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菏澤歷史人物:東晉政治家卞壼

2021-11-13由 曹州記憶 發表于 歷史

卞壼(281~328),字望之,濟陰冤句(今菏澤市)人。晉代著名政治家,累事三朝,兩度為尚書令。去世後,贈侍中、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曰“忠貞”。

卞壼生於官宦世家,祖父卞統曾任琅琊內史,父親卞粹曾任晉惠帝中書令。卞粹兄弟六人並登宰府,世稱“卞氏六龍”。在這樣家庭的影響下,他自幼苦讀,博覽群書,年輕時寫的文章就頗有名氣。

318年(東晉建武二年),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即晉元帝(史稱東晉),卞壼被召入朝,任從事中郎,負責官員的選拔晉升,深為元帝寵信。不久選為皇太子司馬紹的老師,歷任太子中庶子、散騎常侍、太子詹事、御史中丞等職,前後居師佐之位,盡匡輔之節,頗為王公大臣敬畏。公元322年(東晉永昌元年)明帝司馬紹繼位,卞壼升為吏部尚書,後因帶兵有功又晉升為將軍。324年,晉明帝乘王敦病重,發兵討伐王敦,率軍征戰,將王敦擊敗,卞壼因戰功被封為建興縣公加封中軍將軍,不久,又被提升為領軍將軍。325年(太寧三年)明帝去世,壼任丞相,並被加封為給事中、尚書令,與司徒王導一起為顧命大臣,輔佐幼主成帝執掌朝政。

卞壼為人剛正不阿,不畏權貴,維護朝廷綱紀不遺餘力。在成帝即位舉行登基大典那天,元老重臣王導竟以病缺席。壼在朝廷上嚴肅地說:“王公社稷之臣邪!大行在殯,嗣皇未立,寧是人臣辭疾之時!”王導聽說後連忙帶病趕來。皇太后臨朝,壼與庚亮值班宮中,共參機要。朝廷下令召南陽樂漠為郡中丞,穎川庾怡為廷尉評,但二人都強調父命,拒不赴任。壼當即奏稟太后,其中提到:“如此則先聖之言廢,王教之訓塞,君臣之道散,上下之化替矣。樂廣(謨之父)以平夷稱,庾珉(怡之父)以忠篤顯,受寵聖世,身非已有,況及後世而可專哉!”由於壼的奏章很有說服力,因而朝議一致贊成。謨、怡不得已,只好走馬上任。此後,凡朝廷有命,不得以私害公,不得以任何藉口推延,遂形成了一條永久性的制度。當時,王導與庚亮不和,庚亮掌權,王導就稱疾不上朝。一次王導不上朝,卻私下為車騎將軍郗鑑送行。壼得知,毫不顧忌王導的權勢和情面,上奏導“虧法從私,無大臣之節”;御史中丞鍾雅翫忽職守,不按王典辦事,二人應該一塊免官。雖然皇帝將奏章壓下,未予處理,但已引起朝野震肅。

卞壼兢兢業業勤於吏事,以匡風正俗為已任,不肯隨波逐流。有人說他:“卿恆無閒泰,常如含瓦石,不亦勞乎?”他說:“諸君以道德恢宏、風流相尚,執鄙吝者非壼而誰!”由此可見他為國事任勞的博大胸懷。當時貴族子弟多以放浪形骸、清淡不倦的王澄、謝鯤等人為曠達,壼卻認為這些人“悖禮傷教,罪莫斯甚,中朝傾覆,實由於此。”此言大有見地,可謂入木三分。

卞壼還是一位軍事家。東晉初年,卞壼親披甲冑,督陣指揮,赫赫戰功,為當世所無。公元327年,庚亮當權,壼奏於朝廷說:“大將蘇峻,素有狼子野心,將來一定會作亂,如果現在不削弱其權力,多年後必不可治,這是漢晁錯勸景帝早削七國兵權的原因。”建議朝廷召蘇峻任大司馬,以收籠絡之效,並藉機釋其兵權。朝廷諸官皆無異議。壼固爭以為不可,對亮說蘇峻現擁有重兵,且離京邑較近,這樣做將必定激發蘇峻提前叛亂,危及朝廷,應慢慢削其兵權。可亮不聽壼言,蘇峻聞訊後,果然稱兵,進攻建康。壼知此役必敗,寫信告知了平南將軍溫嶠。司馬任臺勸壼留良馬一匹,以備不測之用。壼笑看回答說:“真到那時,要馬何用?”蘇峻進攻至東陵口,皇帝命壼為尚書令右將軍領右衛將軍迎戰蘇峻,接著下詔壼為都督執諸軍事。壼率郭默、趙胤等軍與蘇峻大戰於西陵,為蘇峻破城而入。在戰鬥中,壼背瘡未合,但胸懷報國之心,身先士卒,英勇殺敵,終因不支,壯烈殉國,時年四十七歲。其二子眕、盱,見父殉國,相隨殺入敵軍,亦力戰而死。公元329年,峻亂平定,經朝議追贈侍中、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等榮銜,諡號“忠貞”,祀以太牢。贈子眕散騎侍郎,盱奉軍都尉。時人讚道:“父死於君,子死於父,忠孝之道,萃於一門。”明成祖朱棣也賦詩稱讚:“父將一死報君恩,二子臨戎忍自存。慨慷相隨同日盡,千古忠孝表清門。”

卞壼還是一位書法家,尤善草書。唐竇臬《述書賦》雲:“望之之草,聚古而老。落紙筋盤,分行羽抱。如充牛刃多士,交連雜寶。”《淳化閣法帖》卷三有其草書一帖,六行,五十六字。卞壼書法現存於西安碑林的還有一行書壁碑,內容是:“崔諒、史曜、陳淮可補吏部郎,詔書可爾。此三人皆眾論所稱,諒尤質止,少華可以敦教。雖大化未可倉卒,風尚所勸為益者多,臣以為宜先用諒,謹隨事以聞。晉侍仲卞壼書。”此碑亦為無價之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