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在唐朝判斷一個人的身份,除了衣服還要看他的坐騎

2021-11-14由 及第君 發表于 歷史

傳統社會,就有等級差別,而且必須製造一定的不同來維持等級制度。有了等級,所謂的高貴者才顯得更威風。

在唐朝判斷一個人的身份,除了衣服還要看他的坐騎

這種差別首先體現在衣服上。李淵作皇帝的時候曾規定,天子袍衫用赤黃,三品之上用紫色,五品以上用紅色。六品以下及平民用黃色。用衣服的顏色來區分等級和尊卑。上流社會可以穿低層社會的服色,而下層卻不能用上流社會的服色。

同樣的,在出行上也有等級差別。唐朝曾規定,達官貴人可以騎馬,工、商等庶民不得乘馬。那些達官貴人為此而攀比。

在唐朝判斷一個人的身份,除了衣服還要看他的坐騎

因此那些所謂有身份的人,不管自身有多少錢,都會買馬騎乘。身份特殊的人會追求買好馬。假如一個人節省而不買好馬,會得到人們的稱讚。《新唐書》和《舊唐書》就有這樣的記載:

廉儉者如高宗時宰相李懷遠,“雖久居榮位,而彌尚簡率,園林宅室,無所改作。常乘款段馬,左僕射豆盧欽望謂日:公榮貴如此,何不買駿馬乘之?答日:此馬倖免驚蹶,無假別求。聞者莫不嘆美”。又如貞觀中滄州刺束賈敦頤,在職清廉,為官多年,“惟弊車一乘,贏馬數匹。羈勒有缺,以繩為之,見者不知其刺史也”。

奢豪者如肅宗時宰相裴冕性豪侈,為了顯示他的富貴,車輛、衣服、飲食都追求上乘,皆光麗珍豐,廄中馬“值數百金者常十數”。

在唐朝判斷一個人的身份,除了衣服還要看他的坐騎

特殊時期也有,比如在居喪期間,為了和懷念先人的氣氛相適應,達官貴人在此期間往往不乘馬,而以驢代步。此外,投降或獲罪時亦不得乘馬,改乘驢。

驢這種動物有耐力,但模樣顯然不及駿馬帥氣,和平民氣質是相符的。汗!

在唐朝判斷一個人的身份,除了衣服還要看他的坐騎

貧寒者乘驢,故乘驢者往往遭到輕蔑。如貞元中進士馮定,與宰相於為布衣交。後於鎮守襄陽,馮定“乘驢詣軍門”,守門軍吏見馮定是騎驢的人,竟不肯為他通報,馮定氣的鼻子都歪了,隨後憤然而去。

在唐朝判斷一個人的身份,除了衣服還要看他的坐騎

另類的也有,一些衣冠士族,為了驚世駭俗,故意騎驢,以標新立異。隋初大姓崔儦,本身是貴族,但是特立獨行,恃才做物,“忽略世人”,常常騎著一頭小毛驢行走於市井之間。越國公楊素看重崔儦門第,為子娶其女為妻,聘禮甚厚。“親迎之始,公卿滿座,素令騎迎儦,儦故敝其衣冠,騎驢而至”,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很多高貴的客人都來了,楊素派很多人騎馬迎接崔儦,而崔儦故意穿著破爛的衣服,慢慢悠悠地騎著小毛驢來了。一時間崔儦成為了坊間熱議的人物。

在唐朝判斷一個人的身份,除了衣服還要看他的坐騎

因為寒門小戶的人騎驢,所以兵荒馬亂時,一些官吏逃難時,除了穿平民的衣服之外,還改乘毛驢,這樣不會引起人的注意。所以,驢和馬成為區分人身份的典型標誌物。

平民也不是都有能力騎驢的,所以有的百姓就騎牛。驢、騾、牛都是為了馱物、種田、運輸,騎乘它們只是一個不常用的方面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