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泰國大選:民意支援敗給了制度優勢

2022-01-05由 阿爾法熱點 發表于 歷史

泰國大選:民意支援敗給了制度優勢

經過一個月的計算拖延,泰國選舉委員會終於公佈了大選的正式結果。不出預料,他信陣營的為泰黨成為下議員第一大黨,獲得了136個席位,巴育領導的人民國家力量黨獲得115個席位,而塔納通領導的新未來黨在此次大選中成為最大的“黑馬”,獲得了80個席位。

按照這種情況來看,雖然為泰黨獲得了最大的民意支援,但軍政府總理巴育獲得了連任總理的資格。

議會第一大黨無法獲得組閣上臺的資格,產生這種情況出現的土壤只能是泰國複雜的政治格局。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講,這一結果產生,說明民意支援敗給了制度優勢。

泰國大選:民意支援敗給了制度優勢

利用制度優勢加強軍政府自身力量

根據2017年的泰國新修訂的憲法和選舉法,總理的產生由250個上議員和500個下議員共同選舉產生,而上議員議席是由軍方控制的全國和平秩序委員會推薦產生。這就意味著巴育已經提前鎖定了250個席位,加上在民選產生的115個下議員席位,巴育已經獲得了365票,與過半數只有一步之遙,只需要另外獲得11票即可,有很多小黨都獲得了1個席位,很容易拉攏。

PS:目前,軍政府已經有15名部長辭職,全部成為了上議員,不知道是不是巴育的“杯酒釋兵權”?

泰國大選:民意支援敗給了制度優勢

利用制度優勢削弱主要對手力量

同樣也是根據2017年的泰國新修訂的憲法和選舉法,500個下議員席位被分為了分割槽議員和不分割槽議員組成,分別為350個和150個。分割槽議員是由全國350個選區各選出一名議員而產生,等同於選民直選。然後再按各政黨得票比例確定各個政黨在不分割槽議員中的分配方案,但要刨去各政黨之前在分割槽議員中獲得的數目。

在這種計算原則之下,如果在分割槽議員選舉中獲得的席位越多,那麼在不分割槽議員席位上就要吃虧。很顯然,這是軍政府對為泰黨“量身定做”的,因為為泰黨具有廣泛的民意支援。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在分割槽議員中為泰黨沒有獲得任何席位。

泰國大選:民意支援敗給了制度優勢

對於這一制度設計,軍政府美其名曰讓更多的小黨參與到國家的政治生活中來,而真正的目的是是分散為泰黨的選票,削弱他信陣營的勢力。

巴育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近年來的泰國政壇,軍政府總是打不破“政變—執政—大選—下臺”魔咒,每次幾乎都他信領導的政治勢力,他信之後是妹夫頌猜,然後又是英拉,中間只有民主黨的阿披實短暫執政。

當然,這種勝利從骨子裡就帶著“不公”的基因,他信和英拉不是敗給民意,而是敗給制度。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