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大河之北——冀州、幷州、幽州2

2021-12-25由 地緣看世界 發表于 歷史

大河之北——冀州、幷州、幽州2

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篇> [第4節]

作者:溫駿軒

編輯:塵埃 / 主播:兆斌

大河之北——冀州、幷州、幽州2

大河之北——冀州。幷州。幽州(2)

在一片平原上,分割兩個行政區的最好地理特徵是什麼?答案是河流。幽、冀兩州,或者說燕、趙兩地也需要這樣一條河流,來幫助二者做一個分割。這條河流大家應該非常熟悉,那就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一千古名句中所提到的易水。

戰國時期河北平原地緣結構圖

大河之北——冀州、幷州、幽州2

公元前227年,在秦國一統天下之勢已然勢不可擋之時,燕國試圖用刺殺秦王的手段,延長自己的國運。荊軻在易水邊告別了燕太子丹和高漸離等送行之人,踏上了一條不歸之路。之所以在此告別,是因為這條不起眼的河流是當時的燕趙分割線。為了防禦來自南方的壓力,燕人甚至沿易水一線修築了一道長城。

燕南長城示意圖

大河之北——冀州、幷州、幽州2

易水源出太行山脈東側,分水北易水、中易水、南易水三個源流。今天你還能在河北境內找到北易水、中易水,南易水則已經更名為“瀑河”。然而兩千多年前承擔燕趙之地分割任務的,恰恰是這條“南易水”。說起來南易水的發源地在中國更為知名。相信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的中國人,應該沒有人不知道“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是的,你猜的沒錯,今名瀑河的“南易水”就是發源於狼牙山。

狼牙山

大河之北——冀州、幷州、幽州2

狼牙山當下在行政上屬於河北易縣,瀑河進入平原地帶之後,從原來的河北徐縣縣城(2015年後併入南部的保定市,更名為徐水區)穿城而過,向東注入當下河北平原最大的湖泊——白洋淀。由此看來,這個今天被成為雄安新區選址的湖泊,在2000多年前應該是燕、趙分割點了。然而情況並非如此,在戰國時代,南易水並非注入白洋淀,而是從它的北部向東注入黃河,再由今天津市的位置入海。

歷史上黃河曾經多次改道,在分割兩漢的“新莽”時期,黃河下游已經向南位移至了今天的位置,也就是山東東營一帶入海。流經天津的這段黃河故道,則整合華北平原北部那些脫離黃河控制的河流,最終成就了獨立的“海河水系”(海河口目前建有天津港)。如果你想在今天的地圖上,找到東漢時期大致的幽、燕兩州分割線,可以有兩個簡單的方法:一種是從保定市北的徐水區,向東劃一條連線線至天津港。另一種則是找到瀑河與海河水道,然後在白洋淀之北腦補一下二者曾經的連線線。

先秦河北平原地緣示意圖(李雲鵬重製)

大河之北——冀州、幷州、幽州2

用第二種方法,你得到的分割線相對更為精確些。需要注意的是,在戰國乃至兩漢之時,渤海灣的海岸線要比現在更偏西。天津市區至天津港這段寬約40公里的陸地和狹義的海河河道實際是不存的。在當時真正承擔黃河入海口功能的,是海河上游的“子牙河”。此外,你千萬不要以為黃河在進入東漢以後,就老老實實的呆在現在的位置上了。在兗州部分我們會詳細解讀,這條喜怒無常的母親河,曾經在華北平原變過多少次道,又曾經對這片土地的歷史造成過多麼深遠的影響。

東漢時期的幽、冀兩州分割,直接繼承了當年的燕趙在河北平原的分割線,只是在剛延伸入平原地帶時做了一點調整。向彎出了個突出部,將現在的保定市區劃入了幽州範圍。在當時,從這條分割線一直到北京最南端的房山區止,在行政上都歸屬於幽州治下的涿郡。之所以在這裡要特別提一下這個二級行政區,是因為三國英雄中有兩個非常核心的人物:劉備和張飛都是涿郡人。

東漢十三州郡

大河之北——冀州、幷州、幽州2

沒有證據表明,劉備與張飛在起兵之前有過私交,而劉備與公孫瓚有同窗之誼(同拜於盧植門下)且私交甚好倒是有明確的歷史記錄。不過這些並不是我們所關注的,更值得關注的是劉備“中山靖王”之後的地理背景。

知曉了涿郡屬於幽州,而幽州又屬於燕國故地。你就應該明白,為什麼在《三國演義》中,張飛要自稱“燕人張翼德”(雖然歷史上他很可能沒這樣自稱過)。那麼,自稱為 “中山靖王之後”的劉備,也算是燕人嗎?

