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隋末讖語“李氏將興”,為何沒有落到李密身上

2021-12-15由 神州新馬泰 發表于 歷史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和所有朝代末期一樣,人心惶惶,謠言四起,社會上流傳著“李氏將興”和“劉氏當王”的傳言,這裡的“李氏”最主要指的就是李淵和李密,李淵大家都知道,是後來的盛唐的開國皇帝,那麼李密呢,為何沒有登上皇位,反而被殺呢?

隋末讖語“李氏將興”,為何沒有落到李密身上

李密的曾祖為西魏八柱國之一、司徒李弼,賜姓徒何氏,北周太師、魏國公。祖父李耀,為北周太保、邢國公。父親李寬,隋朝上柱國,封蒲山郡公。可以說李密的家庭背景及其顯赫,不過也可以看出他的家世一直在走下坡路的,並沒有像李淵一樣世代顯赫。

隋末讖語“李氏將興”,為何沒有落到李密身上

不同於《隋唐英雄傳》中的李密形象,歷史上的李密足智多謀,才兼文武,志氣雄遠。在楊玄感起兵反隋之際,獻計三策:上策是揮師入薊,斷掉隋煬帝的歸路,中計是西入長安,憑險固守,下計是直接攻取東都,結果楊玄感卻卻認為攻取東都為上策,真是太著急了,結果久攻不下,戰死而亡,李密也被捕,後用計逃脫,由此可見李密的足智多謀。

隋末讖語“李氏將興”,為何沒有落到李密身上

後來李密投奔瓦崗義軍,開始展露頭角,為當時的瓦崗出謀劃策,不斷取得勝利,並襲取興洛倉,獲取大量的糧食儲備,有了糧食,就能招來兵,腰桿就直,手下更是匯聚了大量的人才,例如徐世勣、魏徵等優秀人才。

軍事上的不斷勝利,也帶來了政治上的榮耀,各路豪傑紛紛來祝賀,這其中就包括李淵、竇建德等,共推李密為盟主,共舉反隋大業,在這種情況下,李密就有點飄飄然了,開壇即位,稱魏公。

隋末讖語“李氏將興”,為何沒有落到李密身上

各路的豪傑的“捧殺”一出手,我們的主角李密真的信以為真,真的以為自己就是天下盟主,可以號令天下了,緊接著就釋出了反隋檄文,並宣佈了隋煬帝的十大罪狀,在這裡我覺得還是元末的朱元璋有先見之明,實行了緩稱王的策略,沒有讓自己被推到風口浪尖上去。隋煬帝一看不樂意了,槍打出頭鳥啊,這一下,瓦崗軍成為了隋朝主要的攻擊物件,又要面對隋朝的不斷打壓,又要提防著各路群雄,日子看似風光,其實不好過啊。

隋末讖語“李氏將興”,為何沒有落到李密身上

有的時候真是一步錯,步步錯,事實證明李密不是一個有戰略眼光的政治家。在大業十三年,李密誅殺了翟讓,這讓瓦崗軍的將領心驚膽戰,人人自危,不管你殺他是對是錯,總之造成了內部的不團結與不信任,這對一個領導來說是不好的訊號。之後李密、王世充、宇文化及在現今洛陽附近來了個三方會戰,雖然李密打敗了宇文化及,但是部隊也遭受重創,最終被王世充坐收漁翁之利,李密大敗,又不敢投奔自己的老部下,只好投奔李淵,李淵怎麼可能放一個梟雄在自己身邊,這不是明擺和自己過不去,後來李密試圖東山再起,直接被殺,一代梟雄,至此隕落,年僅三十七歲。

隋末讖語“李氏將興”,為何沒有落到李密身上

“李氏將興”的讖語最終沒有落到李密的身上,時也命也,本來的一把好牌竟被打得稀巴爛,是造化弄人,還是天意如此,就只能留給我們後人評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