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遊太白山記

2021-10-24由 平凡女子lc 發表于 歷史

“五嶽歸來不看山”,是人們對五大名山:泰山華山恆山衡山嵩山的極盡讚美之詞。“三山歸來不看嶽”,又含人們對三山的極盡推重之意。

其實,看完五嶽三山歸來之後,再去遊別的山脈,你會發現,山和人一樣,山山各異,自然地理,風景人文,物產生物,各有千秋,獨放異彩。

生活就是身體和靈魂的旅行。讀書和旅遊必須有一個在路上。在家窩時間長了,就想出去走走。月初,和家人一起去了位於陝西寶雞的太白山。

一、秦嶺主峰太白山

1、地理位置

太白山是秦嶺主峰,如鶴立雞群之勢冠列秦嶺群峰之首。它橫跨

太白縣

眉縣

周至縣

三縣,

由東太白、西太白及跑馬梁組成。

從東太白拔仙台至西太白——

鰲山

(古稱垂山、武功山),兩峰間直距約31。81公里,中夾20公里跑馬梁。山體東西展布 東西長直距約61公里,南北寬直距約39公里。

遊太白山記

2、山名由來

太白山名由來已久,據史書記載:西周初年,周武王攻滅殷商建立了西周,分封諸侯。感泰伯禪讓之恩,將秦嶺主峰最高峰命名為太白(泰伯)山;為紀念其文治武功,將太白山西邊的山峰(今稱鰲山,古稱垂山)命名為“武功山”。

《漢書·地理志》謂之“太乙山”,據傳說為太乙真人修煉之地。《錄異記》載:“金星之精,墜於終南圭峰之西,其精化白石若美玉,時有紫氣復之,故名。”大抵是取太白金星之意稱為“太白山”的,《

古今圖書整合

》《

關中勝蹟圖志

》《

郿縣誌

》等均有記載。

“太白山”之名最早見於《

魏書

·地理志》中,隋、唐後直沿用至今。

二、飛泉流瀑蓮花峰

我們坐旅遊中巴從遊客中心,直接進山。剛進入大山,路隨河走,河繞山轉。兩岸青山,前後翠屏,人如深井之蛙一樣,僅能見頭頂的天。讓人體會到它的高峻險,領會到“武功太白,去天三百”之奧義。

到停車場,司機說蓮花臺到了,可以下車遊玩。我等一下車,便聽到了泉水擊石的轟鳴聲,加上人群的嘈雜聲,給這寧靜的山谷增添了不少生氣!

遊太白山記

快步走上臺階,來到近前,抬頭望去,矗立的山頂,一條撕破的白練,垂了下來,又似一巨人 ,蒙了一條白紗。水落在山腳,匯成小池,向山下流淌中,又被幾道人工臺階,擋成小瀑,給這一處風景,增添了不少趣味。

瀑布的側面山上,雕刻一觀音,在觀看這流瀑,為這一風景增加了人文內涵。只是沒有弄明白,是何時雕刻的?要是古人所為,太不可思議了,如此高度的大型雕刻,怎樣上去完成的?

遊太白山記

這就是蓮花峰風景。據說從空中看,山似蓮花 因而得名。遺憾的是,我們的線路沒有登蓮花峰的內容。

三、歷史文化濃厚的太白山

參觀完蓮花峰,坐上車,沿著盤山公路 繼續前行。再下車時,已是這樣的地帶了:相對而出的高山如壁而出,山下一河一路,我們只好走上俢在山體上的棧道上。

棧道的石壁,有書法家的字,因為趕時間,沒有仔細看,不知道是誰寫的。棧道盡頭的石壁上,有一說明,此處就是李白《蜀道難》中“西山太白有鳥道,不與秦塞通人煙”的地方。

遊太白山記

下了棧道,我們才發現,我們走的是最高層第三層。最底下的一層,是木頭做的,柱倒底掉,斷斷續續,看來年代很久遠了。中間一層,是水泥做的,可能考慮到支撐不牢固,又修了第三層,用鐵架做支撐。

據說,這是成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地方。我沒有考證,不知是真是假。但從棧道這種情況推算,我認為是真的。

江山需要文人捧。名山如此,太白山也如是。宋人朱弁在《風月堂詩話》中,描述山頂拔仙台的海子風景:“此湫林間陰森,水面湛然,魚游水面不怖人,人莫敢取者。林間落葉,鳥輒唧去,遠棄之,終年無一葉能墮波上者。”

唐貞觀年間,天氣大旱,京兆尹韓皋取湖水祈雨巧應;

宋代,蘇軾任鳳翔府籤判時曾撰《太白山禱雨記》文。

正是這些神秘活動的記載,成了我們登頂了解它的動力。

四、享譽中外太白酒

太白山在《尚書·

禹貢

》謂之“惇物山”,《

說文解字

》雲:“惇者,物之豐厚也。”可見古人早對其得天獨厚的物產便有發現,以“惇物”名山,也可見當時經濟發展與此山關係密切。

今天,文化旅遊給當地居民和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效益。除此之外,太白酒這一產業,也給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在山裡的一開闊地,有上百壇黑瓷大罐,用紅布封口,擺在那裡。當時我想,莫非是太白酒廠的酒在此發酵?回來查了資料,當時的推測還真有道理的。

