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辨脈篇:第一條 陰陽

2021-12-15由 愛上Sandy 發表于 歷史

脈有陰陽,何謂也。答曰:凡脈大浮動滑數,此名陽也。脈沉澀若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此條注家多謂脈分陰陽,陽指脈形較常人亢奮,陰指脈形較常人低迷,(此尚不錯)以候人正氣盛衰,決病之生死。要知正邪皆可見於脈,豈可顧此失彼?

結合下條,可知此條本意是說陰病陽病在脈象上有何常態的表現,及出現異常表現的後果。陰病陽病也不是後面的三陰三陽,也不是表裡虛實之別。而是指病機的狀態,陽病就是機能亢奮的狀態,陰病是機能低迷的狀態。亢奮者不一定是實,低迷者也不一定是虛,所以才有陰病見陽,陽病見陰的異常表現。

張山雷論中風以血氣並走於上衝擊腦神經立論,此時無疑是一種亢盛狀態,脈當洪滑有力為常,若遇脫證,反可見沉微欲絕之脈。仲景論手足厥逆,多見微細之脈,可溫可灸以救衰陽,若見滑緊等象,則斷為邪實之病,可吐可下,所慮者脈乍來而不繼。

五脈相對:脈位浮沉,脈形大弱,脈速數澀,脈勢動微,脈緊張度滑弦。

附註家論說:

成無己:陽道常饒,大浮數動滑五者,比之平脈也有餘,故謂陽;陰道常乏,沉澀弱弦微五者,比之平脈也不及,故謂之陰。傷寒之為病,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裡則見陰脈。陰病見陽脈而主生者,則邪氣自裡之表,欲汗而解也,如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者,是也;陽病見陰脈而主死者,則邪氣自表入裡,正虛邪勝,如譫言妄語,脈沉細者死是也。

張令韶:天地之道,總不外乎陰陽二氣,故人身中雖有千般疢難,何曾離得陰陽,所以首節便問脈有陰陽。答以脈之名不可悉數,大凡陽數五,陰數五,足以概之矣。陽氣剛而有餘,大浮數動滑,具剛之體而主有餘,故名陽;陰氣柔而不足,沉澀弱弦微,具柔之體而主不足,故名陰。陰病而見陽脈,得生陽之氣故生;陽病而見陰脈,虛陽在外,純陰在內,有陽消陰長之虞,故死。脈為氣血之先,生始之裉,故憑脈以決其死生也。曰凡脈,曰凡病,乃概言之,非專指傷寒也。

《醫宗金鑑》:此以脈之陰陽辨病之陰陽生死法也。浮大數動滑五者,比之諸脈為有餘,陽道有餘,故曰陽也;沉、澀、弱、弦、微五者,比之諸脈為不及,陰道不及,故曰陰也。陰病,謂陰寒病也,見陽脈,謂見陽熱脈也,陽熱脈即浮大數動滑類也。以陰病得陰脈,證脈相應,死難必也。陰病若得陽脈,猶冬盡春生,萬物雖未即生,然日進生機,故曰生也。陽病,謂陽熱病也,見陰脈,謂見陰寒脈也,陰寒脈即沉澀弱弦微類也。以陽病得陽脈,證脈相應,生可卜也。陽病若得陰脈,如暑去秋來,萬物雖未即死,然日趨死候,故曰死也。蓋天人無二理,春夏為陽,秋冬為陰,陽主生,陰主殺故也。

柯韻伯:脈有十種,陰陽兩分,即具五法。浮、沉是脈體,大、弱是脈勢,滑、澀是脈氣,動、弦是脈形,遲、數是脈息,總是病脈而非平脈也。脈有對看法,有正看法,有反看法,有平看法,有互看法,有徹底看法。如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弱,有滑即有澀,有數即有遲。合之於病,則浮為在表,沉為在裡,大為有餘,弱為不足,滑為血多,澀為氣少,動為搏陽,弦為搏陰,數為在府,遲為在髒,此對看法也。如浮大滑動數,脈氣之有餘者,名陽,當知其中有陽勝陰病之機;沉弱澀弦遲,脈氣之不足者,名陰,當知其中有陰勝陽病之機,此正看法也。夫陰陽之在天地間也,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知從知隨,氣可與期。故其始為浮、為大、為滑、為動、為數,其繼也反沉、反弱、反澀、反弦、反遲者,是陽消陰長之機,其病為進;其始也為沉、為弱、為澀、為弦、為遲,其繼也微浮、微大、微滑、微動、微數者,是陽進陰退之機,其病為欲愈,此反看法也。浮為陽,如更兼大、動、滑、數之陽脈,是為純陽,必陽盛陰虛之病矣;沉為陰,如更兼弱、澀、弦、遲之陰脈,是為重陰,必陰盛陽虛之病矣,此為平看法。如浮而弱,浮而澀,浮而弦,浮而遲者,此陽中有陰,其人陽虛,而陰氣早伏於陽脈中也,將有亡陽之變,當以扶陽為急務矣;如沉而大,沉而滑,沉而動,沉而數者,此陰中有陽,其人陰虛,而陽邪下陷於陰脈中也,將有陰竭之患,當以存陰為深慮矣,此為互看法。如浮、大、滑、動、數之脈體雖不變,然始為有力之強陽,終為無力之微陽,知陽將絕矣;沉澀弱弦遲之脈,雖喜變而為陽,如忽然暴見浮、大、滑、動、數之狀,是陰極似陽,知反照之不長,餘燼之易滅也,是謂徹底看法。更有真陰真陽之看法,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脈有胃氣,是知不死;所謂陰者,真髒之脈也,脈見真髒者死。然邪氣之來也緊而疾,谷氣之來也徐而和,此又不得以遲數定陰陽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