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簡語明心2.4人的感覺與情境分析下篇

2021-11-16由 默心南雨 發表于 歷史

當一個人出生後,他就開始經歷著各種不同的情境,這些情境有些是主動型的情境,有些是被動型的情境,有些是簡單的情境,而有些則是複雜的情境。

當人剛出生時,其面對的情境以被動型為主,因為嬰幼兒是無法脫離別人的照顧而生存的。此時嬰幼兒的所處情境應該是簡單的,他的飲食、穿衣、睡覺等活動都得由別人的悉心幫助才能完成,其活動空間很小,行為型別數量也比較少,除非被別人抱出去,否則嬰幼兒能活動的空間和活動地點只限於能爬行的少數地方。

當一個人從嬰幼兒狀態漸漸長大後,身體成長後,獨立的個人意識開始出現後,能走路說話思考後,這個人的活動空間活動地點也會變大變多,行為方式也會變得越來越多,則這個人所面對的情境也開始變得複雜多樣起來。

一個人在出生後成長的過程中,年齡越大,則面對的環境越複雜多樣,其經歷體驗的情境也越複雜多樣。應該說,在一個人的前半生,其所面的環境,經歷的情境是逐漸複雜多樣的。在一個人人生開始的前20年左右,他的生活環境的變化幅度會很大,變化速度會很快。在這個人20歲以後,他的生活環境的變化幅度就會變小,變化速度也會減緩,他的生活環境和經歷的情境複雜度則會緩慢上升。

一個人在40歲以後的人生後半程中,他的生活環境還會不斷變化,尤其是有關身體方面的因素,但面對的環境複雜度應該不會再增加太多,經歷的情境的複雜度也不會再增加太多。

在人生的後半段,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開始衰老,人們的活動空間開始較小,活動方式也開始變少,面對的環境和經歷的情境複雜度,也會開始減小。人在年老體弱以後,由於身體條件的限制,精力和身體素質都在變弱,生活方式也會變得簡單,生活環境和經歷的情境也會變得簡單。

人們所要面對的情境,不僅數量種類很多,很多情境也非常複雜,而且不同的情境還在不斷的轉化。因此對於很多人來說,在面對自己所處的各種生活情境時,會感到非常的困惑吃力和不適。

一個人會時時刻刻的處在不同的情境中,只是有的情境是好的,有的是壞的,有的是主動型的情境,有的是被動型的情境。就主動型情境來說,在主動塑造情境的過程中,人們會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究竟要選擇塑造什麼樣的情境,對於一個要主動塑造情境的人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因為塑造的情境質量會直接決定和影響人們感覺的好壞。

一個人在每天的生活中,總是要不斷的對要塑造的情境做出選擇,比如該吃什麼食物,該買什麼東西,該學習什麼型別的知識,該做什麼型別的工作內容等等。小到吃飯、穿衣、出行方式,大到人生規劃、職業選擇、生活方式等等,都可以說是情境的塑造和對不同的情境塑造進行的一種選擇。

對要塑造的情境進行選擇,是一個非常考驗一個人智力水平的事情,因為這是在考驗一個人對自己,對生活環境,對各種情境狀況的認識瞭解程度。在很多情況下,同樣的成本下,如果選擇得當,將能塑造更好的情境,如果選擇不當,則可能會付出很大的代價後,依然會出現不如人意的結果。

一個人選擇情境的最大原則當然就是趨好避壞,在可能的選擇下,儘量選擇塑造更高質量的情境,對一個人來說,情境好壞的標準,就是自己的感覺意識體驗好壞。

在大多數情況下,相似的情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能被明顯的區分出好壞。比如,身體受傷、疾病、飢餓等情境,都可以很容易的被人們普遍性的認為是壞的情境。而身體健康,好的食物,愉快的旅遊等情境,也都可以被人們普遍性的認為是好的情境。

但鑑於人與人之間生活環境的差異,身體素質的差異,認知水平的差異,性格愛好的差異等,相似的情境對於兩個各種人生條件差異較大的人來說,則可能就會有不同的感覺體驗。比如有的人喜歡旅遊,有的人卻不喜歡,有的人喜歡運動,有的人卻很討厭,有的人非常挑食,而有人卻對吃的東西不是很在意,這種人生條件的差異決定了人們會選擇不同的情境去塑造。