遊太白山記

太白酒,陝西省眉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太白酒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名酒。始於商周,盛於唐宋,成名於太白山,聞名於唐李白(還真與李白有關)。

太白酒選用優質高粱為原料,大麥、豌豆制曲做糖化發酵劑,配以土暗窖固態續渣分層發酵,混蒸混燒傳統老六甑工藝精心釀製,酒海貯存、自然老熟,科學勾兌而成。其品質清亮透明,醇香秀雅,醇厚豐滿,甘潤挺爽,諸味諧調,尾淨悠長。

“太白積雪六月天,雪水陳釀幾千年,借得太白靈池水,釀成玉液醉八仙”。就是它真實寫照。看來喝酒也能喝出文化來。

五、地質奇觀分水嶺

為了看到山頂奇觀,我們每人花了幾百塊錢坐了索道。下來纜車,就看到了秦嶺作為南北分界的標誌。

太白山是黃河水系和長江水系分水嶺最高地段,具低山、中山、高山等地貌型別,界限清楚、特點各異,特別是第四紀冰川活動所雕琢的各種地貌形態保留完整、清晰可辨。

遊太白山記

從植被分佈來看,這裡的海拔應該在3000米以上了。山坡上盡是低矮的灌木叢和草。開花的草盡是藍花和紫花,是不是這種顏色的花,更耐紫外線呢?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看到一種奇怪的地貌:溝壑山頂,堆滿了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花崗岩石塊,好像一個巨型採石場。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學地質的我知道,這是第四紀冰川活動的結果,此後地殼又上升,這些石塊就被抬到山頂了。只有自然之君有此神力和氣魄。

六、雲海奇觀

太白雲海,是一大奇觀。千峰競秀,萬壑藏雲,以平安寺為最。站在平安寺,但見雲層如海濤洶湧,變幻多端。時而“湧濤掀浪”,不可遏止,時而“風平浪靜”,霧散雲匿,時而濃雲密霧鋪天蓋地,時而白雲輕如鮫綃。朝、夕晴朗之時,雲海霞光映金,景色煥然一新。置身雲海之中,使人有進入神話傳說的仙境之感。

遊太白山記

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方,就可看到極其壯觀的雲海,我們已經站在了3000米的地方了,卻遇到了晴天。雖沒有看到雲海,有點遺憾,不過也領略了另一番景象。

站在山巔,放眼四望,山如碧蛇,曲折蜿蜒,綿延不斷,沒入藍天。這時你體會到的是“一覽眾山小”的曠達。

你也能體會到登嵩山峻極峰的感覺:“翠色千重包楚塞,黃河一線下晴川”。只是這裡向南是蜀地,而非楚地,向北是渭河而非黃河而已。

天空瓦藍瓦藍的,象洗過一樣。大朵大朵的白雲,在天空自由飄浮,變換形狀。讓人覺得觸手可及一樣,心裡說不出的暢快和歡喜。

遊太白山記

這裡還不是太白山頂峰,拔仙台才是。它的美景還吸引著我們繼續前行。

七、山頂美景

1、高山奇湖

,拔仙台之南北分佈著兩個冰斗湖、四個冰蝕湖。玉皇池最大,呈圓形似滿月。若遇晴朗天氣臨此,波光鱗鱗,藍天、白雲、山峰俱映湖中,湖光山色十分迷人。最小的佛池、三清池居其附近。三個太白海,唯獨大太白海,呈圓形,湖面13。8畝。晴朗之時,湖水清澈如鏡,冰涼沁人心脾,湖光山色,令人陶醉。

兩個圓型的湖,湖水湛藍,好似眼睛。莫非是太白之眼?

遊太白山記

我突然想起,那晚在山腳下看的音樂噴泉:太白之眼。用聲光影來演繹山頂太白之眼的美麗。我還發了抖音,網友還以為是煙花呢。

遊太白山記

遊太白山記

2、終年不融冰洞

,位於大太白海之上,拔仙台北下巖崖上,為一天然巖洞。洞深10餘米、高3米許。洞頂有巖隙滴水,溼冷陰森,供有太白山神主3尊,系生鐵鑄像。過去因氣候特寒,滴水出巖隙即成鐘乳石狀冰柱,終年不融,人稱“萬年不融冰洞”。近代氣候轉暖,夏季暑熱時已不多見有冰存在。

我們沿著別人踏出來的路,花了一個多小時,翻過一道梁,看到一個涼亭,有二十多個人在休息,就也坐下來休息。據說到拔仙台還得翻幾道梁。已經下午3點了,再往前走,恐怕封山之前,出不去了。就折回來了。沒到山頂,還是很遺憾的。

“太白積雪六月天”,也是太白山的著名景觀之一。《水經注》載:太白山“於諸山最為秀傑,冬夏積雪,望之皓然。”只是這些年來,由於全球變暖,現在已很難看到了。

這次登太白山,雖有不少遺憾,腿也疼了好幾天,但精神上卻充滿了不可名狀的愉悅!

看來,旅遊對精神,真的有著很好的治癒。

頂部