這個就說來話長了。劉備用來彰顯身份的這位先祖,是漢武帝的異母兄。從封號可以看出,他的封地應該被稱之為“中山國”。那麼作為中山靖王之後的劉備,又是怎麼成為涿郡人的呢?答案並不複雜,因為涿郡以南就是中山國。

在戰國群雄裡,如果要再評定一個第八諸侯的話,中山國無疑是最有力的人選之一。建立這個諸侯國的民族並非華夏正統,而是一支被稱之為“白狄”邊緣部族。在由東夷、南蠻、西戎、北狄、華夏所組成的五方格局中,“狄”被歸類為北方邊緣民族。晉國在山西高原的擴張,主要就是與各種以“狄”為字尾的部族博弈。

在晉國的重壓之下,原本在山西高原北部農牧的白狄被迫向太行山地遷徙(更早則在陝北高原)。三家分晉之後的公元前5世紀末,一支名為“鮮虞氏”的分支,沿易水之南的另一條黃河支流“唐河”而下,在太行山東麓建立“中山國”。為與漢之中山國區別,可稱之為“鮮虞中山國”。

鮮虞中山國位置

大河之北——冀州、幷州、幽州2

沿唐河滲透入河北平原的鮮虞中山國,在站穩腳跟之後持續向南擴張,將控制線延伸入了另一條黃河左岸支流——滹沱河。這也就說,鮮虞中山國覆蓋了以唐河、滹沱河流域為核心,北至保定、南至邢臺北部的大片河北平原。

這樣一個出身不那麼正統的邊緣部族,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成為一方諸侯,在於其在制度上效法華夏諸國,同時又沒有放棄其原本具備的優勢。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原本在山地活動的鮮虞白狄,在開始築城為國之時,仍然會更願意將都城放在山地與平原相接的丘陵地帶。

城中有山的獨特設計,使之得到了“中山國”之名。一旦受到致命打擊,其殘餘勢力會戰略退入太行山地休養生息,然後再捲土重來(憑藉這一優勢,歷史上中山國曾經兩度復國成功)。

東漢<中山國\常山國>地理行政圖

大河之北——冀州、幷州、幽州2

如果鮮虞中山國能夠撐到秦國橫掃六合之時,也許“戰國七雄”的說法就將變成“戰國八雄”了。然而將河北平原視為經略重心的燕、趙兩國,顯然不會願意看到中山國在他們中間立國。公元前296,透過“胡服騎射”軍事改革,學習到邊緣民族軍事優點的趙國,不僅向河套地區擴張成功,更一舉拔掉了中山國這個心頭大患,將自己的疆土擴張至了南易水一線。

趙—中山國地緣關係圖

大河之北——冀州、幷州、幽州2

之所以在三國時代回顧“鮮虞中山國”的歷史,是因為在地理環境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的情況下,歷史總是會出現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舉個西方的例子,歐盟的前身是1965年成立的“歐洲共同體”。創始國為: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如果你把這6個國家在地圖上圈起來,再與公元9世紀初,日耳曼人建立的“查理曼帝國”相對照,會發現它們的範圍如出一轍。

而“查理曼帝國”僅存在了一世,就分裂為了西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三部分(分別對應現在的法國、義大利、德國三國)。從大歷史的角度看,今天的歐盟無非是在新瓶裝舊酒式的,重複查理大帝在1000年前的努力。

查理曼帝國地緣結構圖

大河之北——冀州、幷州、幽州2

在三國時代,同樣有這樣一支不那麼正統的割據力量,依託太行山地為其加成的防禦優勢,重複中山國曾經的歷史。這支力量就是“黑山軍”。黑山軍源出於“黃巾之亂”,是黃巾軍中勢力最強者。