人們總是會塑造自己喜歡的和嚮往的情境,因為塑造情境是需要付出時間、精力、金錢、物質等人生資源成本的事情。如果不是自己喜歡的情境,不能給自己帶來感覺上的好處,人們就沒有感覺意識的動力去塑造這種情境,白費力氣的事情任何正常人都不會去做。因此,找到屬於自己的感覺意識規律,認識明白自己的性格愛好,是一個人成功選擇塑造讓自己滿意的情境的認識經驗基礎。

一個人如果在面對不同的情境選擇時,能清楚的找到對自己來說更好的情境,那自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現實情況複雜多變,即使是對自己曾經歷的各種情境,要對其做一個準確的好壞質量評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對人們來說,雖然是靠感覺的好壞來評價一個情境的質量,但感覺的好壞只能自己體會。情境質量好壞的程度,也只能自己在心裡模糊大概的感覺估算一下,而很難對情境的質量,準確的給出一個直觀的,直接的,數字式的好壞程度評價。因為每個人的感覺好壞程度,不能像各種社會經濟資料一樣,用數字的方式精確描述。

在生活中,我們一般用各種語言形容詞彙來描述直接感覺的好壞。比如壞的感覺,按情況的嚴重程度,一般有如下的詞彙描述壞的感覺,不開心、不愉快,煩惱、傷心、難過,憂鬱、憂愁、不安,很傷心、很難過、很憂愁,非常傷心、非常難過、非常憂愁,悲痛、十分悲痛、萬分悲痛,心如刀絞、心如刀割、萬箭穿心等等。

描述好的感覺的詞彙則有,高興、開心、愉快、歡樂,興奮、激動、欣喜,很開心、很愉、很興奮,非常開心、非常愉快、非常興奮,激動萬分、興奮異常等等都是描述人們感覺良好的詞彙。

這些形容修辭詞彙用來描述人的心情感覺時,是比較精確形象的,除非加上有關時間的詞彙進行修飾,否則這些詞彙只是描述一個人一時的感覺狀態的。如果這直接用這些修辭詞彙來評價情境的質量水平,則忽視了組成情境的基礎因素之一時間因素,因此要評價一個情境的質量好壞,除了感覺的好壞之外,也必須考慮到這個情境的時間尺度的長短。

毫無疑問就好的情境來說,兩個感覺良好程度一樣的情境,時間越長的情境,當然就是質量越好的情境。如果兩個情境時間一樣,則感覺更好的那個情境質量更高。壞的情境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兩個壞的情境,體驗感覺一樣,則時間更長的那個情境質量更低。如果時間一樣,則感覺更糟的那個情境質量更低。

因此,從全面性和準確性上來說,感覺的好壞和時間的長短就是評價一個情境質量水平的兩個主要依據。

在考慮到時間這一組成情境的基礎因素後,再結合情境的感覺好壞程度,我們就可以嘗試著給不同的情境,一個質量好壞程度的數字式的評價認定。

就一時的感覺來說,雖然有很多詞彙能描述一時感覺的好壞,但這些詞彙描述感覺好壞程度的準確性並不夠高。在這裡,我們可以試圖給感覺好壞程度一個數字式的描述方式,以幫助我們更準確認識評價自身感覺的好壞程度,和對情境質量的判斷認定。

我們可以參考數學上的平面直角座標系,來設定一個對感覺好壞程度,進行衡量判斷的評分標準,把正面的良好的感覺按程度不等,用1、2、3、4、5、6、7、8、9、10這10個數字來進行代表。

在這個對感覺好壞程度的評分設定中,就正面感覺而言,1分代表最低分,10分為最高分。感覺程度越好,則對應的字數越大。比如感覺程度是1時,則代表感覺還好,感覺程度是2時,則代表感覺不錯,感覺程度是3時,代表開心,感覺程度是4時,代表很開心,感覺程度是5時,代表相當開心愉快、感覺程度是6時,代表非常開心愉快等等,以此類推。而0這個數字則可以代表感覺的不好不壞,不難受也不愉快狀態。

