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姓氏文化:從姓

2021-12-29由 書坊 發表于 歷史

姓氏文化:從姓

從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71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從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平王幼子姬精英的封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在史籍《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中指出,自古以來,“從”這個比較少見的姓氏,多是由古老的樅氏“去木留從”而來的。

東周平王姬宜臼的小兒子名叫姬精英,被封在樅邑(今安徽桐城),建有樅國,為侯爵,史稱“樅侯”。

在樅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樅氏,後有去“木”偏旁為從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從氏與樅氏同宗同源,其姓氏讀音與樅氏一樣,正確讀音作cōng(ㄘㄨㄥ)。

第二個淵源:源於樅氏,出自漢朝將軍樅公的後代,屬於以先祖名字、地名為氏。

從氏,古為居於樅陽之地,即今安徽省樅陽縣,其地原著民中有以居地名稱為姓氏,稱樅氏。

據史籍《元和姓纂》的記載,到了秦、漢之際的楚漢戰爭時期,漢王劉邦屬下有個大將軍,名字失考,人們尊稱他為樅公,在西楚霸王項羽大敗劉邦軍隊的危急當中,劉邦的部將紀信冒充劉邦假裝投降,以便引開項羽的注意,讓劉邦逃脫。在臨別時,劉邦留下部將樅公和御史大夫周苛跟魏王豹一起堅守滎陽。

項羽認出紀信是假冒的,大為惱火,指揮大軍對滎陽發起猛烈攻擊。將軍樅公和滎陽令周苛決心與滎陽共存亡,他們一方面日夜巡守城頭,鼓舞戰士們堅守,還殺了叛變的魏王豹。最後,樅公、周苛畢竟寡不敵眾而被俘。

項羽敬重這兩人的堅貞,就勸他倆投降。他倆寧死不屈,最終被殺。樅公的子孫為紀念先祖,就以樅公的名字為姓氏,奉樅公為從氏的始祖。

在樅公的後裔子孫中,有去“木”偏旁簡筆稱從氏者,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從氏正宗。

該支從氏與樅氏同宗同源,其姓氏讀音與樅氏一樣,正確讀音作cōng(ㄘㄨㄥ)。

第三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從事中郎,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從事中郎,為西漢時期所設定的武官職務,是大將軍府的屬官,由戰功卓越、經驗豐富、智謀百出之人承擔,職責為佐將軍,主謀議,相當於今天軍制中的參謀,職位在主簿之上。

著名的大將陳湯就出任西漢末期大將軍王鳳的從事中郎。

陳湯,山東兗州人、西域都護府副校尉。他在歷史上曾假傳聖旨,以四萬漢軍遠征數千裡,於漢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秋,同都護府長官甘延壽分軍兩路,馳兵千里,突然包圍了北匈奴的駐紮地郅支城(今哈薩克江布林城),使北匈奴郅支單于絕無退路。

然後,陳湯指揮漢軍四面舉火強攻,連破三重城郭,並擊退北匈奴聯盟康居國的萬餘大月氏援兵,一舉斬殺了郅支單于,殲殺兩千六百餘匈奴兵,從此匈奴民族潰沒而一蹶不振。

陳湯與甘延壽的征戰,徹底結束了匈奴南北分裂的局面,為大漢王朝立下一大奇功,以至於在陳湯攻殺郅支單于之後,原來就歸降的南匈奴呼韓邪單于連忙表示願守大漢北藩,累世稱臣。此後,漢元帝又將王昭君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結束了百餘年來漢匈之間頻繁的武裝衝突,維護了和親關係,穩定了漢朝的西北邊疆。

在一舉滅北匈奴郅支單于之後,陳湯在奏章中擲下了一句震撼千古的豪語:“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短短八個字,一直震撼到大清王朝中葉,四邊俱服。在中華民族上下六千三百年的有字瀚史中,沒有哪句話比得上這八個字更具震撼力!

從三國、兩晉到南北朝時期,在歷朝歷代的三公、宰相之下屬官員中,皆有從事中郎之職,官秩六品,俸祿一千二百石。在這些從事中郎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從氏,世代相傳至今,正確讀音作cóng(ㄘㄨㄥˊ)。

第四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從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從史,亦稱從吏,為沿襲秦朝官制的高階官僚的從屬官員,類似親信隨從之屬,是有主官增設的官制,不列正式官序,沒有朝廷俸祿,官餉由主官給付,人數不等,只隨屬主官解決某些問題,或處理日常事務,不負責文書之類的文案工作。

西漢初期,主官下屬的官吏,當犯有錯誤時,主官有權撤其官職,但不能予以開割,往往就降為“從史”來使用,可以功復其原職或改任他職,在史籍《漢書·倪寬傳》中就記載:“除為從史。”

