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宋代審美堪稱美學史上的標竿(三)——美學在宋代詩詞中的體現

2022-01-03由 楚塞江郎 發表于 歷史

詩詞歌賦——此類雖均非宋代所獨有,但宋朝的詩詞歌賦,卻不僅為兩宋特有,更在中國及世界的文化、文學史上具有超然的獨特地位,無可替代。

宋代審美堪稱美學史上的標竿(三)——美學在宋代詩詞中的體現

兩宋時期,藉三百載昌明文運繁華盛世,文學之士雅緻詞客煙洇雲養,或隱逸山林,或縱情自然,將其個個對於自然風光、生命萬物的感悟、理解(亦可理解為格物、致知),有機融匯到當時的詩意生活和禪意文學創作之中。

宋代審美堪稱美學史上的標竿(三)——美學在宋代詩詞中的體現

翻開璀璨瑰麗的《全宋詞》之浩瀚卷帙,信手拈來,你就能輕而易舉地發現,宋詞之美,不僅是美到極致,更且是無處不在而又足以驚魂奪魄的:

宋代審美堪稱美學史上的標竿(三)——美學在宋代詩詞中的體現

比如春深夜闌時“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夏至池塘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秋到西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勝景,冬深梅放可享“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之清幽。

宋代審美堪稱美學史上的標竿(三)——美學在宋代詩詞中的體現

宋詞中既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奇峰峻嶺,同樣也有“寶馬雕車香滿路”的城市繁華。

宋代審美堪稱美學史上的標竿(三)——美學在宋代詩詞中的體現

溫情處有“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的甜蜜浪漫;心酸時也有“明月夜,短松岡”的哀痛悲傷。

宋代審美堪稱美學史上的標竿(三)——美學在宋代詩詞中的體現

每當“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時節,總難免無限的嘆息惆悵;決然“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放開關頭,又是何其的灑脫曠達。

宋代審美堪稱美學史上的標竿(三)——美學在宋代詩詞中的體現

這邊廂才放下“一種相思,兩處閒愁”,門庭外便已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宋代審美堪稱美學史上的標竿(三)——美學在宋代詩詞中的體現

詩歌從其產生之日開始,便有著極其執著、頑強的生命力及其超然卓絕的適應性,從先秦的楚辭風騷以至於兩漢駢體詩賦,蓬萊文章,建安風骨,三國魏晉歌行歷南北動亂而因循入隋唐,至大唐開元、天寶年間(李杜元白時期)而至於巔峰,歌行律絕等詩體,終於達到了至高無上的頂點,完成其最為輝煌璀璨的絕世驚豔綻放!在大唐盛世國力鼎盛武備強悍的歷史大背景之下,唐代的詩歌如軍卒行伍般規矩嚴整,而又充滿了青春、自由和歡樂的氛圍,把律詩、絕句發揮至淋漓盡致,如日中天。

宋代審美堪稱美學史上的標竿(三)——美學在宋代詩詞中的體現

無論是什麼樣的技術、文學或者藝術等,當其發展到極致達到最終的至高點後,後面的人無論如何努力進取以求突破,都不可能再有任何的超越,否則那就不能叫頂點或至高點!就象當年漢末“醫聖”張仲景把傷寒病的研究達到一個頂點般的高度之後,留給後世醫家的就只剩下學習及研究,二千年來基本再沒有什麼重大突破(專指中醫而言,不包括西醫)!那麼盛唐把詩已經推上了絕對的制高點,其後的文學、甚至核心文化的發展又該何去何從呢?繼續研究律詩、絕句當然已經行不通,“不通則變”,這是千古不易之理!於是,“詞”這一文學形式便自然而然地應運而生。

宋代審美堪稱美學史上的標竿(三)——美學在宋代詩詞中的體現

及至兩宋時期,整體社會意識形態都已滲透“文治”理念,對“武功”的長期輕視、抑制,早已使得無數人民報效朝廷、立功邊疆的雄心壯志淪落為一場場幻夢空花,所以兩宋期間的時代精神早就已經不在痴迷於揚威異域建功立業,而已經日漸趨向於腳踏實地觸手可及的現世人生,不再縈縈繞繞心懷天下情繫世間萬物,而是特別在意於改善私家的小環境、調節個人的好心境。在此種社會大背景下,氣質自然閒適、格調清雅高妙的宋詞,便隨之而異軍突起,一發不可收而狂飆邁入鼎盛時期,並最終登上“詞”文學的至高點,與“唐詩”齊名並肩,成為中華文學史上最為輝煌燦爛的“雙璧”。與唐詩的規矩、嚴整相比,宋詞則更象是山中的隱士、世外的高人,自由閒適、落拓不羈、散漫散雅、狂放清奇……

宋代審美堪稱美學史上的標竿(三)——美學在宋代詩詞中的體現

詞在其出現之初,原本是文人雅士寫給歌伎傳唱的曲子,也就是當時的“新潮流歌曲的歌詞”。後來發現這種歌詞相較於唐詩及古體詩等更易於傳唱,且更能闡發各種複雜的思想感情,曲調也較原先更加流暢、優美,所以就慢慢形成了這種長短不齊的固定句式,對各種景物、感情進行深刻、細膩的生動描述,表達複雜的思想、心境。王國維說: “詞以境界為最上”《人間詞話》。那麼何謂境界呢?其就是真實事物、場景等所觸發的真感情、真思想等所達到的高度!基本上大多數傳誦千古的好詞名句,都是藉助於其它事物、場景,委婉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思想,並體現出自身的某種胸懷和心境。

宋代審美堪稱美學史上的標竿(三)——美學在宋代詩詞中的體現

如晚唐五代詩人韋莊詩、詞中多寫美人,亦最擅長於藉美人以表達情感,藉助於描寫美人的思、離、別、逝等,以哀悼、懷念大唐王朝的傾覆滅亡。南宋大家、“豪放派”二當家的辛棄疾,則最喜歡借用歷史典故以表達個人志向,諸如其一生矢志抗金收復失地,卻又不便於直白地說想要收復失地,就巧妙地借用“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里須長劍”這樣內含典故的詞句,以隱晦表達自己恨不得立刻仗劍策馬去收復失地的豪情壯志!

宋代審美堪稱美學史上的標竿(三)——美學在宋代詩詞中的體現

不管是盛唐時代的詩之巔,還是兩宋時期的詞之峰,究其根本,其實都是在傳遞一個時代、一段時期、一種理念的人文胸懷、氣度、思想和心境。如果說宋詞的格調是由思想境界的高低而決定的話,那麼從唐詩到宋詞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審美趣味的顛覆性邅變,幾乎是時時、處處都能見到不同時代背景在兩大巔峰時代之詩詞歌賦上的顯著烙印。

宋代審美堪稱美學史上的標竿(三)——美學在宋代詩詞中的體現

其中最細微可查之處,亦宛若人一生成長壯大之發展歷程,歷歷入目,纖毫畢見。少年時才氣發揚,滿懷豪情,“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常。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英姿颯爽,壯志勃發,遂入唐體;晚節則思慮深沉,淡然豁達,“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世事洞徹,人情練達,乃合宋調。

宋代審美堪稱美學史上的標竿(三)——美學在宋代詩詞中的體現

宋詞,華夏文學史上的巍巍雙峰之一,不僅璀璨驚豔震古爍今,更且化及海外飲譽萬幫,大大精細化了詞賦情感表達的解析度,在世界文學史、文化史及文明史中,都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圖片來源於網路,有侵則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