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努爾哈赤斃命!袁崇煥漂亮的寧遠之戰中使用了哪些“法寶”?

2021-11-18由 我有我的歷史觀 發表于 歷史

努爾哈赤發動寧遠戰役選擇的時機

遼陽是當時遼東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1621年三月下旬,在後金攻佔了遼陽後,努爾哈赤便將都城遷往瀋陽,稱之為“東京”,後改為“盛京”。

此後四年,後金除了攻佔“廣寧”外,與明朝並無大規模的戰爭,而是“休整”了四年。在此期間,努爾哈赤推行了“計丁授田”政策,實施“八大貝勒共治國政”制度。後金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此時,努爾哈赤的文治武功達到了其一生的鼎盛時期。

但是,暫時未戰,不代表永遠不戰。努爾哈赤並不想就此止步,他在等待著戰機。

廣寧失守之後,整個遼境就全部歸於後金之手了。明廷任命“王在晉”為兵部尚書,統領遼東、天津、薊鎮、登萊等處軍務事宜。他到任之後,悲觀失望,消極防守。朝廷很不滿意,便將他調離,改任大學士“孫承宗”督師山海關。

孫承宗到任後,指揮將士官吏修建寧遠、穆州等城堡,練兵11萬,開拓關外四百里,安置遼民,實行墾地政策。

孫承宗督師四年,成就很大。他不但鞏固了山海關的防務,而且還修築了“錦寧防線”,為明末的安邊靖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遺憾的是,明朝後期黨爭愈演愈烈。孫承宗受到了魏忠賢的排擠,於1625年被排斥罷免。魏忠賢按排閹黨“高第”接替了孫承宗。

努爾哈赤斃命!袁崇煥漂亮的寧遠之戰中使用了哪些“法寶”?

高第不懂軍事,又膽小如鼠。他說關外肯定守不住,便自撤藩籬,敗壞邊防。他下令將錦州、右屯衛(今遼寧凌海市)、大淩河等城防務全部撤回關內,將關外四百里的地區全部放棄,並丟掉米粟十餘萬石。

這樣,明朝好不容易經過四年的城防被高第毀於一旦。軍民“死亡載途,哭聲震野”。這時,袁崇煥誓與寧遠共存亡,不願隨軍撤入關內。

高第無法強迫袁崇煥撤入關內,便將寧邊前屯以外諸城的守具、軍民全部撤入關內。唯有袁崇煥率一萬多人駐守寧遠,

努爾哈赤看到庸碌無能的高第取代了孫承宗,督師山海關。而寧遠雖有袁崇煥率軍駐守,但卻成了關外孤城。努爾哈赤認為機不可失,決定抓住戰機,嚮明用兵。

1625年正月,努爾哈赤親率大軍,直撲寧遠。於是,寧遠之戰爆發了。

“寧遠之戰”戰報

努爾哈赤欲藉助強大的兵力優勢,取得寧遠戰役的壓倒性勝利。他親率大軍十三萬,號稱二十萬。

而明軍僅為袁崇煥率領的一萬餘名軍卒。由於高第將諸城軍士全部撤回關內。而關外的寧遠之戰打響時,努爾哈赤切斷了寧遠與山海關之間的通道。高第無法派出援軍參加戰爭。與後金的戰爭,袁崇煥是孤軍作戰,總兵力不到兩萬。

就是在這樣兵力對比懸殊的情況下,明軍依然多次擊退了後金的進攻,擊斃後金數千人。第二天,努爾哈赤親自上陣指揮戰爭,明軍利用火炮的威力,殺傷了大量後金士兵。

由於久攻不下,又傷亡慘重。後金只得退兵。在這一場戰爭中,努爾哈赤也後背中彈,身受重傷。八個月後,疽發於背而死。

努爾哈赤斃命!袁崇煥漂亮的寧遠之戰中使用了哪些“法寶”?

(努爾哈赤)

此時,朝朝的頹勢暫時扭轉了過來。

現在,敲黑板,問題來了。

袁崇煥憑著不到兩萬的兵力,戰勝後金十幾萬的兵力。而且努爾哈赤也不幸中彈,幾個月後身亡。這麼說,袁崇煥的軍事才能是不是在努爾哈赤之上?

答案是否定的!

努爾哈赤憑著祖父和父親的十三副遺胄起兵,經過36年,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後金政權。建立了“八旗制度”,然後劍指明朝。在“薩爾滸之戰”,努爾哈赤打出了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此後又在開原之戰、鐵嶺之戰中勢如破竹,一路高歌猛進。

攻下瀋陽後,又將都城遷往瀋陽。其圖謀你不得不佩服——瀋陽為都,既可與明朝近距離正面對抗,又可控制蒙古和朝鮮。廣寧之戰,努爾哈赤不戰而勝,遼西40餘城堡望風歸降。

努爾哈赤在遷都瀋陽後,又攻下明朝在遼七十餘城。他是大清王朝的奠基人。在寧遠戰役之前,努爾哈赤一生未有敗績。

現在,終於要回到本文的主題了——既然努爾哈赤如此神乎,如此玄乎,為什麼會在寧遠之戰中慘敗呢?

