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蠻夷戎狄”為何心甘情願地接受漢族給他們的如此稱謂?

2021-12-16由 閒學歷史 發表于 歷史

導語

談及

族類

這個概念,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會是

軒轅黃帝和神農氏炎帝

。他們可以說是華夏文明的起源,黃帝和炎帝的統一使得中原文化打破了井水不犯河水的孤立態勢,逐步朝著合作交流的方向發展。

在古代中國並沒有中華民族這一概念,當時的人們主要以部落形式聚居,他們星羅密佈地生活在華夏大地上,有的還各自為國。曾經有學者統計,即使在炎黃二帝之後的夏朝,仍就有上萬個部落,他們有著各自的生活習慣和經濟規則。

“蠻夷戎狄”為何心甘情願地接受漢族給他們的如此稱謂?

炎黃結盟圖

在當時,部落甚多,以至於幾十個人就可以成立自己的部落,也就是當時所謂的“國家”。顯然,這有點佔山為王的感覺。這些部落裡面雖然有著自己的規章制度,但也都大同小異,所以它們隨著時間的推移,也都合併的合併,滅亡的滅亡。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

“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

在任何時候,都有它存在的道理。

經過一番“大魚吃小魚”式的生存演變,到了戰國時期,存留下來的國家也就只剩那幾個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當時每個國家的內部,也有著不同文明的存在。例如

“楚雖三戶可亡秦”

中的

“楚三戶”

,就很可能代表著楚國至少是由三個部落合併而成的。

“蠻夷戎狄”為何心甘情願地接受漢族給他們的如此稱謂?

“族”字的甲骨文寫法一

據考古學家研究發現,

“族”

在甲骨文中的形態類似於

“旗”

,這不免讓人想到那些處於同一血緣關係、具有相同生活習性的族群聯合起來,然後組成有戰旗的軍事組織,說白了也就類似於幫派。他們在部落首領的帶領下,要麼抗擊外來侵略者,要麼入侵其他幫派。原因很簡單,以當時的生產水平,發生爭鬥是很正常的事,因為物資匱乏的他們只能依靠這種方式來填飽肚子呀。

“蠻夷戎狄”為何心甘情願地接受漢族給他們的如此稱謂?

“族”字的甲骨文寫法二

如今我們有56個民族,這56個民族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從夏商周到春秋戰國,華夏族類文明開始從分散走向聯合,無論是被合併的部落,還是遷徙消失的群體,曾經出現在華夏土地上的各種族類,都為如今中華民族的統一做出了或多或少的貢獻。

“蠻夷戎狄”為何心甘情願地接受漢族給他們的如此稱謂?

五十六個民族大團結

那麼關於

中國大地上的族類文化是怎麼從多元化走向大統一的

族類文化是怎麼傳承下來的

在曾經的中華大地上又發生過哪些值得我們思考和總結的事情

;今天我們就從

族類傳承角度

,談談

中國多元族類文化的發展史

一、族類稱謂的命名與演變

族類稱謂就好比一個人的名字,是在與別族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演變而來的。試想,兩個部落首領在談外交、互相自報家門的時候,總不能說沒有自己的名號吧?這在氣勢上可就輸了一大截!所以當時每一個部落和族群都會有自己的稱謂。

“蠻夷戎狄”為何心甘情願地接受漢族給他們的如此稱謂?

在族類名稱上,主要有

“自稱”和“他稱”

,顧名思義,

“自稱”就是自己給自己命名

,也就是把自己當作是中心,顯示著對自己族群文化的肯定和認同,也是以自己的角度去衡量他族文化。而

“他稱”則是別的部落對於自己的稱謂

,是別的族群透過觀察一個群體部落的生活習性,然後經過分析得出的稱謂。

例如,漢族文化一直作為中原大地上的正統文化而存在,面對如此之多的他群文化,該如何稱呼他們呢?這時,

儒家思想

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儒家思想作為中華大地上傳承、發展時間最長的文化,在其典籍

《禮記·王制》

上曾經這樣記載:

“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南方曰蠻……西方曰戎……北方曰狄……中國、夷、蠻、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備器。”

“蠻夷戎狄”為何心甘情願地接受漢族給他們的如此稱謂?

“蠻夷戎狄”

由此可見,儒家文化將中國族群分為

“五方四裔”

,這一稱呼可謂是影響甚深,直到今天,仍然有人用此稱謂命名。這裡“五方四裔”中的“五”和“四”並不是實指,而是一種統稱,其中

蠻、夷、戎、狄

又可分為許許多多的部落(如

《爾雅·釋地》中就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蠻”

諸如此類的概括),“五方四裔”只是從大方向上命名。

結合上文所提到的族類命名的概念,這裡的“五方四裔”就是自稱,但也並不是絕對的。因為很多區域的少數民族部落也都接受了這一稱謂,

他們考慮到華夏文明確實要先進一些,儒家思想又有種以德服人的意味,所以他們便很愉快的就接受了“蠻夷戎狄”這樣的“他稱”

總而言之,

關於族類稱謂的演變

從本質上來講,就是一種族群的大融合

。從炎黃二帝開始,華夏文明開始走向聯合,大部分的部落文明都在逐漸向華夏靠攏。

二、族類大一統的歷史必然性

從氏族部落的星羅密佈,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大一統,再到如今的中華民族,可以看出

族類統一

是歷史的潮流。

這裡所說的族類統一併無強烈的侵略和強迫意味,而是一種

“包容性”

