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英雄不問出處:他被稱為海霹靂,一生可稱之為傳奇

2021-10-31由 騎著毛驢逛歷史 發表于 歷史

福建水師提督施琅一生可謂傳奇。在影視劇《施琅大將軍》中,他被塑造成一位文武兼備、廣受讚譽的大英雄。然而,施琅的歷史歷史定位問題一直備受爭議:他是“平臺英雄”,還是“反覆小人”?讓我們走進歷史,瞭解真實的“施琅大將軍”。

英雄不問出處:他被稱為海霹靂,一生可稱之為傳奇

“海霹靂”率軍平臺

在福建晉江的施琅紀念館,有一副對聯非常引人注目。上聯是“平臺千古,復臺千古”,下聯是“鄭氏一人,師氏一人”。這副對聯提到的。“鄭氏”,就是從荷蘭人手裡奪回寶島臺灣的“平臺英雄”――鄭成功;而這裡的“施氏”,指的就是為清朝立下平臺偉業的大將軍施琅。

施琅,字琢公,福建晉江人,清朝初年著名將領,曾歷任清軍副將、總兵、福建水師提督,加太子少保銜等要職,深得康熙帝的信任。施琅擅長治軍,尤其精通海戰,所轄部隊以作戰迅速、勇猛、果斷著稱,故人送“海霹靂”的響亮綽號。施琅一生最為輝煌的事蹟即是率領清軍平臺。因此在民間,他得到了足聯提到的。“鄭氏”,就是從荷蘭人手裡奪回寶島臺灣的“平臺英雄”――鄭成功;而這裡的“施氏”,指的就是為清朝立下平臺偉業的大將軍施琅。

施琅,字琢公,福建晉江人,清朝初年著名將領,曾歷任清軍副將、總兵、福建水師提督,加太子少保銜等要職,深得康熙帝的信任。施琅擅長治軍,尤其精通海戰,所轄部隊以作戰迅速、勇猛、果斷著稱,故人送“海霹靂”的響亮綽號。施琅一生最為輝煌的事蹟即是率領清軍平臺。因此在民間,他得到了足以與鄭成功相提並論的殊榮。

清軍入關後,殘存的明軍勢力繼續進行抵抗。明朝舊將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後,便把那裡作為了抗清的最後根據地。清軍幾次出兵攻臺,都失利而回。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 , 施琅以福建水師提督的身份上疏皇帝,陳述戰備已足,可以攻臺,並向康熙帝顯示了必勝的信心。心懷統一宏願的康照帝欣然應允了施琅的請戰令。於是,施瑣率領了兩萬精兵和三百艘戰船出海,踏上了完成統大業的征程。

英雄不問出處:他被稱為海霹靂,一生可稱之為傳奇

當時鄭成功及兒子鄭經已死,臺灣的統治者是鄭成功的孫子鄭克塽,政權則由權臣馮錫範把持。 臺灣軍隊長期割據海島,海軍實力很強。施琅 採用穩紮穩打的戰術,首先攻克了花嶼、貓嶼、草嶼等島礁,並利用南風將戰船駛人了八罩灣。施琅的對手――臺灣守將劉國軒將自己的部隊撤到澎湖,並沿著海岸築起矮牆,安裝了火炮,設環島20裡的範圍為堡壘抵抗清軍。施琅機智地派遣快船遊擊敵人,敵軍見狀包圍而來。施琅果斷地率領大船出擊,突人敵陣,與敵軍展開決戰。

戰鬥中,施琅被箭射中了眼部,鮮血浸透了包紮的手帕,但他仍奮勇督戰,指揮若定。清軍在他的指揮下連續攻克了虎井、桶盤兩個島嶼,但戰況依然焦灼。見此情景,施琅命令部下將百餘艘戰船分東西兩個方向進攻,以此分散敵人的兵力,自己則率領56艘戰船在前,又命80艘戰船為後援,徑直衝人敵陣。在施琅重傷不退的激勵下,清軍將士捨生忘死,奮勇爭先,最終歷經10個小時的戰鬥,擊毀敵船百餘艘,取得了澎湖海戰的勝利。

澎湖決戰的意義是決定性的。敗退的臺灣守軍再無實力抵抗,絕望的鄭克塽決定投降,並派遣使者協商投降事宜。同年八月,施琅率戰船登陸臺灣島。鄭克塊率眾出降,呈上象徵統治權的延平王金印。捷報快馬加鞭地傳到京城時,正逢中秋佳節。康熙帝為這雙重團圓的盛世時刻興奮不已,親自賦詩表彰施琅的功勳,授予他靖海將軍之職,並封施琅為靖海侯,世襲罔替,還賞賜給他御用的衣物。施琅上疏推辭,康熙帝不但不 準,又另賜給他花翎(插在官帽上,是對清朝官員極為榮耀的恩賞),以示恩寵。