在袁紹與公孫瓚爭奪河北的戰爭中,曾經作為重要的第三方力量參與。公元205年,在曹操清剿完袁紹軍事集團在大河之北最後的殘餘之後,這支最後的黃巾軍,在其首領張燕的率領下,審時度勢成為了曹魏陣營的一份子。

“家國天下”的社會結構,使得中國歷史上那些試圖在亂世中謀得一席之地的軍事集團,都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而一支軍隊的背景,又往往與其創始人的生長地有關。黑山軍最初是由兩股力量結合而成,包括在唐河流域起事的“張牛角”,以及在滹沱河流域舉兵的張燕(原名褚燕,張牛角死後為統合兩股力量,改名為“張燕”)。在瞭解到這一南一北的兩股力量,都處於鮮虞中山國故地的背景之後,你應該不會對他們的結合感到驚訝。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鮮虞中山國故地在漢代並沒有全部被分封給劉備的那位先祖。漢之中山國,保留的是中山國最初的核心之地——唐河流域。至於其西南部的滹沱河中上游地區,被另行分割為了“常山國”(期間曾兩次廢常山國為“常山郡”)。也就是說,從漢朝的行政區劃來說,張燕及其所代表的力量源出常山國,而張牛角則屬於中山國。

廣義來說,黑山軍的範疇可以包括活動於整個冀州境內太行山地的各股黃巾軍勢力(依歷史記載,至少包含25股)。以常山、中山這兩塊“鮮虞中山國”故地為根基之地的張燕,則相當於這個鬆散聯盟的盟主,也是狹義的“黑山軍”。

至於幫助黑山軍躲避官軍圍剿的“黑山”,則位於滹沱河北岸的太行山地之中,今歸屬於河北省平山縣。距離其首領張燕的生長地,身處滹沱河平原的“正定”,僅數十公里的距離。目前在這片山地之上,還有黑山關、黑山關村、黑山大峽谷等以“黑山”標識的地名。

以實力來說,擁有精兵數萬的張燕,也算得上是三國初年的一方諸侯。後來歸順曹操之後亦封侯拜相洗白了身份(並得到了善終)。從這點看,如果毗鄰的正定和平山兩縣想拉個歷史名人打旅遊牌,張燕和他的黑山軍倒也是個選擇。

只是最起碼對於正定來說,應該是不屑於這樣做的。因為如果要打旅遊牌、三國牌,正定人有一張更具知名度的王牌——趙雲。在三國演義中,通常向敵將通名為 “常山趙子龍”的趙雲,與張燕一樣,都是常山國真定縣。再往上追溯的話,秦末漢初在嶺南之地建立“南越國”的趙陀,同樣也是真定人。

大河之北——冀州、幷州、幽州2

這裡所說的“真定”就是現在的正定,在漢代以前的名字為“東垣”。清雍正帝胤禛繼承皇位時,為了避他的名禕,這個叫了二千年的名字被迫更名為現在的“正定”二字。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歷史長河中,真定不僅名字發生了變更,位置亦發生了重大變化。其原址本在滹沱河南岸,今河北省會石家莊市東北郊的東古城村。趙雲身後又過了300多年(南北朝的北齊時期),真定城被遷至滹沱河北岸現在的位置。

在滹沱河之南時,真定城就已長期被定位為常山郡的政治中心,遷至北岸之後,更是進一步的坐實了自己滹沱河流域地緣中心的地位。只是風水輪流轉,20世紀的一場技術革命,再次讓滹沱河的權力重心位移到了南岸。

1904年,正太鐵路修建。所謂“正太鐵路”,意指從正定通往太原的鐵路。在地理層面上,相當於一條穿越太行山脈,連通山西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大動脈。與先一步開工的“京漢鐵路”(北京到武漢)的相交的位置,將使得已經更名為“正定”的真定城,在鐵路時代升級為中央之國的交通樞紐。

正太鐵路全圖(橫屏)

大河之北——冀州、幷州、幽州2

然而在勘測之後,工程師們發現經由滹沱河南岸修建“正太鐵路”的方案,施工難度要更低。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選擇是將這個兩線相交的樞紐點放在河的南岸(否則還得建一座滹沱河大橋)。