的體現。何為包容性,那就是

政治上的統一和文化上的多元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從未消失,統一不是指只有一個族群,只有一種文化,這是不現實的。正是有了這些既“多元”又“統一”的文化傳承,中國才能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存留下來的文明古國。

中國歷史上的不同族群,都為中國文化濃厚的沉澱做出了貢獻,包括思想、宗教、經濟等多方面。例如

西域大月氏後代支謙,透過學習兩地區文化,將包括《大明度無極經》在內的多部佛教經學翻譯成漢文,在中原廣為傳頌,引起不小反響,為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當統治者和人民看到合作交流能給自身的利益帶來好處的時候,自然就不願意再獨門獨戶了。

先秦的楚國人本是中原族類的一支,

《史記.楚世家》有記載:“ 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 黃帝之孫, 昌意之子也。”

這表明楚國人是神農氏黃帝的子孫,但後來由於“分封制”被分到了江漢平原(今湖北省境內)。這時,雖然楚人周圍的少數民族甚多,但他們與楚人一起生活得非常融洽。逐漸的,當地土著居民也被楚人的統治魄力所吸引,逐漸歸順。

“蠻夷戎狄”為何心甘情願地接受漢族給他們的如此稱謂?

江漢平原

其實楚人的相容統治手段也是有原因的,當時他們被西周分封到江漢這樣一個偏僻的地區,是因為楚人雖為黃帝后代,但是實力並不強悍。為了將自己的隊伍發展壯大,楚國人只有和當地的少數民族,也就是蠻夷之族搞好關係,才可以有足夠的實力去維持自己的統帥。

到了春秋末期,楚國已經兼併了江漢地區和淮水地區的許許多多的小的國家,如

鄧、鄀、鄢、羅、鄖、庸、唐、厲、申、息等

。各小國家打破以往的界限,進行交流合作,無疑會促進該地區的經濟繁榮、文化共榮。所以等到西周皇室衰落以後,楚國分封的區域發展卻呈現出上升的態勢,正是有了這個基礎,

“楚雖三戶可亡秦”

的預言才得以實現。

“蠻夷戎狄”為何心甘情願地接受漢族給他們的如此稱謂?

春秋形勢圖

諸如此類的案例數不勝數,並非楚國獨一份。在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渴望實現最大的統一,不僅如此,諸子百家的思想理念也都充斥著

“大一統”

這一追求。就連外來政權統治中原的時候,也會被“大一統”思想所感化,他們積極宣稱族群同源性,例如

建立北魏政權的鮮卑族皇帝就曾經說過:“黃帝以土德王,北俗謂土為託,謂後為跋,故以為氏”

,他們把自己稱為黃帝的後代,究其原因,還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即便是古代中國的邊疆地區,甚至是歐洲大陸和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看到中國經濟的繁榮昌盛,也紛紛來到中國朝聖。

在唐朝時,遊牧民族

回鶻

就與唐朝進行著頻繁的馬匹生意,即用馬匹換絲綢的交易。這是一種經濟上互補互利的模式,中原與少數民族的文化政治交往,奠定了大一統的基礎。

“蠻夷戎狄”為何心甘情願地接受漢族給他們的如此稱謂?

回鶻與唐朝進行著頻繁的馬匹生意

中原在對待外來文化和其他族群文化時,從來不會唯我獨尊,也向來講究

“以德服人”

。早在

西周時,文學家史伯就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觀點

。也就是後來孔夫子倡導的觀點,和而不同。《春秋》一書中也記載了吳國合併幾個小國之後,也強調不強行改變他們的文化傳統。用現在的道理講就是,跟一個好的領導人,何樂而不為?

三、族類融合讓中華民族更加繁榮

縱觀中原大地上的政權歷史,有

五個大的族類融合期

第一個

就是從分散部落到中國第一個政權夏朝的建立,一直延續到西周;

第二個

是秦統一六國持續到漢朝;

第三個

是隋朝終結三國鼎立一直持續到唐朝;

第四個

是蒙古族建立元政權持續到清朝;

最後一個

就是中華民族的政權建立。

在這幾個族類融合的過程中,後一個政權較前一個政權來說,都會對前朝進行總結和思考,每一次的大統一,也都會有新的不同的族類融合其中。正是這些不同族類群體的不斷融合、發展、凝聚,才讓如今的中華民族如此繁榮昌盛。

“蠻夷戎狄”為何心甘情願地接受漢族給他們的如此稱謂?

“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這從中國幾千年人口變化趨勢就可以看出。在中國第一個政權建立的時候,全國人口數量只有三百萬人,一直到清朝末期,已經達到四億人。正是由於歷史的發展,文化的交融,才使得人民生活安定,小農經濟持續發展,人口基數才能不斷壯大。

“蠻夷戎狄”為何心甘情願地接受漢族給他們的如此稱謂?

總結

今天我們主要討論了

族類傳承

,歷史和文化造就了現在的中華民族。從族群稱謂的演變和發展,再到族類多元化一的必然性,舉例講述了族類融合是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基礎。

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的沉澱和風雨洗禮,從散落在各地的部落氏族,再到歷史熔爐將族類的凝練融合,讓中華民族兼具各個族群的優點和特長,使得族群文化更加繁榮和精煉。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

未來中華民族需要用更加開闊的胸懷,去吸收外來優秀族群文化,對世界上其他族群保持一種相容並濟的態度,將“和而不同”的理念繼續發揚光大

。如此,中國在未來,一定是一個更加強大,更具有擔當責任感的世界大國。

參考文獻:

《春秋》

《史記》

《禮記》

《爾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