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民間關於“太陽生日”的傳說

2022-01-03由 羅利光 發表于 歷史

民間關於“太陽生日”的傳說

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崇拜是人類原始社會最重要的自然崇拜的內容,“太陽”是世界的創造者、保護者、統治者和獎賞者,太陽神話是一切神話的核心。

民間關於“太陽生日”的傳說

太陽神,又稱日神。關於日神是誰,民間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羲和,一種認為是勾芒。

人們供奉日神有兩種含義,首先是指太陽本身,感謝它給人們帶來光明和溫暖,使人們得以生存。其次是感謝授民時的天文官員,他教民適時播種,使人們獲得賴以為生的百穀。

民間關於“太陽生日”的傳說

很多地方都有太陽崇拜的傳統,但目前在全國來看,能夠形成傳統和儀式的並不多。而且時間節點也不一樣,有農曆六月十九、三月十九或者二月初一為太陽生日的說法,其中還流傳著各自不同的民間故事和傳說。

民間關於“太陽生日”的傳說

北方很多地方以二月初一為太陽生日,也稱“中和節”。“中和節”的具體內容就是給太陽慶祝生日。這是從唐代產生的。唐貞元五年(公元789年),德宗皇帝李適採納大臣李泌的建議,下詔定二月初一為中和節,並在這天祭祀太陽,這也是唐德宗鼓勵農桑,祈禱豐收之舉。緊接著農曆二月初二日是龍頭節,俗稱“龍抬頭”,是祭龍、迎龍、敬龍的節日。

民間關於“太陽生日”的傳說

農曆三月十九太陽生日的習俗則在東南沿海地區普遍存在,百姓會準備好三牲果品,向著東方,拜祭太陽,口中念著:《太陽經》:

太陽三月十九日生,家家戶戶點紅燈;

太陽一出滿天紅,家家門前掛燈籠;

太陽明明珠光佛,四大神明掌乾坤。

民間關於“太陽生日”的傳說

明末李自成率領的起義軍,勢如破竹,攻陷京都,朱由檢於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在煤山自縊。明朝皇宮內的皇族全被殺害,只逃出了崇禎皇帝的第三個女兒。她隱蔽在一個尼姑庵裡,落髮修行。

民間關於“太陽生日”的傳說

因為三月十九日是崇禎皇帝歸天的日子,也算是明皇朝覆滅的日子。這位三公主哀悼父親的死難和亡國之痛,親自編了一卷《太陽經》,在民間傳散。假說三月十九日是太陽神的生日,讓百姓都來祭祀,巧妙地瞞過了清朝的皇帝。

民間關於“太陽生日”的傳說

所以老百姓所說的太陽菩薩的生日,實際上是崇禎的忌辰與明朝覆滅的日子。異族的入侵和統治,對清初的明朝遺民來說,並不是歷史的記憶,而是慘痛的歷史經歷。東南沿海士民為了紀念他而創造了太陽三月十九日誕辰話語。“太陽生日”的真實意義在於民眾發洩對清朝的不滿和思念前明的愛國情懷。

民間關於“太陽生日”的傳說

山東日照地區是中國太陽文化起源地和世界五大太陽崇拜起源地之一,素有“東方太陽城”的美譽。每年麥收後農曆六月十九,日照老百姓就張羅著“給太陽過生日”。

民間關於“太陽生日”的傳說

民間還流傳著“太陽生日歌”:

太陽一出滿天紅,照得大地紅彤彤。

天上無陽無晝夜,地上無陽無收成。

太陽六月十九生,男女老幼應記清。

民間關於“太陽生日”的傳說

人們把新收割的麥子做成“太陽餅”供奉在神位前,點燃香燭,感恩太陽帶來的風調雨順和五穀豐登,祈禱太陽神保佑富足和安康。這一天在天台山羲和老母廟前,當地人們舉行每年一度的“老母廟會”,祭祀祈禱,買賣交易,同時請來專門的戲班子表演節目。盛況空前,熱鬧非常。

民間關於“太陽生日”的傳說

祀日大典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感恩太陽,更有其深層次的意義: 首先,在太陽節保護自然的主線下,有助於打造天人合一、萬物有靈的祥和氛圍,促進和諧發展;其次,藉助太陽節的平臺,可對太陽文化加以整理和傳承,努力發掘恢復太陽文化傳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