在從史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從氏,世代相傳至今,正確讀音作cóng(ㄘㄨㄥˊ)。

第五個淵源:源於回族,出自清朝時期青海卡力崗地區原藏族,屬於以宗教教義為氏。

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甘肅省河州花寺門宦教主馬來遲赴青海地區循化進行宣教活動,在卡力崗地區的原藏族部落中,以伊斯蘭教的中心教義“順從和平”來制止當地各部落之間的仇殺和械鬥,並用回族的風俗影響土著藏族同胞,逐漸消除了爭鬥。經過長期的演化,卡力崗地區的原藏族民眾在宗教信仰、伙食習俗上已經與回族無大的差別,他們的後裔後來皆融合於回族,不再自稱藏族,其姓氏構成上以馬氏居多。在卡力崗地區的回族中,有以伊斯蘭教教義“我主唯一,順從和平”為姓氏者,分稱順氏、從氏、和氏、平氏四個姓氏,後逐漸分播於全國各地,特別是內蒙古和東北地區。

另外,在明朝時期,有山東萊州文登叢氏第七世叢英遷到無棣(海豐),自願加入了清真回教。當時叢英壯年無室家,被招贅入馮門,因馮門後有繼續,叢英仍承長支,兩姓俱不絕嗣,千古總為一家,而且同墳祭祖,永不結親。叢英是在入贅馮門後,要繼叢、馮兩姓之嗣,而且要同墳祭祖,這對原叢氏有礙體面,且叢英本來已有家室在其原籍,因此叢英就用了個同音字“從”來緩解他當時心中的矛盾,從此,在山東無棣地區出現了一支回族從氏。

回族從氏的正確讀音皆作cóng(ㄘㄨㄥˊ)。

得姓始祖

樅侯(姬精英)、樅公、叢英。

遷徙分佈

從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不過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二百七十位門閥。

今河南省的駐馬店市、周口市鄲城、新蔡縣、信陽市光山縣,安徽省的廬江市、宿州市、靈璧市、定遠市、霍邱縣三流鄉三流村、鳳臺縣,山東省的臨沂市蒙陰縣、沂南縣,陝西省的山陽縣,江蘇省的泗洪市、高郵縣,湖北省的潛江市漁洋鎮從家村,以及福建、廣東、四川等地,均有從氏族人分佈。

郡望

東莞郡:西漢時期有東莞縣,治所在今山東沂水。東漢末建安初年(丙子,公元196年),分琅琊郡、齊郡置城陽郡,治所在今山東省沂水縣東北,領八縣。晉朝晉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改置為東莞郡,置於晉陵(今江蘇常州)東南一帶,南北朝時期的南齊末年廢黜,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臨朐、沂水、蒙陽、沂源、莒縣一帶。今世所稱的“東莞”,皆指建制置於唐朝的廣東省東莞市。

堂號

東莞堂:以望立堂。

雙烈堂:明朝初期,從所向由玉山令升刑部主事,由於他清明廉潔,所以叫撉遯。他年老退休後,燕王朱棣率軍破城,他和兒子從士默同時遇難。一門雙烈,後人因以為堂。

歷史名人

從公:(公元?~前206年待考),其名失考。著名漢朝將領,從氏得姓鼻祖之一。

從諗:(公元778~897年),俗姓郝;曹州人(今山東曹縣)。著名唐朝高僧,真際禪師,世號趙州古佛。趙州觀音院從諗禪師,南泉普院禪師法嗣,世稱“趙州和尚”,道行高潔,有“古佛”之稱。

從所向:(公元?~1402年待考),鍾祥人(今湖北鍾祥)。著名明朝初期大臣。明朝初期時候,樅(從)所向由玉山令升刑部主事,由於他清明廉潔,為人仁義,有仁聲,所以人們叫他撉遯。從所向年老退休後,燕王朱棣率軍破城,他和兒子從士默同時遇難。一門雙烈,時人稱讚。

從貞:(生卒年待考),繁昌人(今安徽繁昌)。著名明朝將領。官至安陸衛指揮同知,居官清儉,蕭然若寒士,管領漕運,尤愛惜士卒,童孺俱頌其美。

從龍:(生卒年待考),字雲峰;安陸人(今湖北安陸)。著名明朝官吏。明朝成化中期以舉人省身份知麻哈州(今貴州凱里麻江)。當時民俗皆被髮左衽,經從龍治理五年,遂成衣冠人物之俗,當地人民都感激他的教化之德。從龍後來出任懷慶知府(今河南焦作沁陽一帶)。

從任:(生卒年待考),字子重;江南人。著名明朝大學士。負奇氣,嗜異書,有絕技。

從維熙:(公元1933~今),曾用筆名碧徵、從纓;河北玉田人。著名當代作家,“荷花澱派”、“大牆文學派”代表人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