至此,施琅走到了其仕途的巔峰,他的名字也被永遠地載人了史冊。

幾番反覆惹爭議

從個人的能力到成就的功業,施琅絲毫不愧於世人的讚譽。他真正惹人爭議的,是在明、清兩軍中幾度反覆的人生經歷。

英雄不問出處:他被稱為海霹靂,一生可稱之為傳奇

施琅生於明朝末年,早年是鄭芝龍(鄭成功的父親)的部下。他憑藉自身的能力,很快就得到了鄭芝龍的重用,被任命為部隊的左衝鋒,也因此與鄭成功結識。後來清兵南下,勢如破竹,鄭芝龍臨陣降敵,施琅也隨之投降了清軍。

清軍令鄭芝龍說降兒子鄭成功。但鄭成功恥於父親的行徑,與父親決裂,率兵繼續抗清。鄭成功看重施琅統兵打仗的才能,不斷地遊說施琅,邀請他共同加人抗清義軍。施琅在幾番考慮後,決定離開清軍,再次回到了鄭成功的抗清部隊中。此後,施琅協助鄭成功接連攻下海浦、雲霄鎮等處,批得清朝海防不得安寧,而他也因屢立戰功。名氣越來越大。

施琅性格直爽,敢怒敢言;鄭成功也是一個直脾氣,而且性格暴躁。因此,兩人之間難免出現矛盾,甚至發生衝突。此時的施琅因“大功不賞”對鄭成功已心懷不滿,而鄭成功也因施琅的驕橫跋扈對其日漸疏遠。據施琅自已撰寫的《靖海紀事》記載:曾有一名叫曾德的屬下因觸怒施琅而逃到了鄭成功的府內。“好鬥”的鄭成功不但不將曾德遣返,反而格外寵信他。施琅對此極為憤怒,派人到鄭成功府上捉回了曾德,並不顧鄭成功的阻攔將其斬首以洩憤。

鄭成功將這一事件與施琅要謀反的猜測聯想到一起,一怒之下命人包圍了施琅的住宅,拘捕了施琅和他的父親施大宣、弟弟施顯。施琅被捕後,被關押在一艘船上。 施琅原來的一些部下和親信同情他,便秘密將其釋放。出逃後的施琅輾轉回到大陸,投靠鄭成功的叔父鄭芝豹,並請求鄭芝豹出面為兩人調解。可不依不饒的鄭成功並不買賬,竟秘密派殺手刺殺施琅,一定要將其置於死地而後快。施琅因有人報信而倖免於難,但計劃失敗的鄭成功更加惱羞成怒,竟然下令將施琅的父親和弟弟處死了。施琅至此與鄭成功結下血海深仇,走投無路又一心報仇的他,被迫於順治八年(1651) 再次投降了清朝。

英雄不問出處:他被稱為海霹靂,一生可稱之為傳奇

施琅三度改易門庭,兩次在明朝軍隊效力,又兩次投降清軍,這樣的經歷難免惹來後人的非議。與同時代的史可法等人對比,道德上顯然有些立不住腳。然而,就此否定施琅的功績未免有失偏額,因為施琅不僅有平臺之功,更建立了保合護島的千古功勳。

中秋之夜,當平臺捷報送達到康照帝面前的時候,康熙帝腦海中對臺灣來的打算,並不是後來在歷史中呈現的樣子。在康熙帝看來,臺灣不過是個彈丸之地,除了統一的名義以外臺灣的收復對於國家並沒有什麼實際利益。滿朝文武也大都這樣認為,他們甚至建議,應將臺灣島上所有的居民遷往內地,而將臺灣作為空島廢棄掉。如果這一設想實施,今天的臺灣恐怕早已不復存在。而在此刻力挽狂瀾的,正是對臺灣的地位和意義有著深刻理解的施琅將軍。

施琅在收復臺灣後不久,就上了一道《陳臺灣棄留利害疏》,向康熙帝闡明瞭臺灣的重要性。他深刻地分析了臺灣在軍事上的重要位置,並且建議康熙帝大力鼓勵臺灣的經濟發展,輕徭薄賦,以此得到一個穩定繁榮的臺灣島。同時,他還力勸康熙帝廢止實行多年的“遷界禁海”令,還地於民,讓海峽兩岸人民安居樂業,恢復遭到戰事破壞的經濟。後來,康熙帝採納了施琅的建議,免除了千萬百姓遷徙之苦,為日後海峽兩岸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由此可以說施琅不僅有“復”臺之功,更有“護”臺之功,可謂功在千秋。

注:以上內容源自《歷史真相》,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