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想要照片有良好色調,白平衡的設定不能忽略

2021-11-06由 旅圖攝影 發表于 歷史

旅圖趣玩攝影,關注

“旅圖攝影俱樂部”

公眾號,跟我們一起玩轉攝影吧!

所見即所得是許多人對數碼相機的詮釋,但在以往的使用經驗中,發現所拍的影響和真實的色調間有時會有很大的差異。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問題,原因就在於使用者沒有根據拍攝環境調整色溫或白平衡,下面就針對色溫和白平衡進行講述。

白平衡指的就是光線的“色溫”

想要照片有良好色調,白平衡的設定不能忽略

物體本身的顏色常會因投射光線的顏色不同而有所改變,但由於CCD/CMOS並不像人眼一樣,能自動調節因光線而產生的色溫改變,所以即使是同一件白色物體。在陽光,日光燈及鎢絲燈等不同光源下拍攝時,會產生顏色上的差異。白平衡就是針對上述現象所產生的校正補償功能,目前大多數數碼相機都有自動,晴天、陰天、鎢絲燈、熒光燈,自定義(手動)等多種白平衡模式可供選擇。

拍攝者只要根據不同場景選擇不同的白平衡模式,就能拍攝出和所見場景相近色溫的影像。但這並非絕對定論,舉例來說,如果在陰天時使用晴天模式拍攝,反而可以得到更為真實的影像色調,不會像是使用陰天模式時所帶來的偏黃色調,所以拍攝者在使用時,不要墨守成規,只要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合適的白平衡模式調校,就能獲得符合自己創作意圖的影像色調。

想要照片有良好色調,白平衡的設定不能忽略

許多拍攝者認為,把相機白平衡設定為自動白平衡模式,那就一勞永逸了,其實,在大多數環境下,自動白平衡模式是可以的。但有時容易發生誤判的情況,例如在拍攝戶外室內場景時,若採用自動白平衡模式,就可能會誤判為室內場景,相機因而補償畫面的藍色調,並減少紅色調,把夕陽原有的溫暖氣氛給破壞掉,一般來說,面對這種情形,拍攝者可以透過自定義(手動)白平衡模式來達到特殊目的的白平衡效果,其操作方法很簡單,你只要對著紅色系物體手動設定白平衡,就能拍攝出偏冷的效果(色調偏藍紫色),如果要將晚霞拍得更紅,就可以對著藍色系物體手動設定白平衡,這樣就能讓夕陽景象看起來更加溫馨自然。

想要照片有良好色調,白平衡的設定不能忽略

基礎技法

1

、手動白平衡設定

若是覺得相機內沒有適合的白平衡模式,或是拍攝後的影像色調不太準確的話,都可以使用內建的手動白平衡模式,來達到色彩調校目的。手動白平衡的操作方法很簡單,使用者在開啟手動白平衡模式後,對著白紙或灰卡進行對焦拍攝,直就可完成手動白平衡設定。但要注意的是,若是白紙或灰卡尺寸無法完全覆蓋液晶顯示的話,建議拍攝者可變焦拉近拍攝,直到整個螢幕變為白色或灰色為止,這樣就能解決上述問題。

想要照片有良好色調,白平衡的設定不能忽略

2

、利用色溫進行創意

人類所能看到的光線,其實是由7種不同顏色的光譜組成,而色溫則是將這些光線度量化的標準。色溫以k為度量單位,是由19世紀末英國物理學家W。T。開爾文提出制訂的。其理論基礎是假設贏個純黑物體(黑體)如果能夠將落在其上的所有熱能吸收,並在不損耗能量的前提下將所有的熱能轉換,並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黑體就會因熱力高低的影響而產生顏色上的變化。黑體的絕對色溫相當於攝氏-273。15度,也就是說,黑體加熱後發出某一光譜所需的攝氏溫度再加上-273。15度,就是該色光的色溫,舉例來說,攝影棚常用的鎢絲燈色溫為3200k,其實就是黑體加熱到攝氏2926。85度所發出的色光光譜。

想要照片有良好色調,白平衡的設定不能忽略

一般來說,當黑體受熱到攝氏500-550度或者更高溫時,會變成暗紅色,持續加熱到攝氏1050-1150度或者更高溫時會變成米黃色,接著是白色,到最後就會變成藍紫色。也就是說,溫度/色溫越高,影像色調就會越偏藍紫色(冷色調),反之則會呈現偏紅現象(暖色調)。各位讀者可以根據這個簡單的邏輯概念並參考右側的色溫對應簡表,來了解不同色溫的色調變化。

旅圖攝影專注於攝影知識的傳播,旅圖將持續為您推出更多精彩的名師大作和提升攝影技能的知識文章,感謝您持續關注

“旅圖攝影俱樂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