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鳳凰臺、臥龍崗、關虎屯,鄭州這些地方真有過“神獸”嗎?

2021-10-31由 大河報 發表于 歷史

大河報記者 樊雪婧

策劃:大河報熱線互動調查部 執行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丁豐林

閱讀提示

鄭州有著4000多年的建城史,很多流傳至今的地名,都有著歷史甚至神話的印記,比如鄭州的鳳凰臺、關虎屯和臥龍崗這三個地方,光聽名字就讓人不免遐想。那麼,這些地名的得來,是否都和“神獸”有關?這些地名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這些地方的現狀又是怎樣的呢?

鳳凰臺、臥龍崗、關虎屯,鄭州這些地方真有過“神獸”嗎?

鳳凰臺、臥龍崗、關虎屯,鄭州這些地方真有過“神獸”嗎?

(鳳凰臺遺址,上為鳳凰亭)

探訪:昔時鳳凰未可見,此地真有鳳凰臺

鳳凰臺,位於鄭州市區的東南部。5月20日,記者從未來路與青年路路口向東探訪時發現:這裡幾乎每一條路都與“鳳”有關,鳳台路、鳳凰路、鳳儀路、玉鳳路……彷彿掉進了“鳳凰窩”。在路口向東約300米路南,記者看到一處黃土築成的高臺,外圍由石牆圍起,臺上有一座涼亭,隱藏在鬱鬱蔥蔥的草木當中,當地村民介紹說,這就是保留下來的鳳凰臺遺址。

鳳凰臺街道辦事處鳳凰臺村黨支部副書記馮金雨介紹說,以前鳳凰臺附近地勢低窪,村旁還有個湖叫東湖,村莊建在地勢較高的地方,所以叫“臺”。東湖邊以前有一種近乎野生的水稻,產出的大米米粒細長,潔白如玉,香甜可口,古代曾作為朝廷貢品,這就是老鄭州人都知道的“鳳台仙大米”。後來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和城市的發展,東湖大約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逐漸消失了,鳳凰臺村也在前些年完成了城中村改造,只有曾經建在東湖邊的“鳳凰臺”,現代仍然可以見到。

那麼,鳳凰臺為什麼叫“鳳凰臺”?真與鳳凰有關嗎?在康熙年間修訂的《鄭州志》中這樣寫道:(鳳凰臺)在州東門外二里許,世許有鳳凰集,故名。

馮金雨也告訴記者,村裡歷來傳說,古時候有鳳凰在東湖棲息,此地才得名鳳凰臺,但是傳說之事並不可考,鳳凰臺真正有居住歷史的記載,大約在明朝時期。

鳳凰臺、臥龍崗、關虎屯,鄭州這些地方真有過“神獸”嗎?

《鳳凰臺村志》中寫道:鳳凰臺所在的位置,由於黃河多次改道和戰亂頻繁,一直沒有形成村落,現代意義上的鳳凰臺村,是明朝移民後形成的。

明朝萬曆年間,鄭州圃田鄉人陰化陽曾任戶部主事(至今鄭州管城區書院街附近仍有主事衚衕),他遷任鄭州後,在鄭州東“鳳凰臺”周圍購田建園,興建了很多的亭臺樓閣、水榭長廊,在他寫下的《東山勝地記》中這樣寫道:鄭巽(注:巽為東南方位)隅有鳳凰臺,遙睇山巒,雲翠飛動。……臺之自北而東,綠柳長廊,碧荷水殿,夏秋間,極目注望,荷香十里。識者擬之為東山勝地。

馮金雨認為,應該就是在那個時候,這裡形成了一個旅遊景點,人們開始在這裡聚聚,鳳凰臺村也就此形成。在清乾隆十一年的《鄭州志》中,記載了鄭州“八景”,其中的“鳳台荷香”,說的就是鳳凰臺旁邊東湖的景緻。

但是,鳳凰臺村是因鳳凰臺得名,而鳳凰臺這個名字,肯定在鳳凰臺村形成之前就有了。那麼,鳳凰臺的命名能追溯到什麼時候呢?

鳳凰臺、臥龍崗、關虎屯,鄭州這些地方真有過“神獸”嗎?

說法:《詩經》有云“玄鳥生商”,鳳凰臺歷史或超過3000年

在《詩經·商頌》裡有一首詩叫《玄鳥》,是祭祀商代祖先“武丁”的頌歌,開篇這樣寫道: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在《史記·殷本紀》中,也有類似的記載: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這兩處記載,說的都是商部族的來源。在古代,商部族確實以玄鳥作為氏族圖騰,“玄鳥生商”的傳說,就是原始商部族的起源神話。

馮金雨告訴記者,在2020年,鳳凰臺街道辦事處舉辦過一個發展論壇,在那次論壇上,有學者提出:按照“玄鳥生商”的說法,鳳凰臺或許在殷商時期就被命名了。

鳳凰臺、臥龍崗、關虎屯,鄭州這些地方真有過“神獸”嗎?

