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赤峰腳踏車歷史的變遷

2021-10-28由 智匯玉龍 發表于 歷史

提起腳踏車這一普通老百姓眼中最最簡單的交通工具,很多人是不會理會它的歷史程序和演變過程的。腳踏車歷史比汽車歷史悠久,更有歷史文化內涵。腳踏車從近代到如今近一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理應有它的歷史文化一席之地。就我所瞭解的赤峰腳踏車的歷史是值得一提的。

據史料記載,從一八八六年世界公認的法國人德萊斯發明並製造出世界第一輛現代化腳踏車,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了,清同治十三年(即:公元一八七〇年左右)一名叫米拉的法國人從日本運到了上海幾輛腳踏車,從此中國便有了“洋車子”的歷史!二十多年後的一八九七年,中國正式開始有了從英國進口腳踏車的歷史。四十年後的一九三七年,隨著日本侵華的逐步深入,隨著中國人對腳踏車的認可,“洋車子”便大量地出現在中國大地上,自然包括出現在已是“淪陷區”赤峰的街頭巷尾。

一九五五年赤峰(原昭烏達盟,盟公署所在地設在巴林左旗林東鎮)結束了二十七年熱河省的管轄,就在這一年,原熱河省商業廳仍屬熱河省管轄的赤峰從原蘇聯老大哥國進口了英國產“三槍”、“鳳頭”等牌子的腳踏車,德國產的“鑽石”、“米伐”、“勾字”、“新民生”等牌子,荷蘭產“菲利普”牌,蘇聯產“蘇式”,日本產“富士”、“菊花”牌等各種品牌腳踏車整整一百輛。聽老人們說,當時這些腳踏車平均每輛人民幣兩百六十元(那時的舊錢幣為:兩百六十萬元),這個數字在那個年代對於老百姓來說簡直就是個天價,無奈國家採取了往外賒銷的方法出售,二年付清全款。

英國:“三槍”;

英國:“鳳頭”;

德國:“鑽石”;

德國:“米伐”;

德國:“新民生”;

荷蘭:“菲利普”

蘇聯:“蘇式”;

日本:“菊花”。

這些腳踏車當時盟公署的幾大機關留下了二三十輛,作為“公車”使用,其餘幾十輛流入了民間,流入民間這幾十輛絕大多數都被當年赤峰街比較有知識、有文化、有身份的人士買走,比如:醫生、老師、從事技術工作的工匠師傅及生活富裕的有錢人。

五十年代的赤峰屬比較落後的中國北方一個小城,但是依託靠近熱河省省會承德地理位置的優勢,距京、津、河北和遼寧比鄰的地理位置優勢,能有這麼大數量的歐洲、蘇聯、日本生產多品牌進口腳踏車的流入,作為中國北方小城的赤峰人是應該感到自豪的!在我接觸到的天津、北京、內蒙古西部區、山東青島、濟南、福建、廣東等相識的人中,一提起此事都頗為感到驚訝和為之羨慕,足以說明赤峰從古至今不愧是中國北方重要的商埠之地。

一九五〇年第一批全部國產化的“飛鴿”牌腳踏車在天津誕生下線,可因為當時國家落後,工業機械化程度有限,年產量只有一萬五千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小城赤峰的腳踏車更被視為稀少的寶貝寵物一樣,街道上如見到騎車人停下,會有好多人駐足,用非常羨慕的眼神圍攏欣賞一番。一九五八年大躍進年代,上海二百多家小企業合併組建了上海腳踏車三廠,腳踏車產量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但就全國特別是像我們赤峰這樣的邊塞小城,仍然是一車難求。六七十年代腳踏車在中國家庭中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到了顯示貧富、身份、地位的程度,一切憑票的年代要想買輛腳踏車,尤其是想買一輛“永久”、“鳳凰”、“飛鴿”、“紅旗”這類“名牌”車必須要託關係,走後門,各顯其能,當年赤峰的女孩子出嫁的嫁妝中男方必送的“三轉、一響”堪稱四大件(腳踏車、手錶、縫紉機、收音機),腳踏車佔據了首要位置。誰家如有一輛家喻戶曉的“名牌”腳踏車,在左鄰右舍和眾人面前是很有面子的!當年供職於商業、五金部門的人在社會上是很風光的!一直到了八十年代,以四大名牌為首的腳踏車企業在全國已發展到六十多家。天津的“紅旗”,上海的“鳳凰”、“永久”,瀋陽的“白山”,再後來的山東青島“國防”、“金鹿”等國產品牌構成了之後幾十年滿街都是腳踏車的“大海洋”,腳踏車製造業已成為了中國領先企業之一,獲得世界公認的腳踏車王國的稱號!腳踏車發明誕生在歐洲,而至今中國已發展成為全世界腳踏車的供應商。

