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道德經》第五十四章,老子要求構建和堅守的是什麼(道和德)?

2021-12-18由 俗說老子 發表于 歷史

此次發文僅解讀《道德經》第五十四章的第一句:“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

《道德經》第五十四章,老子要求構建和堅守的是什麼(道和德)?

構建什麼?怎麼構建?並不容易選擇。

1,“建”的賓格

“建”之後應省略了賓格,省略掉的賓格應該是什麼呢?

“建”應該是人的行為,建造的東西可以是物質的,如土木建築、群眾團體、統治或服務機構、工具設施等等;也可以是非物質的,如基礎理論、信仰信念、規章制度、規程方法等等。“建”的賓格是什麼,這可能要看它的主體是誰了:能工巧匠建土木建築、工具設施、規程方法,巨賢大哲建立基礎理論、信仰信念,卓越領袖建群眾團體、合作體制、服務機構和制度規章。構建天下的工作不能僅依靠一個人或一部分人,必須群策群力。

但考慮到“善建者不拔”的謂語是“不拔”,建的賓格應該主要是一些非物質性的東西。

《道德經》第五十四章,老子要求構建和堅守的是什麼(道和德)?

這就是傳說中的群策群力,還是傳說中的分贓不均呢?

善建者不拔

“善建者”應該指:善於構建的人們;“不拔”的意思是:不會動搖或不被拔除。在“善建者”和“不拔”之間應該還省略了表示構建物的字詞。整句話的大意是:善於構建的人們(善建者)所構建的基礎理論科學合理,能夠基本揭示自然和社會的本質;所設制的統治理念和執政方針符合科學理論基礎,所設立的官府精練高效,所制訂的律法制度公正平等,“善建者”構建的這些東西就不易被連根拔除。

“抱”的賓格

抱的意思是:懷抱,環繞,抱著,稍稍引申可得:遵守、堅持等意義。“善抱者”堅持和遵守的應該是“善建者”建立的東西:基本理論、信仰信念、道德倫理、制度法典等等。我在《老子》中沒有讀到過順其自然、放任自流的語句,而“知止”、“守道”、“善抱”等字眼倒是很常見。“善抱者”應該包含“善建者”,大家要共同遵守信念和道德;“善抱者”中也會出現“善建者”,能夠對道德中的一些謬誤進行修正。

4,善抱(懷抱,環繞)者不脫(遺漏;脫離;逃脫,逃出):

善於自我約束和堅守的人(善抱者)不會讓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脫離真理、信仰、道德和法典的軌道(不脫)。

5,子孫以(用,依靠;因此)祭祀不絕

子孫後代按照(以)前人建立的基本理論和公德標準行事,並用(以)他們遺存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作發展基礎,邦國和天下會出現健康、連續、漸進的發展態勢,後人不會忘記先人們的功績,對他們的紀念活動也不會停止(祭祀不絕)。

《道德經》第五十四章,老子要求構建和堅守的是什麼(道和德)?

善建者?

二.談何容易

1,首先,讀《老》解《老》不是件容易的事

秦漢以來,再無人能真正讀懂《老子》!其原因有這些:a,《老子》一文很多語句行文異常簡約,而其意義又非常寬泛,可以朝很多方向解讀;b,御用文人們曾有意的歪曲並朝錯誤方向引導過;c,焚書坑儒致使中華文化大幅倒退,秦漢之後的人們即不得老子真傳,也沒了讀懂它的文化基礎;d,解讀者往往不夠認真和投入,對其難度估量不足,或過於自信,自認有也有老子的智慧、見識和高度。事實證明後世解《老》者哪怕是曠世奇才如王弼、蘇東坡等也遠不及老子的見識和高度。

用起來更難

解起來難,但《老子》絕不是一篇無解的文章,比如像我一樣的卑微小人都可以解讀它,雖然略顯繁瑣但能將之解讀到能懂、能用程度,所以我自認是半個可以讀懂《老子》的人。

與讀《老》相比,《老子》的運用就更加繁難了。首先古今聖賢對《老子》泛泛的粗略解讀,就根本無法指導現實生活,甚至讓人無法理解老子到底在說啥,所以很多解《老》者認為《老子》中敘述的不是人間事,解讀結果甚至比《老子》本身還要玄幻。比如,“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我們常見的參照歷代權威解讀所得的理解結果是:

善於建立“德”的堅不可拔,善於抱持“道”的牢不鬆脫,子孫能遵行這個道理,祭祀就可世代永不斷絕。

透過以上解讀,我們不能明瞭善建者所立為何德,更不知老子要求世人遵從何道!這些話雖然不玄,但卻虛幻,根本無法指導現實生活。

雖然我的解讀結果,能讓自己明白善建者要建立的東西:1,科學合理的符合自然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理論;2,精練高效的能協調、服務民眾或奴役民眾的官府機構;3,以平等、公正為原則或以剝削壓迫為主旨的道德制度。以上要求善建者建立的任何一樣東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和接力才能逐步建立起來。並且從事明道立德的“善建者”往往並不被世人所待見,常常被嘲笑謾罵,輕者一生貧寒落魄,重則會傷及軀體禍及親朋。事實證明,自《老子》問世之後的二千四百年間,國人都沒有揭示出符合自然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理論,更不要說官府和制度了!甚至我們根本不知道老子究竟讓世人建什麼、抱什麼!更甚至很多解老者根本不相信《老子》一文是要求世人明道、立德並遵從道德的。

之前我認為,《老子》中很多語句都是沒有展開的命題,將其中一個命題展開需要寫一篇文章或一部書。而現在我又認識到,解讀其中一些字句或遵行其中有些教誨,需要幾代人用千、萬年的時間去完成,甚至仍無法完成。所以,奉勸一些朋友不要認為自己聰慧過人就能解開《老子》,並且僅用簡略的三言兩語呢?

雖然老子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也。”但這要建立在傳統科技文化有效持續傳承的基礎之上,但中華文化有兩千年的斷層,如今再來知、行它,談何容易啊!

曾領先世界近三千年的哲學世著《老子》,到今天已經基本失去了其先進性,但它仍不失為一部鍛鍊思維的著作,它的一些哲學觀點仍能對現代哲學進行補充,況且辯證法正是從《老子》出發的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