玄鳥(概念圖)

“玄鳥的圖騰本身就與鳳凰很像,而且,鄭州發掘的商代遺址,經過斷代後的時間也是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紀—前13世紀)。鄭州作為商代早期都城,遺址的最東端,就起於鳳凰臺。”馮金雨說,在當時的論壇上,這一說法得到不少專家認同,如果按這個說法,鳳凰臺或許在3000多年前就得名了。

訪“龍”:東郊鳳凰臺,西郊臥龍崗,“龍崗雪霽”亦在鄭州“八景”

中國自古就講究一個“龍鳳呈祥”,鄭州當然也不例外。在鄭州東郊有個鳳凰臺,西郊就有個臥龍崗。更有意思的是,鳳凰臺有“鳳台荷香”,臥龍崗有“龍崗雪霽”,二者都在“鄭州八景”裡。

臥龍崗村,原本位於鄭州西郊華山路與淮河路附近。在2013年經過城中村改造後,村民已搬入原址新建的臥龍崗小區,村莊原貌已不可見。

原臥龍崗村村民組長谷玉奇告訴記者,關於臥龍崗村的得名,村裡世代流傳著一個傳說,說在很久以前,天上有兩條龍發生爭鬥,一條青龍,一條白龍,導致天上烏雲翻滾,雷電交加。二龍因觸犯天條,白龍貶到唐河縣山澗的一水潭內,當地人稱之為白龍潭,青龍被貶到鄭州西郊的這個高崗上,這裡就被稱為“臥龍崗”。

可是,今天的臥龍崗小區所在的地方卻是一片平地,這個“崗”在哪裡?又何來“龍崗雪霽”的景緻呢?

谷玉奇解釋說,臥龍崗原來真是一座山崗,呈南北走向,溝壑縱橫,起伏不平,“地勢很高,站在崗上能看到二七塔尖”。在上世紀70年代,當地進行了一次土地平整行動,山崗逐漸削平,後來隨著城市發展,現在已見不到山崗的地貌了。

不過,關於“龍崗雪霽”的所在地,也有不同的說法。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汪松枝曾提出,鄭州南郊龍崗的位置,是從現在的侯寨鄉黃龍崗村(須水河的發源地)向東,沿南繞城高速方向,到十八里河鎮與中州大道交叉口這一道崗。在冬日大雪茫茫後,出奇的美。

訪“虎”:從“關虎屯”到“虎牢關”,鄭州真的關過虎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國神話中的四方神靈。青龍、朱雀雖不可見,但老虎倒是“動物園裡尋常見”。在今天鄭州市農業路與花園路附近的鄭州市動物園裡,就關有不少老虎。

事實上,鄭州市動物園所在地,就是原來鄭州關虎屯村的轄地,而關虎屯的得名,就是因為這裡曾經關過一隻老虎。

鳳凰臺、臥龍崗、關虎屯,鄭州這些地方真有過“神獸”嗎?

在《關虎屯村志》中記載,西周時,有獵人獻給周穆王一隻猛虎,關在這裡,因而得名“關虎屯”。不過,這一說法沒有史籍出處,難以考證。曾主編過《關虎屯村志》的河南省楹聯學會副會長、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郭增磊認為,關虎屯村的命名,還可能跟村裡曾經的一座關虎廟有關。關虎廟也叫三官廟,據傳建於明代,廟內有大殿三間,中間塑有天官、地官、水官,其中一位腳踩老虎。

關虎屯的傳說雖未能找到出處,但鄭州另一個“關過虎”的地方,是確有史籍記載的。

在記載周穆王姬滿遊歷天下過程的《穆天子傳》卷五中,有這樣一處文字:天子將至,七萃之士高奔戎,請生捕虎,必全之,乃生捕虎而獻之。天子命之為柙,而畜之東虢(一說東虞),是為虎牢。

東虢,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國都在今天的滎陽境內。今天滎陽市汜水鎮的虎牢關,就因此而得名。關虎屯和虎牢關雖然相隔數十公里,但命名都與虎有關,有不少網友推測說,可能周穆王得到老虎之後,先暫時關在關虎屯,後來又押往虎牢關長期關養,也未可知。

曾經的關虎屯村,從2005年起就進行了城中村改造,現在村莊原址已經變成了鄭州市最繁華的商業區之一。原來的村民也已遷入新居,感受著繁華的都市生活,唯有關虎屯這個名字,或在時時喚起他們舊時的鄉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