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川滇交界處的桃花源:于山水之間,感受不一樣的民風民俗

2021-11-07由 文又野 發表于 歷史

四川省鹽源縣與雲南省寧蒗縣交界處,有一桃花源,名為瀘沽湖。

川滇交界處的桃花源:于山水之間,感受不一樣的民風民俗

2018年,我有幸與一眾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在那裡“虛度”幾天光陰。瀘沽湖回憶似水,林林總總那麼多有趣的人兒、事兒,在腦子裡瀝了快兩年了,發現水都瀝乾了,剩下的記憶也沒多少了。想著越來越乾癟的瀘沽湖之行回憶,也感慨也悔恨,但回憶總是在瘦削下去的。

惟一的安慰是,當水分瀝乾蒸發,那麼多的回憶,濃縮成了“ 瀘沽湖 是美的,那裡的人兒是善良的,小動物都是胖嘟嘟的,瀘沽湖還是要再去的”這樣一個小標籤,牢牢貼在了心上。

2018。07。15

起床後,我們就興致勃勃地等待去“世外桃源”的班車。

一行六人,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就一直在麗江客運中心的三分地上。

麗江古城就在旁邊,天下著小雨,再加上舟車勞頓,以及放在椅子上、堆在地上的氣勢恢宏宛如難民逃難般的行李,沒有人願意出去逛逛的,大家就這樣坐著,天南地北聊著,橫七豎八睡著。

盼來了大巴,隨後就是五六個小時的山路。

車開過了十八彎,翻上一座山頭,又翻下,然後繼續爬另一座山。爬了總有十幾座山吧,每次司機師傅趕我們下車休息一下的時候,我的頭總是又暈又沉,整個身體軟乎乎的,走路像走在棉花裡,還搖搖晃晃的。對於從小生活在平原地區,家鄉全市沒有一座山的我來說,可真是人生的新體驗了。

還好一路上有秋秋陪著說話,說學習說愛好說家鄉說習俗;也有小李導說導遊經歷,說各種小套路,我和秋秋特別乖巧地坐著聽,一邊哇哇哇驚奇地大叫,一邊哈哈哈開心地大笑,李導一本正經地分享,那時整個車就我們最吵鬧了。

一路上山間風景秀麗。山上披上了翠綠,重巒疊翠間,煙雨朦朧中, 金沙江橙黃色的江水滔滔,不斷翻騰。

等到山勢漸緩,翠綠山中冒出了一戶戶人家:兩層樓的矮房,門前是綠油油的稻田梯田,和一小塊一小塊的蔬菜地。

川滇交界處的桃花源:于山水之間,感受不一樣的民風民俗

進入瀘沽湖後,接我們的是摩梭族大叔喇師傅,一路上小七和灰灰跟他閒聊著,他一直笑呵呵的,溫和又和善。當時天已經黑了,但每次喇師傅笑呵呵地說話時,我的腦海裡總能出現他手握方向盤開著車,兩隻眼睛開心地眯成一條縫,嘴角一直上揚著,笑紋深深的畫面。

陽光快樂的人真的是像小太陽一樣閃閃發光、有感染力的。

到了彼岸花客棧,終於可以吃上熱乎乎的飯和菜了。青椒炒肉,土豆絲,番茄炒蛋。桌上六大隻狼吞虎嚥風捲殘雲。

然後客棧老闆高叔跟我們聊天。作為一個過來人,他跟我們分享了一些人生哲理,跟我們講了自己修行的心得,還送了我們一本對他來說意義非凡的《了凡四訓》。

我剛開始還很納悶,高叔為什麼見到我們之後著重談論的是這些。原來哦,跟他的經歷有關。

他是河南人,原是搞建築的包工頭。後來四十多歲時跟人打架,事情鬧大了,自己差點丟了命,還傾家蕩產。之後他就來 瀘沽湖 開了客棧。

短短几句話,講不完漫漫的數十年時光。但這些年裡的跌宕起伏,跌宕起伏裡的人生感悟,從高叔的話裡,從他看的書裡,從他的愛好裡,從他的氣質裡,也能窺見一斑了。

我對高叔增添了幾分敬重。

2018。07。16

早晨,絡繹的鳥叫聲讓我清醒過來——原來我真的是在瀘沽湖了!

逗哥買了幾個鍋魁。我們吃著吃著,就隨性地只拿個手機,吃著鍋魁上路去玩耍了。

回來時,在客棧門前的碼頭上,一群摩梭人在吃午飯,他們席地而坐,吃著清蒸土豆,摩梭粑粑。身旁是一堆快滅了的火,燒黑的碳散落在地上,不知是水壺還是燒菜鍋的小銅器架在火堆上。

說實話,我驚歎於這樣原始的生活。驚歎著,也羨慕著他們的自由隨性。

其中一個摩梭族阿姨見我和秋秋一直盯著他們看,以為我們是想吃東西,她很熱情地挑了兩個熟土豆送給我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我,捧著那個燙呼呼的土豆,心裡的小太陽發出了37℃的光,暖暖的。一臉幸福滿足。

川滇交界處的桃花源:于山水之間,感受不一樣的民風民俗

下午四點鐘,我們決定,再一次隨性上路,只是這一次,我們向另一個方向行進。

走著走著看到家山西正宗麵食店,對饅頭愛得深沉的我毫不猶豫地走了進去。

店主阿姨是山西人,嫁到了瀘沽湖這邊,叔叔是摩梭人。她在這裡賣的饅頭是 山西老面饅頭,說起自己做的饅頭,阿姨一臉自豪。我們等著熱饅頭,說到了買菜的事。集鎮離得太遠了,就想說跟阿姨買點他們多餘的菜。