赤峰腳踏車歷史的變遷

天津:“飛鴿”;

天津:“紅旗”;

赤峰腳踏車歷史的變遷

上海:“鳳凰”;

赤峰腳踏車歷史的變遷

上海:“永久”;

赤峰腳踏車歷史的變遷

瀋陽:“白山”;

赤峰腳踏車歷史的變遷

青島:“國防”;

赤峰腳踏車歷史的變遷

青島:“金鹿”。

國產老腳踏車車標

改革開放近四十多年後的今天,隨著國家經濟快速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赤峰與全國一樣,曾經為鈴聲四起,車挨車,人挨人,最主要的代步工具腳踏車,被汽車、摩托車嘈雜的喇叭聲而取代,腳踏車的“海洋”開始退潮,到了飽和,供大於求的局面,冷落腳踏車已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九十年代末期開始,赤峰與全國一樣,腳踏車產業逐漸萎縮,甚至到了慘淡的地步,腳踏車又回到了過去。

年輕人用來以健身、耍玩為目的“捷安特”“美麗達”(臺灣產)“崔克”(美國產)“普利司通”(日本產)等較輕便、摺疊、山地、變速、大賽等五光十色的新式時髦的腳踏車替代了原來的腳踏車。

時間荏苒,歲月如梭,一晃這些三十年代生產的腳踏車都已是將近一百歲高齡絕版文物古董了,據我瞭解赤峰這些老腳踏車目前上路還能騎的大約還有二十幾輛左右,在老腳踏車車迷愛好者手中收藏(目前,北京、天津、青島、濟南等大城市均成立了有“腳踏車(單車)車迷愛好者協會”群眾組織)。可喜的是我們赤峰這些車迷愛好者們至今仍然一如既往、持之以恆、不辭辛苦、不惜花重金在四處蒐集這類老腳踏車以及這些老腳踏車的零部件,加以修復、保養,以便收藏。

腳踏車閱盡世間滄桑,經歷了歲月的洗禮。

腳踏車記錄著赤峰人的歷史,腳踏車不僅是一種代步工具,更是一項高雅收藏的時尚標誌。腳踏車雖然沉浮多年,但是至今仍然精神抖擻地作為低碳、環保、節能、減排的出行利器,正是因為這一特徵,二〇一八年第七十二屆聯合國大會設立了每年的六月三日為“世界腳踏車日”。

我們應為家鄉赤峰這些虔誠地傳承著腳踏車歷史文化的守護者們點贊和祝福!衷心希望家鄉赤峰悠久的腳踏車傳統文化永遠一代一代保留和發揚下去!

赤峰腳踏車歷史的變遷

英國產:鳳頭;

赤峰腳踏車歷史的變遷

德國產:鑽石;

赤峰腳踏車歷史的變遷

日本產:富士;

赤峰腳踏車歷史的變遷

日本產:菊花;

赤峰腳踏車歷史的變遷

德國產:勾字;

赤峰腳踏車歷史的變遷

德國產:新民生;

赤峰腳踏車歷史的變遷

蘇聯產:蘇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