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中國古代史(秦漢)(十九:鹽鐵官營、李廣之死、酷吏之死)

2022-01-04由 高考歷史政治張振愷 發表于 歷史

公元前120年

鹽鐵官營:漢武帝的圈錢之道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提拔理財專家桑弘羊為財政大臣,開始向全國推行鹽鐵官營、均輸法、平準法、幣制改革等經濟政策。

此時,漢武帝正在籌備一場最大規模的對匈奴的戰爭,可掌管經濟的大司農卻告知:“財匱,戰士頗不得祿矣。”就這樣理財專家桑弘羊的表演時間到了。他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中,最重要的是鹽鐵官營。

漢初時期,一批商人憑藉鹽鐵放任私營的政策大賺了一筆,紛紛成為地方富商大賈。所以桑弘羊就把武帝圈錢的手伸向了這些商人的口袋。從前118年開始,下令將煮鹽、冶鐵的生意收歸政府管理。所得收入用以補充賦稅。另外,還在全國四十個郡建立鹽鐵官,設定專賣機關。根據後世《鹽鐵論》記載,當時平四方暴亂、封賞將士功績,都以億萬計算,這都是“鹽鐵之福也”。

在桑弘羊推行的一系列經濟政策中,還有一個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措施,那就是確定了五鐵錢的幣制改革。其實這已經是漢武帝第四次進行幣制改革了。

那麼,漢武帝到底是怎麼透過幣制改革來圈錢的呢?大致分為兩步:第一步是以白鹿皮作幣,低成本賺錢。前119年,政府下詔鑄造三銖錢、皮幣以及白金幣。其中皮幣就是以白鹿皮做錢幣,一塊鹿皮就值四十萬錢。這一政策妙就妙在漢武帝不需要成本,因為宮中禁苑裡有的是白鹿。而那些王侯宗室如果要朝見聘享,必須使用皮幣。這樣,宗室貴族的錢大量流入了中央政府。

不過,這次的幣制改革並沒有解決社會上豪強富商私鑄偽幣,導致幣值混亂的問題。即使朝廷頒佈了“盜鑄金錢者死罪令”,仍然無濟於事。這就逼得漢武帝下了一劑猛藥,也就是第二步,將鑄幣權收歸中央。前113年中央設定水衡都尉以及下屬官職,專門負責將全國鑄幣原料蒐集到中央,統一鑄造,同時禁止各地郡國鑄幣。漢武帝的這步棋不僅壟斷了貨幣的鑄造,加強了中央對經濟的調控,還讓貨幣的偽造失去了原料銅材,從根本上戰勝了地方私自鑄錢的富商大賈,可以說是一箭雙鵰。

在漢武帝的幾次幣制改革過程中,更是確立了幣值與重量相符合的“重如其文”原則,這在中國錢幣發展史上是一次重大進步。當然,從漢武帝限制地方豪強、解決財政問題的初衷來看,幣值與實際重量的一致可以增加鑄造偽幣的難度,不失為打擊富商大賈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廢三銖錢,改鑄五鐵錢”政令。由於五銖錢輕重更加適中,滿足了古代經濟和價格水平對貨幣單位的要求。於是,從漢武帝幣制改革開始,到東漢、魏、晉、南齊、梁、陳、北魏、隋都以五鐵錢為統一形制。它歷時739年,是我國錢幣史上鑄造數量最多、使用時間最久的貨幣。

結論:漢武帝時期透過桑弘羊推行的一系列經濟政策雖然有解決當時財政危機的現實需要,但從長遠來看更是加強中央集權的關鍵舉措。其中鹽鐵官營,特別是鹽,成為歷代政府牢牢把控的專賣商品;而五銖錢形制的確定也為後世開啟了幣制改革的先例和範本。

中國古代史(秦漢)(十九:鹽鐵官營、李廣之死、酷吏之死)

鹽鐵官營——經濟所有制改革

公元前119年

李廣之死:李廣難封

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戰中“飛將軍”李廣因率軍迷途延誤了與大軍匯合的時機,羞憤自殺。

李廣出生于軍事世家,漢朝與匈奴的矛盾越來越深厚,他順應朝廷號召從軍。李廣非常善於箭術,而且一直戰鬥在漢匈戰爭的前線,積累了赫赫戰功。這樣一個盛名在外的優秀將領,為什麼處處碰壁,不能封侯,最後還自殺呢?

