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三國最低調的謀士賈詡:人生的最高智慧是,憑藉能力,洞察人心

2021-12-26由 夢辰文學 發表于 歷史

如今這個時代,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只要你有能力,肯堅持,願意付出,那你總能有收穫。

但同時,這又是一個苟且的時代,風險大,不穩定因素多,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以至於自己每天都在

習慣痛苦

之中。

因此,不由得想到了三國時期最低調的謀士賈詡,他同樣身在亂世,朝不保夕,但是他每次都能化險為夷,明哲保身,以至最後成為曹操的五大謀士而安然終老。

我們知道,曹操後期陰晴不定,奸詐多疑,許多名士都慘遭身死。如忠義正直的崔琰,幼年讓梨的魯國孔融,官渡之戰投奔曹操的許攸,皆因曹操的性忌而死。

那當時的賈詡是怎麼做的呢?他說

:“人生的最高智慧就是,憑藉能力,洞察人心。”

三國最低調的謀士賈詡:人生的最高智慧是,憑藉能力,洞察人心

一、身陷囹圄,智計脫身。能力+輸出才等於結果。

賈詡,字文和,武威姑臧人,在今天的甘肅。年少的時候,鮮有人知道他,唯有漢陽閻忠覺得他與眾不同,“

謂詡有良、平之奇。”

簡單來說就是,賈詡有張良、陳平一樣的才幹。

那麼賈詡真有這麼大的本事嗎?下面一則小故事,或許可以看出端詳,盡顯賈詡圓滑的一面。

最早的時候,賈詡先是被舉為孝廉,後來因疾病辭官返鄉。但是很不幸,賈詡回去的路上恰好遇到了

叛氐

(氐,少數民族),以至同行的數十人皆被叛氐捉住。在這樣的生死關頭,賈詡並沒有慌亂,而是巧用自己的智慧,成功脫身。

據《三國志》·賈詡傳記載,賈詡面對叛氐是這樣說的:“我段公外孫也,汝別埋我,我家必後贖之。”

賈詡口中的段公,是當時的太尉段熲(jiong),東漢末年,涼州、幷州一帶,經常遭受少數民族羌、氐侵略,而段熲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所以賈詡假借段熲的威名,來恐嚇叛氐,最終賈詡得以脫身。

但是,重點來了,賈詡最高明的不是成功脫身,而是他的表現。

據《三國志》·賈詡傳記載:“氐果不敢害,與盟而送之,其餘悉死。詡實非段甥,權以濟事。”

這段話表達了意思呢?

首先,賈詡不但脫身了,而且叛氐還

友好

的把賈詡

走了。

然後,賈詡不是段熲的外甥,都是賈詡自己

胡說

的。

換成現代的故事來講就是,強盜綁架一個人,結果那個人膛膛膛一頓詐唬,使強盜不但沒動粗,還一臉崇拜的把人放了!!

而賈詡就是這樣的大忽悠,

使叛氐與盟送之。

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但我們卻可以由此看出賈詡的高明。

第一,懂局勢,懂知識,知道太尉段熲的事蹟,這叫

認知能力

第二,懂得叛賊的心裡,且知道自己改如何應對,這叫

洞察人性。

第三,面對危機毫不膽怯,能正常發揮才能,這叫

能力運用。

我們現在的時代也是這樣,

光有認知,不懂輸出,那是深藏地下的金子;光有輸出,沒有內容,那是連篇囉嗦的廢話;而更可怕的,是你還認為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

所以,我們現在不但要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還要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認知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不斷變化的時代脫穎而出。

三國最低調的謀士賈詡:人生的最高智慧是,憑藉能力,洞察人心

二、呵退紹使,迫繡投曹。洞察人心,方能直上青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有一個誤區,那就是總以為個人的

專業能力

最重要;可有時候,專業能力只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能夠洞察人心。

比如官渡之戰前夕,賈詡審時度勢,洞察人心,迫使張繡投降了曹操,以至兩人都平步青雲。張繡成為了曹操封賞最多的將領,賈詡成為了曹操五大謀士之一。

公元199年,袁紹打敗了北方的公孫瓚,兼併了幽州,坐擁了四州之地。而曹操,打敗了呂布,得取了兗州、徐州,坐擁了三州之地。於是兩強相遇,戰爭一觸即發。

當時天下局勢,北方已被袁紹全部佔領,是故袁紹想要發展,只能向南邊的曹操發起進攻。而曹操當時佔據著豫州、兗州、徐州。再往南,便是劉璋的益州,劉表的荊州,張魯的漢中,江東的孫權。而這些勢力基本都是固守派,所以對官渡之戰的影響不大。