就負面的感覺來說,我們可以用-1、-2、-3、-4、-5、-6、-7、-8、-9、-10這十個數字來代表感覺的糟糕程度。就負面感覺而言,-1是最低程度的負面感覺,-10則為最高程度的負面感覺,負數越大,則感覺越糟糕痛苦。感覺程度是-1時,則代表感覺不太好,感覺程度是-2時,則代表感覺不好,感覺程度是-3時,則代表不開心,感覺程度是-4時,則代表很不開心,感覺程度是-5時,則代表相當不開心,感覺程度是-6時,則代表感覺非常不開心等等,以此類推。

把感覺的好壞程度用數字的方式來表示,可以讓我們多一個描述感覺好壞程度的方式。就描述感覺好壞程度的方式來說,數字要比文字式形容修辭詞彙更為精確和直接,雖然使用起來顯得有點麻煩,但對我們認識不同情境的質量有一定的啟發性。

在設定好這個標準後,我們就可以用數字的大小來描述感覺程度的好壞了,再結合一個情境時間的長短,我們就可以用描述感覺好壞的數字和時間尺度的長短,來對一個情境進行數字式的好壞質量判斷了。這種用數字的方式對一個情境進行的質量高低判斷,可以給人以直接清楚的衡量判斷結果。

在兩個時間相同的情境中,當然是感覺更良好的那個情境質量更高。但如果情境之間時間長度不一樣,感覺好壞也不一樣,那該怎麼進行情境質量的相對好壞判斷呢。

我們可以作一個假設,有一個情境A,持續時間是2小時,2小時內的平均感覺程度是3,而另一個情境B,持續時間是一小時,感覺程度是4。那麼這兩個情境之間哪個更好呢,就這兩個情境的情況而言,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開放性的,取決於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情境A或者情境B都是沒有問題的。

但一般而言,就情境之間的對比來說,最好讓他們的時間尺度一樣,以方便比較。對於一個人來說,就面對一個可能的情境選擇來說,假設現在有3小時時間,有兩個情境可以塑造。一個持續時間是3小時,感覺程度是4。一個情境前一小時感覺是5,後兩小時感覺是3,則這兩個情境之間哪個更好呢,我想答案依舊是開放式的,選擇哪一個情境要取決於每個人的具體條件和實際情況。

在相同的時間尺度下,如果兩個情境之間感覺差異巨大,人們就可以很容易的做出選擇,但如果兩個情境之間差異不大,則選擇就會變得困難。不過如果兩個情境感覺差異不大,那麼選哪一個也就不必非常猶豫糾結,反正它們的質量差異也不是很大。人們應該介意的是,在同樣的時間尺度下,面對可能塑造的兩個情境之間質量差異很大,但人們卻選擇了一個質量較差的那一個,這才是讓人們懊惱和生氣的地方。

就情境的時間長短而言,很多時候,一個情境內的感覺並不是平均一樣的,有可能前面一段時間感覺是4,中間一段時間感覺是3,後面一段時間感覺就變成了-3,這時候我們可以認為,這一個情境其實是由3個不同感覺體驗的小情境組成的。

我們可以把這種由多個不同感覺的小情境組成的情境稱為大情境。情境的大小都是相對而言的,就情境的大小來說,它可以是無限大的,也可以無限小的。甚至可以說,人生就是一個持續時間長達一生的大情境,它由無數個小情境接連不斷的組成。

而即使一個很小的情境,哪怕持續時間只有5分鐘,在這五分鐘裡,一個人的感覺也不會是一直一樣的,可能前面兩分鐘感覺狀態是4,中間一分鐘感覺是3,後面兩分鐘感覺就變成2了。但為了方便總結,人們不必把一個情境中的不同感覺程度分得太細碎,如果時間很短,只有幾分鐘,則人們可以結合這段時間的各種感覺體驗,來認定一個平均的感覺數值。

不同情境之間在比較好壞時,都需要加上時間尺度的長短這個前提,沒有情境時間長短這個前提,情境之間就無法進行有效的,有意義的差別比較。

不論是什麼情境,持續多長時間,感覺數值多少,都要由每個人親自去體驗衡量判斷,因為沒有人比自己更能瞭解自己的感覺好壞程度。對經歷的情境感覺進行數值評價時,每個人的評價標準都不會一樣,這要取決於個人的各種條件,比如身體素質,認知水平,性格愛好,所處環境等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