前119年漢武帝召開軍事會議,商議伐匈大策。漢武帝制定出大部隊深入沙漠、尋殲主力的戰略方針。為此他集中十萬精銳騎兵,組成兩大兵團,分別由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自統率5萬大軍。此時李廣正是大將軍衛青部下的前將軍。李廣這次能夠出徵並擔任前將軍,十分不易。武帝認為李廣年齡大了,原本不想讓他出徵冒險,但是架不住李廣一直堅持,最終武帝才答應了李廣的請求。衛青行軍千里,剛好遇到匈奴單于主力,雙方列陣交戰。衛青讓戰車列為環形,先派五千騎兵衝擊匈奴,匈奴派出一萬騎兵應對。單于見漢朝佔據優勢,便尋了個機會遁逃而去。衛青一番激戰卻沒能俘虜單于,非常氣憤。這時,他從俘虜處得知了單于的駐地,求勝心切的衛青準備兵分兩路,一路精兵直擊單于,另一路從東邊迂迴包抄過去。原本精兵直擊這一路,是應該由前將軍李廣來指揮的。但是衛青出發前,漢武帝曾私下囑咐,李廣年歲已大,而且運氣不佳,不要讓他去正面對抗匈奴單于。同時,大將公孫敖新近因罪被褫奪爵位,衛青自己也想讓自己的恩人公孫敖參與正面作戰,將功贖罪。因此,衛青臨時下令李廣走東路,讓出前將軍的位置。李廣自然不肯答應,衛青拒絕聽其陳述。李廣心中極為憤怒,不和衛青告別便率軍和右將軍會合,走東路。然而由於在路上沒有嚮導,李廣迷失了道路,未能及時與衛青會合,錯過了決戰。而衛青這條中路戰線跟匈奴單于準時碰面。由於沒有李廣的支援,衛青側翼被暴露出來。一場大戰後,衛青雖然獲勝,卻因為兵力不足,最終還是讓單于逃脫。

衛青率領大部隊往營地走的時候,正好遇到迷路遲到的前將軍李廣、右將軍趙食其,幾支部隊一起往營地回返。回到營中後,衛青表面作出一副友好的樣子,派長史送來慰問品,實則是想趁機問責。長吏詢問李廣、趙食其迷路的具體情況,李廣未回答。衛青知道後,又派長史催促李廣到大帳說明實情。李廣一個人將自己部隊的罪責全承擔下來。李廣20歲參軍,與匈奴打了七十多仗,好不容易能直接面對單于,卻迷了路。他不想屈辱地面對刀筆小吏,拔刀自刎。在司馬遷筆下,李廣是一個悲情英雄色,他之所以無法建功立業,是因為他不像衛青和霍去病一樣跟漢武帝有特殊的關係,因此得不到重用。

但司馬光認為,李廣悲情的死去,他的人格弱點是一大原因。李廣不注重行軍管理,軍隊鬆散而無紀律,而且他因為自己善於騎射,經常孤身犯險,讓隊伍處於危險的境地。在漠北大戰中,也是因為李廣迷路,才讓大軍錯失活捉單于的機會,衛青問責無可厚非。但李廣因此羞憤自殺,固然成全了自己的英名,但他這種行為不光讓衛青難堪,也讓他的家人從此失去了依靠。

結論:漠北之戰,匈奴左賢王部遭受重創,成為漢匈作戰的一個重要節點。漢軍方面驃騎將軍霍去病成為最大的贏家,大將軍衛青未受封賞,前將軍李廣自殺。次年李廣之子李敢被衛青所殺,霍去病也在第三年逝世,漢朝竟至無將可用,武帝再次出擊匈奴的計劃也只好暫時擱置,漢朝與匈奴的關係也因此受到影響。

中國古代史(秦漢)(十九:鹽鐵官營、李廣之死、酷吏之死)

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公元前116年

酷吏之死:張湯自盡,前後兩任皇后和太子的滅亡

公元前130年,皇后陳阿嬌派人進行巫蠱祭祀,詛咒皇帝,被告發。此案交由張湯負責審理,受此案連坐被處死的有三百餘人。陳皇后遭廢黜,貶入長門冷宮。

公元前116年12月,受御史中丞李文、丞相莊青翟以及長史朱買臣誣陷,御史大夫張湯獲罪自殺。

他死前給漢武帝留下遺書:我張湯沒什麼功勞,刀筆吏起家,有幸得到陛下的賞識,位列三公,我自己的工作沒做好,沒什麼可說的。但我真是冤枉的,陷害我的人,就是三個長史。三個長史是誰?他們為什麼要陷害張湯?