袁崇煥到底使用了哪些戰術?有什麼致勝法寶,才使得寧遠之戰完勝得如此漂亮?

孤守、死守、固守

督師山海關的閹黨高第將關外諸城的全部器具、兵馬遷入關內時,唯有袁崇煥不願撤入關中,誓與寧遠共存亡。

袁崇煥曰:“我寧前道也。官此,必死此。我必不去。”——《明史·袁崇煥列傳》

當袁崇煥得知後金已渡過遼河,到達寧遠時,他馬上和大將“滿桂”、副將“左輔”、朱梅、參將“祖大壽”、守備“何可剛”等召集將士們,

歃血為盟,

用忠義激勵士氣。甚至,袁崇煥還向將士們下拜。

努爾哈赤斃命!袁崇煥漂亮的寧遠之戰中使用了哪些“法寶”?

(袁崇煥銅雕像)

將士們深受感動,都願不惜性命,以死報效國家。明軍燒光了城外的民居,帶上全部守城器械進入寧遠城內,堅壁清野。以充分的準備,只等後金到來。

為了防止有人貪生怕死,臨陣出逃,袁崇煥又曉諭前屯守將“趙率教”、山海關守將“楊麒”:凡有戰士鬥志不堅,戰時逃跑的,一律斬首。

戰爭,士氣往往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而袁崇煥這一謀略,首先就使將士們的鬥志旺盛起來了。為了國家,為了大義,將士們都願意決一死戰。

以遼養遼,兵民聯動

遼地是遼人的家園,與其他將士相比,遼人對這塊土地有著更深厚的感情。他們更有著“城存我生,城陷我亡”的戰鬥意志。

同時,以遼養遼還有一個優勢:戰時戍邊守城。那些不能親自上陣殺敵的遼人,就為軍隊運送彈藥、器械。這無疑相當於增加了兵力,增強了軍隊的實力。閒時,袁崇煥又號令軍民重建家園,發展生產,為戍邊將士提供糧草軍需。這無疑是對軍餉的輸血,緩解了海運軍糧的壓力。

鞏固工事,嚴陣以待

孫承宗督師山海關時,曾命祖大壽修築寧遠城。但祖大壽認為朝廷沒有駐守那麼遠的能力,所以並不重視寧遠的城防,只是修築了十分之一,而且城牆的厚薄規制也不符合戰爭的需要。

袁崇煥到任後,重新定下新的規制,加固城防。

崇煥乃定規制:高三丈二尺,雉(雉堞,城牆上如齒狀的矮牆,作為反擊攻城者時的掩蔽之用),址廣(地基寬度)三丈,上(城頭)二丈四尺——《明延·袁崇煥列傳》

袁崇煥如此重視城防,是他知己知彼的最好體現。因為,後金輕騎兵擅長野戰。而明軍以步兵為主,打的是防禦戰。這時,城牆的堅固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袁崇煥又讓軍民在城牆外側潑水。北方的正月,冷水立即結為冰,後金根本無法登城,只能一直處於城外的劣勢。

這樣,袁崇煥透過鞏固城防工事,揚長避短,迫使後金就範於懼怕攻堅戰的窘境。

努爾哈赤斃命!袁崇煥漂亮的寧遠之戰中使用了哪些“法寶”?

(寧遠之戰明軍與後金的對峙態勢圖)

堅壁清野,嚴防奸細

派奸細潛入敵營,然後裡應外合的謀略,是努爾哈赤的拿手戲。

開原之戰時,就是後金派來了奸細,混入城內明軍。當後金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進攻時,後金派來的奸細立即從內部響應,趁機將城門開啟,迎入後金軍隊。開原輕而易舉地就落入了後金之手。

努爾哈赤對瀋陽發起總攻時,混入城內的後金奸細於傍晚時分在城中縱火,小西門處的彈藥庫首先著火,接著,明軍的草場、窩鋪也全部付之一炬。城中於是大亂,瀋陽很快就被後金佔領。

廣寧之役時,早已投降後金的孫得功,假意為經略王化貞獻策,“勸”他撤防寧遠,增援西平堡。當明軍與八旗軍隊相遇時,他讓祁秉忠、劉渠兩部率先出戰,然後自己假裝向前一衝,隨即又迅速退回。此一變化,令明軍大亂,祁、劉二將力戰不敵,先後戰死。

孫得功又逃回廣寧,故意製造混亂。他說金兵馬上要進攻廣寧了。由於廣寧已撤防,城中軍民十分慌亂,紛紛逃亡。於是孫得功等人馬上控制城門,又將銀庫和火藥庫封存起來,只等後金入城了。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袁崇煥讓軍民燒光城外的民居,將軍民撤入城內時,這使得後金來襲時,只得無奈地處於寒冷的野外。袁崇煥又命令同知“程維楧”盤查路上的每一個行人,做到不讓一個奸細混入寧遠城。

