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紀實,伺候最後一位皇后,結局是這樣?

2021-11-16由 史海異聞 發表于 歷史

在古代,我國長期處在一個封建發展狀態中,在這一時期中,皇帝的手中掌握著至高無上的權利,而且皇帝為了能夠讓自己所有的慾望都得到滿足,就會去想盡各種辦法來找人服侍自己,於是在當時便出現了一種特殊的產物——太監。

太監的由來

“宮者使守內,以其人道絕也”。

——《周禮》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紀實,伺候最後一位皇后,結局是這樣?

中國最早在西周時期出現了太監,《周禮》中有過“閹割”的記載。但那時候宮廷並沒有大量用作內侍,只是一些貴族將此做為一種刑罰,然後充做家臣做一些低下的粗活。

戰國時期秦國尊崇“法治”,受“宮刑”的人數激增,逐漸被大量用作宮廷服務。漢朝時設定專門機構管理“閹人”,稱為“宦官”,並規定皇宮內侍只能由“宦官”擔任。

明朝為了加強皇權,防止權臣專政。宮廷內設十二監二十四衙門,提領者被稱為掌印太監,俱由宦官出任。於是“太監”變成了高階宦官的稱謂,後來成了對宦官的統稱。

孫耀庭的傳奇一生

屈辱入宮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紀實,伺候最後一位皇后,結局是這樣?

孫耀庭,出生於天津靜海,本來家境殷實,無奈正遇上八國聯軍侵華,致家道中落,父母淪為乞丐。

1916年 , 為了活下去,迫於無奈家人將14歲的孫耀庭送入宮中。淨身入宮後的孫耀庭才發現,由於辛亥革命清朝宣統皇帝退位,大清早已亡了。

前清貴族都惶惶不可終日,靠變賣祖業勉強維持生活。入宮的太監宮女都是為了偷竊宮中物品,出去倒賣,老實的孫耀庭備受欺侮,好在機靈勤快很快被選去伺候皇后婉容。

1924年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進京,將溥儀和滿清皇室逐出紫禁城。溥儀躲進日本駐華大使館,孫耀庭被打發回家。

當了八年太監的孫耀庭沒有土地,身無分文,身體受過摧殘也幹不了重活,一時陷入困境。無奈之下,孫耀庭只得重新離鄉背井來到北京,和一群同樣落難的太監住在北長街的興隆寺相依為命,以乞討、撿煤渣、廢品為生。

重獲新生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紀實,伺候最後一位皇后,結局是這樣?

1949年全國解放後,政府統一為這群喪失勞動力的特殊群體安排住處,每月發給生活費16元。因為曾經上過學,有一定文化基礎,孫耀庭後來從事北京市全市的寺廟管理工作,每月工資漲到35元。在那個百廢待興的困難時代,孫耀庭已經算是高薪階層了。孫耀庭曾感慨“沒想到我們太監也有幸福的生活”。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紀實,伺候最後一位皇后,結局是這樣?

此後孫耀庭一直住在廣化寺,直到1996年去世,享年94歲。晚年寫下“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的條幅,以抒對重獲新生的感激。

作家賈英華多次親自採訪對話孫耀庭,根據其親身經歷寫成自傳《中國最後一位太監》,以一位太監的視角描繪了歷史的變遷,人物命運在時代潮流中的沉浮。1988年被改編成電影《中國最後一位太監》,為大眾展示了不為人知的太監生活。

結語

封建時代,國家所有權利和財富集中於皇帝手中,為了制衡文臣武將皇帝往往選擇寵信沒有根基,為人所不恥的太監,賦予其一定權利為皇室服務。

在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時代,太監是恥辱的象徵,大多是被“宮刑”的犯人,或者窮苦人家為了生存才不得已的職業。太監沒有任何尊嚴,年輕時期倚仗皇帝寵信還能風光。一旦年老體弱就會被皇帝拋棄,死於冷宮深院,沒有親人非常淒涼。孫耀庭的一生正是見證歷史最好的“活化石”。

太監是封建時代“私慾”、“落後野蠻”的象徵,也是底層勞動人民的血淚史。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國家安泰祥和,“閹割”這種極其殘忍不人道的行為徹底告別歷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