這一切還得從御史中丞李文獲罪說起。張湯官拜御史大夫後,與屬下御史中丞李文關係緊張。李文見識到了自己的上司張湯靠著心狠手辣一步步向上,所以決定如法炮製,自己上位。可惜這件事被張湯的另一個下屬加心腹魯謁居發現了,他一看有人想搞自己的上司,於是先下手為強,弄了幾封匿名信,檢舉了李文,李文就落到了張湯手裡。如此,李文還沒等上位,就被張湯給弄死了。

這件事雖然不算什麼大事,結果不知道為什麼傳到了漢武帝的耳朵裡。武帝質問張湯,張湯知道騙不過漢武帝,於是支支吾吾半天,說可能是有人跟李文有私仇。本以為這事就這麼搪塞過去了,但遠遠沒這麼簡單。

不久後,這件事被趙王劉彭祖盯上了。劉彭祖靠冶鑄業發家的,張湯卻一直主張鹽鐵官營,所以劉彭祖恨透了張湯,終於逮到了這個機會,於是揭發了魯謁居和張湯兩人。魯謁居被廷尉的人帶走,當時監察系統一千人,都是酷吏張湯一手訓練出的冷血動物。結果在審訊期間,魯謁居突然死了,還牽連了魯謁居的弟弟。如此一來,魯謁居的弟弟認為是張湯放棄了他們兄弟,於是就把當初哥哥魯謁居和張湯害死李文的事情全部抖落了出來。這件事敲定以後,張湯並不知道,因為負責調查這件事的臧宣也是張湯帶出來的,所以他遲遲未將此事上報。

可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張湯再次出事。當時突然發生了漢文帝陵園被盜的事,這件事本來跟張湯沒什麼關係,但丞相莊青翟約上張湯一起去找漢武帝請罪。本來張湯可以不去,但還是陪著去了。莊青翟沒想到的是,張湯另有預謀。到了漢武帝面前,張湯話鋒一轉,說巡視先帝陵園是丞相的責任,不關他御史大夫的事。而且張湯還火上澆油,說這件事莊青是翟“見知故縱”,認為他是故意失察。結果丞相莊青翟被治罪了。丞相獲罪,張湯如願了,但莊青翟手下的三個小弟不幹了。

當時丞相府的三個長史:朱買臣、王朝、邊通都是老資格,平日就痛恨酷吏張湯手下無情,殘害同僚,如今竟然敢加害丞相,於是決定反擊。這三個人果然都不是吃素的,他們知道漢武帝最忌諱的是欺君。於是三人抓住一個叫田信的商人,這商人和張湯的關係很好,張湯每次和漢武帝商議什麼政令,回頭都會通知田信,田信就會抓住商機撈一筆,然後和張湯分贓。

此事一出,再加上此前的李文的案子,漢武帝果然大怒,貪汙是小,面子是大,這分明是沒把皇帝放在眼裡。於是漢武帝前後派了8個人去審問張湯,張湯依然不承認。最後這個案子落到了趙禹手中。這個趙禹張湯太熟悉了,那是一個更加鐵面無私的酷吏。趙禹在監獄對張湯說:“今人言君皆有狀,天子重致君獄,欲令君自為計,何多以對簿為?”言外之意,眼前所有人都說你有罪,但最終還是皇上把你關在了這裡,這就是想讓你自己了斷,你還掙扎啥呀?張湯聽完就明白了,這又是兔死狗烹,皇帝不想留他了,於是自殺了。張湯死後,家產被抄,結果只查抄了不足500金,對於一個御史大夫級別的官員,這簡直是太窮了。此時漢武帝看了看張湯留下的遺言,於是把朱買臣等三個長史全部處死,丞相莊青翟也自殺了。

結論:張湯曾聯合趙禹編定《越宮律》等法律著作,主張嚴刑峻法,常以春秋大義加以修飾,曾助漢武帝推行鹽鐵專賣、打擊富商、剪除豪強,是漢武帝儒法結合治世的代表人物之一。酷吏從來都不是一個獨立的利益集團,張湯作為酷吏的代表,其行使的其實更多的是皇權的意志,當初漢武帝對抗外戚,加強皇權時,必然要靠張湯這樣的酷吏來當做武器,而等到皇權穩固之後,張湯也難逃兔死狗烹的厄運。酷吏是皇權統治的工具與晴雨表。

中國古代史(秦漢)(十九:鹽鐵官營、李廣之死、酷吏之死)

老鼠都能審喔!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