努爾哈赤在進攻開原、瀋陽、廣寧時,其派奸細混入城中的計謀每每得手,但在寧遠戰役時,卻無計可施。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袁崇煥的盤查,有效地防止了因奸細混入而造成的城中軍民的混亂。

充分發揮火器的威力

戰爭,除了士氣和防禦工事,武器的殺傷力同樣重要。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以不足兩萬,對戰後金十餘萬,明軍在兵力上,何止相差一大截?但是,袁崇煥憑藉著完善的工事,和強大的火力密切配合,將劣勢扭轉成了優勢。

在後金進攻寧遠前,袁崇煥就早已作好了兵力部署。他以滿桂、左輔、朱梅等分守城的四面,自己則提督全城,並在城上配置了11門西洋大炮。

開始時,後金軍隊舉著盾牌攻城,明軍用弓箭射、用石塊砸,殺傷了大量後金士兵。但後金士兵也很英勇,前仆後繼,倒下一批又上來一批。後金兵力是明軍的好幾倍,漸漸地,明軍有些吃不消了。

正在這危急之時,袁崇煥讓羅立發射了西洋大炮。大炮威力巨大,後金兵被炸得血肉橫飛。後金兵被嚇得紛紛後退,被迫收兵回營。

奴賊提兵蜂擁以戰,我兵用大炮火缸與矢石,打死賊奴數千,中傷數千,敗回賊營,大放悲聲。——《兩朝從信錄》

第二天,努爾哈赤親自督戰,集中優勢兵力攻城。袁崇煥登上瞭望臺,當他看到後金氣勢洶洶地逼近城牆時,袁崇煥命令大炮往金兵人員聚集的地方開炮。這樣,後金的傷亡更大了。

努爾哈赤斃命!袁崇煥漂亮的寧遠之戰中使用了哪些“法寶”?

寧遠之戰時明軍所擁有的火炮)

由於久攻不下,又傷亡太大,努爾哈赤終於下令退兵。

這樣,寧遠之圍終於得以解除。在這次戰爭中,努爾哈赤也身受重傷,八個月後,疽發於背而死。

後金輕舉盲動,驕兵必敗

有一句話叫做“我方的勝利,來自於敵人的麻痺”。

努爾哈赤征戰四十餘年,未有敗績,哪把他認為的“小小的寧遠”放在眼裡?他覺得寧遠只不過是他橫掃明朝路程中碰到的一顆小小釘子而已。特別是當他看到高第將軍民急匆匆撤入關內的狼狽相,而寧遠只有不到兩萬的兵力時,更感覺勝券在握了。在他看來,在後金的鐵蹄下,寧遠城的覆滅,那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可是,他的想法大錯特錯了。後金遭遇了從未有之的頑強抵抗。

在無法派奸細混入城中的情況下,此時的努爾哈赤已心浮氣躁,一改以前的慎重打法,貿然攻城。在後金遭受巨大的傷亡後,他更加急不可耐,一味強攻,造成了更大的傷亡。

寧遠之戰結束後,後金軍“

擁聚於大野之一邊,狀如一葉

”。早已沒有了那種萬馬奔騰、旌旗蔽野、湧如潮水的氣勢。傷亡之慘重,令後金銳氣頓減。

寧遠之戰,是明朝與後金開戰以來,首次挫敗後金所取得的大捷,這極大地提高了軍民抗金的鬥志,增強了朝廷抗金的決心。此後的寧錦(寧遠、錦州)戰役,又是大捷。

遺憾的是,崇禎帝后來誤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冤殺了袁崇煥,自毀長城,這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

努爾哈赤斃命!袁崇煥漂亮的寧遠之戰中使用了哪些“法寶”?

(崇禎皇帝)

努爾哈赤英名一世,給後金留下了整個東北的基業,卻折翅於寧遠戰役,最終未能完成他的“入關大業”。

努爾哈赤的失敗告訴我們:世上沒有常勝將軍。努爾哈赤這樣一位叱吒風雲的軍事統帥、大清的奠基人,卻也會在不入他法眼的寧遠戰役中,折戟沉沙。

遺憾的是:在他辭世之時,也還沒認識到自己的決策錯誤,而把他的寧遠兵敗歸咎於“天數”,完全沒有意識到是他過度輕視明軍所致。

辭世之前,他還對諸貝勒疑惑不解地說:

朕用兵以來,未有抗顏行者。袁崇煥何人,乃能爾耶!——《清史稿·太祖本紀》

而袁崇煥則以略帶譏諷的口吻致書努爾哈赤:“老將軍久橫行天下,今日敗於小子,豈非數耶?”

袁崇煥的勝利告訴我們: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而取勝者,謂之神!(《孫子兵法》)

作戰沒有固定的模式,不必遵循死板的條條框框。要根據敵我雙方的軍事實力,所具備的條件等因素,作出相應的作戰方案。甚至在戰爭經過的某一階段,根據戰爭態勢的變化,要隨時作出相應的調整。

謝謝諸位的閱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