阿姨有點為難,她說賣得貴了自己良心過不去,賣得便宜了又賠本。後來我們就在阿姨家買點土豆(這裡土豆是主食的一大來源)。

吃飯真的是我們的一個大問題,我們邊吃饅頭又說到買菜。阿姨說自家種了點菜,問一下她姐,可以賣一點。我們跟著阿姨進了裡屋。裡面是另一家人家。

裡面出來一個面板黝黑,細瘦的大概五十歲的摩梭女人。帶著我們走過屋子中間的小路和旁邊的豬棚,來到了一片菜園。她從裡面挑了些大大的青翠的白菜給我們,還細緻地把不好的葉子都挑掉了。

我們摘好菜,出來付錢。又說到買肉。小七愛吃肉,無肉不歡。阿姨家正好自己殺了一頭豬。我們就買了3斤豬肉。15塊一斤。摩梭人集市上賣的是17、19塊一斤。

今天這兩件事之後,我對摩梭人的印象就是善良淳樸~

把菜寄存了,我們接著上路,遇到了摩梭人的一個小展覽館。愛湊熱鬧的我們參觀了摩梭人的祖母屋。一個普通話很好的姐姐給我們講解。

川滇交界處的桃花源:于山水之間,感受不一樣的民風民俗

祖母屋也是摩梭人的會客廳。進門是很高的門檻和很低的門框,這樣人走進去的時候必須得彎腰曲背。這是因為面朝門的位置是供奉著聖人的地方,供奉著的有藏傳佛教裡的佛。彎腰曲背的設計是為了顯示尊敬。

祖母屋門前掛著一個牛頭,白麵棕角。屋子裡面很高很寬敞。支撐屋子的主要柱子有兩根,一根男柱一根女柱。女柱在左,男柱在右。這兩根柱子是同一棵樹上的,男柱是根,女柱是枝,開枝散葉的意思。

據說摩梭人建屋子前兩年就要開始物色這顆重要的樹了。祖母屋房子的四周都很有特色。進門右手邊開始至正對面都是壘起的高高的臥鋪,祖母屋也是會客廳,尊敬的客人會坐在鋪了摩梭人自己織的墊子上,還有火爐可以烤火。

牆上,喇嘛畫了很多有寓意的畫。祖母睡在進門左手邊,也是高高的壘起的。但是小姐姐說祖母年紀大了,80多了,現在就睡在下面了。

這次參觀,也讓我更深刻地瞭解到了所謂的現代化的衝擊。摩梭人有很多自己的習俗。習俗本就是流動變化著的,但近年來交通完善了,旅遊業發展了,來瀘沽湖 一探究竟的人多了,從瀘沽湖出去一探究竟的人也多了。

瀘沽湖的文化風俗開始飛快地改變:消失了的,融合了的,新增了的……那些屬於過去摩梭族人祖先的文化印記、那些摩梭族人的標誌性風俗文化,有的被記錄下來寫進書裡;有的被整理起來,放在我們今天參觀的祖母屋這樣的地方,像個小小博物館一樣保護著;還有的,走出了所有人的記憶。

2018。07。17

上午6:20分鬧鐘把我們鬧醒了,眼睛還沒睜開就聽到雨打玻璃門。今天下雨,去採松茸菌子的行程是泡湯了。

起來後頭昏眼花,一臉病態。索性就病態地大吃了一頓早飯:兩碗紅豆粥,一個饅頭,兩塊圓餅,一塊三角餅。

下雨。大家在灰灰房間裡玩牌,我睡了個覺,然後看完了在大理遇到的小哥說的那部對他26歲的生命有轉折意義的電影《心花怒放》。邊看,邊笑,邊哭。又開心又震撼又感動。

下午,又下雨。但非常浪的我們還是出門啦。出發去逛一直看見,但未上去過的、在半山腰的寺廟。

寺廟在高處, 瀘沽湖的景色盡收眼底:透藍的像氤氳的水彩畫一樣的瀘沽湖水,重重疊疊黛綠的山,彎彎曲曲地繞的環湖小公路。

川滇交界處的桃花源:于山水之間,感受不一樣的民風民俗

因為下雨臨時安排行程到了寺廟,反而看到了未曾意料到的美景。這樣的欣喜,這樣的緣分,像是命中註定。

在寺廟前忐忑了很久,我終於決定進去看看。一個喇嘛在門前忙碌,還有三個幫工。

原來寺廟一年前遭遇了火災,現在正在重建。

川滇交界處的桃花源:于山水之間,感受不一樣的民風民俗

我拿了三支香,在一樓以順時針的順序拜了各個菩薩 。

二樓是藏經閣,我從藏經閣下面鑽過,鑽到盡頭後喇嘛在我身上用經書打了幾下。他用蹩腳的普通話說,這裡的經書有保健康的、有驅邪的等等。鑽過這個藏經閣的人是受保佑的。

藏經閣裡的小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我彎著腰低著頭,鴨子走一樣地鑽著。全程忐忑,甚至覺得自己無法呼吸,大氣不敢喘一口。這是個神聖的地方,我雖然不信佛,但滿懷尊崇。

信仰這件事,對我這個心理一點都不成熟的巨嬰來說,似乎很遙遠,但我深深被寺廟裡籠罩著的神聖與虔誠感染。

有信仰,走到哪裡都會看到指引的光芒吧。(未完待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