三國最低調的謀士賈詡:人生的最高智慧是,憑藉能力,洞察人心

而唯一剩下的不安穩因素,便是張繡。張繡的勢力在南陽,荊州的北邊,曹操的南邊。因曹操之前征討張繡,霸佔了張繡的嬸嬸,以至張繡投降後又叛變,那一戰中,

死了曹操的愛將典韋,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

於是雙方結下了仇怨。

現如今官渡之戰兵起,袁紹早就看到了張繡的影響,積極的派出使者,想要和張繡結援。因為一但張繡答應,那麼曹操便會腹背受敵,自顧不暇。

待使者到了張繡的地盤後,說明利弊,張繡想都沒想,就要答應。

其一,袁紹兵多地廣,佔據優勢。

其二,自己和曹操已經結仇,不可能和解。

所以只能和袁紹結盟,不然後期袁紹一旦勝利,必然會追究自己。

可結果賈詡這個大忽悠,猛然站起身來,對著袁紹使者說:

“歸謝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國士乎?。”

於是袁紹使者怒而離去。

這下可把張繡嚇壞了,

據《三國志》·賈詡傳記載,張繡驚懼曰:“何至於此!”竊謂賈詡曰:“若此,當何歸?”賈詡說:“不如從曹公。”

我想這個時候,張繡心裡一定是一萬個草擬嗎,這不扯犢子呢,曹操的愛將典韋就不說了,關鍵兒子侄子也都殺了,現在過去我那還能好了?

但這個時候,眼睛毒辣的賈詡,彷彿看透了一切,緩緩說道:

“此宜從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一從也;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其宜從二;夫有霸王之志者,故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從三也。願將軍無疑。”

總之就是,曹操第一名正之師,第二會器重你,第三會放過你。你就不要再擔心了。

被唬住的張繡,一愣一愣地,關鍵是也沒法了,袁紹的使者剛讓賈詡氣走了,人家確實也看不上自己。於是張繡沒辦法,帶上部隊,硬著頭皮投靠了曹操。

當然,結果也正如賈詡所料,曹操熱情大度地接納了張繡,並且在後來的封賞中,給了張繡最高的待遇。

於是我們不禁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在曹操的隊伍之中,張繡的能力算高嗎?答案肯定不是,因為我們都知道,曹操身邊的能人,比張繡厲害的多了去了,但張繡卻是擁有待遇最好的那一個,為什麼?

因為曹操要作秀,曹操要讓天下人知道。殺我曹某人兒子的人,只要他忠心投靠我,我都能冰釋前嫌,委以重用;那麼你們那些有能力的人,就更不用擔心我曹操心懷不軌了。

而賈詡,也正是因為看到了曹操的這一點,所以他才敢讓張繡投降曹操。這便是賈詡的高明,賈詡那洞察人心的高明。

三國最低調的謀士賈詡:人生的最高智慧是,憑藉能力,洞察人心

三、憑藉能力,洞察人心,雖亂世亦可功成名就。

三國時期,紛爭不斷,有多少仁人志士,因不懂得洞察人心,以致含冤而死,功敗垂成。

袁術、袁紹,自以為是;孫堅、孫策,猛而不顧;田豐有謀,剛而犯上;許攸有謀,雖貪財不足以致死,可整天曹阿瞞,曹阿瞞,死而誰惜?還有忠義崔琰,至今含冤,可為何不能其直也彎?

縱觀他們的一生,是能力不夠嗎?不,是他們洞察的人心不夠。

是故,

身處這個時刻變化的時代,身處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我們不但要學會提升能力,還要學會轉化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有更完美的結果。

而如果在這個基礎上你還能有一點點空餘,那麼請你一定要再學會洞察人心,因為洞察人心,才是這個世界上最高的智慧。

三國最低調的謀士賈詡:人生的最高智慧是,憑藉能力,洞察人心

本人是從事教育領域的工作者,後期會不斷創關於歷史三國題材的文章,如果有覺得文章寫的不錯朋友,請點選上方紅色關注,後期小編會有更多的優質內容呈現,感謝支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