最終,正太鐵路的起點,放在了與雖為正定所轄,但與城市隔河相望的一片農地之上。由於這片農地歸屬於兩個村莊:石家莊和休門村,所以這座因鐵路而興起的城市被命名為了“石門市”。

1947年,出於某種跟上時代步伐微妙的心理,進入解放序列的石門市被更名為了“石家莊市”。至於“石門”二字,倒也沒有完全成為歷史。最起碼在喜歡用地名命名道路的魔都上海,還有兩條以之為名的道路——石門一路、石門二路,可供憑弔這段歷史。理清這一切後我們知道了,真定(正定)的歷史地位,大部分是在滹沱河北岸築就的,但大家喜歡的趙雲,按屬地化原則的話,還真如網路調侃的那樣是“石家莊趙子龍”。

好吧,我承認,這種叫法我個人也接受不了。好在正定當下在行政上歸屬於石家莊,這座省會城市看起來也不好意思跟自己下屬的一個縣,去爭奪這位三國名人的歸屬。不過話說回來,無論從恢復歷史本來面目,還是更發展的角度來看,將“正定”升級為石家莊的一個區,然後再將整個石家莊市更名為“真定市”,都能夠更好的利用這筆重要的歷史遺產。

不過要真要讓石家莊人去選擇的話,應該會有些人更喜歡“常山市”這個名字。一則歷史上常山的行政地位要更高;二則趙雲是自稱的是“常山趙子龍”。悲劇的是,在浙江已經有了個“常山縣”的情況下。“常山”這筆歷史遺產,看起來更難在河北平原重現。

一座城市是否要更名,取決於現實的需求,並不是這裡所關注的。吸引我們目光的,是“常山”背後的地理因,。“常山”之名源出於一箇中國人都很熟悉的地標——北嶽恆山。是不是很奇怪?北嶽恆山位於山西高原北部,與太行山東麓的“常山國”相隔數百里,它們之間怎麼會發生聯絡。

這是因為儘管“五嶽”包括以恆山為北嶽的說法,早在周代就已經出現,但現在我們看到的位於山西省渾源縣境內的“北嶽恆山”,卻是在明末清初才接受任命的。在此之前的大部分歷史中,北嶽恆山被定位在今河北省阜平縣東北的太行山脈上(今名“大茂山”)。

東漢<中山國\常山國>行政地理圖

大河之北——冀州、幷州、幽州2

當你在地形圖上找到“古恆山”的位置上後,很容易感覺到這座承擔唐河與滹沱河分水嶺任務的歷史名山,當年曾經是鮮虞中山國的一部分。至於說為什麼3000年前定位的“北嶽恆山”,後來要位移到現在的位置,其實也很好理解。畢竟隨著中央之國範圍的擴大,太行山脈上的這座古恆山,無論從地理還是地緣位置來看,都已有些偏向東南方向。

現在問題又來了,就算古恆山位於鮮虞中山國境內,漢代一分為二之後,又成為了常山國/郡名字的由來,那麼這個行政區也應該叫“恆山”才對。情況果真如此,漢初在此所設計的行政區的確叫“恆山郡”。只不過後來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名諱,不得不更名為“常山”。

如果不是這一變化,我們在三國演義裡所看到的,應該就是“恆山趙子龍”了。只是果真如此的話,恐怕又會有人誤會,趙雲會是山西省渾源人。順便說一下,受同一避諱事件影響的,還有一位著名的傳說人物——恆娥。恆娥這個名字看起來頗為陌生,不過說起她後來的名字“嫦娥”,在中國應該還要比趙雲高些了。

透過對中山國、常山、真定等地緣標籤解讀,相信大家對河北平原中部的情況已經有所瞭解。更進一步感受到了山脈河流的存在,對人類歷史程序的影響。下一節我們將繼續把視線南移,去看看冀州南部的地緣政治格局,又是怎麼形成的。最起碼大家應該有興趣知道,從地緣背景上看,前幾年被熱炒的曹操墓,可信度到底有多高。

- END -

贈+

領取地圖禮包,點選瞭解更多

大河之北——冀州、幷州、幽州2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