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被誤認是色盲的貓頭鷹,不僅有夜光眼,還有無影手!

2021-11-19由 飛哥聊科學 發表于 歷史

一說到天上飛的猛禽動物,有人可能第一反應就是兇猛的老鷹,但其實,晝伏夜出的貓頭鷹也是其中好手。貓頭鷹又被稱作“鴞”,是猛禽兩大類別中的鴞形類,屬於夜行猛禽。而猛禽的另一大類別就是隼形類,就比如平常所見的老鷹就是屬於這一類別的。

被誤認是色盲的貓頭鷹,不僅有夜光眼,還有無影手!

為什麼貓頭鷹為什麼會被稱作捕鼠小能手呢?

其實這就與它的身體構造相關了。面對狡猾而且警惕性強的老鼠,貓頭鷹是怎樣在漆黑的夜裡捕捉到它們的呢?

首先我們先來介紹一下貓頭鷹的“大餅臉”,這張臉可不是光用來欣賞的,因為貓頭鷹的大臉能夠收集音波,更可以鎖定遠處獵物的蹤跡,然後就會揮動它的大翅膀,朝著獵物活動的方向衝下去。

被誤認是色盲的貓頭鷹,不僅有夜光眼,還有無影手!

有的人可能會疑問,貓頭鷹飛下去振動翅膀的聲音不會把狡猾的老鼠嚇跑嗎?

這你可別擔心,因為貓頭鷹有“無影手”,因為貓頭鷹的翼展很大,而且翅膀上有數不清而且很柔軟的羽毛,可別小看這小小的羽毛,實際上作用很大。

如果我們把羽毛放大仔細觀察的話,你就會發現,一根小羽毛上的邊緣還存在著很多鋸齒狀的絨毛結構。所以,這些絨毛就可以把貓頭鷹拍打過程中發出的聲音消解掉,“靜悄悄”的貓頭鷹就會悄無聲息地來到小老鼠的身邊,為自己飽餐一頓。

被誤認是色盲的貓頭鷹,不僅有夜光眼,還有無影手!

這時候也可能有人會說黑燈瞎火的,貓頭鷹怎麼能看得見獵物?其實貓頭鷹可不是瞎子,並且自帶“夜光眼”。

貓頭鷹的眼睛是長條形狀,如果和我們人類的眼睛做比較的話,貓頭鷹的視網膜和瞳孔都要比人類大很多,所以看到的範圍也會大很多,而且為了更好地適應夜間環境,貓頭鷹眼睛上的視網膜細胞幾乎全是對光敏感度更高的視感細胞。

被誤認是色盲的貓頭鷹,不僅有夜光眼,還有無影手!

所以說貓頭鷹成為捕鼠小能手靠的就是它的“無影手”和“夜光眼”。

貓頭鷹的腦袋為什麼能夠旋轉270度?

如果你有幸能夠看到貓頭鷹轉腦袋的一幕,你會不會覺得背後一涼,心裡一緊,像是在看恐怖片一樣,而且還會擔心貓頭鷹的腦袋被擰斷。

但是我們不必擔心,因為秘密就藏在它的頸椎裡面。貓頭鷹有特殊的頸椎結構,它們的頸部有14塊頸椎骨,數量是我們人類的兩倍,而且它們頸部的韌帶很發達,不會在旋轉過程當中斷裂。

被誤認是色盲的貓頭鷹,不僅有夜光眼,還有無影手!

貓頭鷹轉這麼大一圈,為什麼不會像人類轉腦袋一樣感覺到窒息?

貓頭鷹雖然頸動脈和人類一樣,也是從頸椎的孔洞中穿過,但是我們的頸椎上的兩個孔直徑很小,而且孔隙空腔差不多被我們的血管填滿了,所以我們扭頭的時候,血管受到骨頭的壓迫,會感到難受。

但是貓頭鷹就不一樣了,貓頭鷹椎孔的直徑就要大很多,是血管的幾倍,所以剩餘空間很大,就像氣囊一樣,扭動的時候會有緩衝作用,藉此保護了血管。而且更為厲害的是,貓頭鷹的動脈上有自帶的血庫,能夠在轉頭的時候為腦袋及時供氧,所以自然不會出現擰暈過去的現象。

被誤認是色盲的貓頭鷹,不僅有夜光眼,還有無影手!

貓頭鷹頭上的“耳朵”有什麼用?

很多人誤以為,貓頭鷹的耳朵就是頭頂豎起來的那兩簇角狀羽毛,實際上這並不是貓頭鷹的耳朵,這就是普通的羽毛而已。科學家推測,羽簇的作用就是隱藏貓頭鷹,更好地為貓頭鷹做掩護,而且羽簇還能夠表達肢體語言,比如說貓頭鷹恐懼的時候,它的羽簇可能會向後面倒下。

貓頭鷹真正的耳朵是在腦袋的兩側,而且左右耳朵是不對稱的,一隻在腦袋偏後,眼睛稍高的位置,另一隻耳朵恰好與之相反,這種結構能夠讓它們擴大聲音範圍,更好的追蹤獵物蹤跡。

所以別以為貓頭鷹和它的卡姿蘭大眼睛、毛茸茸的兩簇羽毛,只是為了賣萌,人家是為了更好的生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