是顯然,只有政策是完全沒有用的,搞不了工業化,相應的軍工水平就無法保證,所以印度自家建造的“高階武器”,經常成為網友吐槽的物件。更重要的是,沒有工業化單靠相對發達一點的第三產業,能養活印度十幾億的人口嗎?不解決工業化的問題,印度離世界強國就還很遠。

印度要想成為強國到底有多難?尼赫魯的“大國美夢”

印度海軍沒有飛機牽引車,用拖拉機湊數

尼赫魯從小的生活環境,教育經歷決定了尼赫魯的骨子裡是有西式基因的。二十年代末的那場西歐考察,也讓他堅定了在印度建設西式民主國家的決心。從歷史上看,印度的宗教傳統是刻在骨子裡的,獨立前後,印度政壇上層,有人主張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但是尼赫魯對此強烈反對。他堅持推動政治世俗化,主張政教分離,要求基於每種宗教以同等程度的自由,仿照英國搞議會內閣制,仿照美國處理中央與地方分權。尼赫魯的政教分離政策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但是尼赫魯改變的了政策,改變不了觀念。

作為一個幾乎全民信教的國家,印度不可能真正做到政教分離,尼赫魯更無法阻止嚴峻的宗教衝突,以至於他的獨女,後來的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都死於處理宗教衝突不當之中。九十年代以後,印度改變了國大黨一黨獨大的局面,印度人民黨開始走到臺前,與國大黨交替執政,印人黨是個宗教色彩很濃烈的政黨,他要想獲得民眾手裡的選票,就要充分利用宗教情緒。在政治局面的這種變化下,印度教民族主義復活,宗教政治化也就成了一種必然的事實,而印度教又伴隨著嚴格的種姓制度,嚴峻的種姓,種族,民族矛盾是妨礙印度變強的另一大主因。但是要改變這個局面,恐怕要比土地改革還要難上十倍、百倍。

印度要想成為強國到底有多難?尼赫魯的“大國美夢”

尼赫魯與女兒英迪拉

對於印度來說,尼赫魯是有大功的;對於尼赫魯來說,他對印度是有夢想的。草創之際,帶領印度取得了獨立,是他“強國美夢”的第一步,雖然這個過程中也確實給印度埋下了許多隱患,但畢竟,印度走出一條獨立之路。建國以後,尼赫魯千方百計擴充印度實力,無時無刻不在夢想著成為一個世界強國,但是,十七年的改革,他最終沒能完成自己的目標,甚至許多問題,成為痼疾留給了子孫後代。正是有了這些痼疾,尼赫魯大國夢碎,印度也很難成為一個強國!

印度要想成為強國到底有多難?尼赫魯的“大國美夢”

尼赫魯手持剛定稿的印度國旗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